4《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2 20: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导入
乡愁
诗人简介
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有“曲状元”之称。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1250—1321)
背景资料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心中的哀婉让他在旅途漂泊时写下这首小令。
天净沙·秋思
解题
曲牌名
题目
“秋思”概括了全曲的内容,透露出游子思乡的愁绪。
初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秋思之祖
初读
结合注释,
想象画面。
初读
节奏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人家:农家。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翻译
译文: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形容悲痛到极点。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翻译
译文:
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瘦”字表面是写马困顿,实际上是写人因长途跋涉而累疲,表现出游子的孤寂愁苦和思乡之情。
赏析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点出特定时间。
前三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思考
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小桥流水人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全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动静结合。
思考
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显出环境的幽静,衬托出游子孤寂凄楚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感情?
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更叫强烈。
思考
《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景物与“古道西风瘦马”的愁情是否冲突?
不冲突。
思考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是一种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流落异乡的游子相映,更能衬托出天涯游子孤寂和思乡的悲愁。
该曲的主旨句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考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考
《天净沙·秋思》中渲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第一层,写景寄情,渲染悲凉气氛,表现惆怅思乡之情。
第二层,直抒胸臆,写出天涯游子之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思想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再次朗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拓展积累
描写思乡愁绪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拓展积累
白描
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它要求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勾勒出人物、景物等的情态面貌。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
2.收集描写秋景的诗句。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写景
抒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小桥 流水 人家
枯藤 老树 昏鸦
夕阳西下
断肠天涯
游子思乡
游子之叹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