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长相思
走进诗人
纳兰性德,本名成德,为避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朝满族词人。
郑振铎称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代表作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写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十五日,康熙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前去祭告,塞上苦寒的天气纳兰性德对家的思念,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长相思》。
文学常识
诗歌的一种文体,萌芽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
一般分为上下两阕。
词
走进古诗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自由朗读
词牌名
走进古诗
划分节奏
节奏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走进生字
榆
yú
更
ɡēnɡ
榆树榆叶
更换
更改
畔
pàn
聒
ɡuō
河畔
湖畔
聒噪
聒耳
走进生字
更好、一更
gèng
更新、更换
更
ɡēnɡ
停泊、淡泊
bó
湖泊、水泊
泊
pō
走进古诗
诗意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这里指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
走进古诗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诗意
赏析古诗
两个“一”概括了行军路上跋涉过的千山万水,写出了行军的艰辛。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点名了军队行进的方向,“身”字暗示出心向家乡,这句话表明了词人这次行军出征是无可奈何的。
赏析古诗
“千帐灯”说明军帐多,队伍庞大,写出了军队的阵势之大。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赏析古诗
上阙:记述长途跋涉,远离故乡的情状。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赏析古诗
又刮风又下雪,形容天气极其恶劣,描绘出塞外风狂雪骤的景象,突出行军艰难。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古诗
下阕:描绘行程中的夜景,风雪不止,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考
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从哪些词语看出?
从“乡心”“故园”可看出,他身在征途,心却在思念故乡。
主旨概括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词。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拓展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板书设计
长相思
思念家乡
上阙
下阕
叙事
写景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