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2 21:0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健 周原
人物通讯
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常见的写法有:(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
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走进人物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走进人物
治理前的兰考县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走进人物
带领兰考人民治理土地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走进人物
人民群众自发悼念焦裕禄同志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初读文本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背景: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初到兰考的作为: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如何理解“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
周原《中原大地》:“查风沙要查到沙落尘埃!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们要亲自掂掂三害的分量。”
焦裕禄一到兰考县就决定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在实地调研时,焦裕禄不顾环境的险恶,亲自去查风口、探流沙,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资料。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 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 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 。”
为什么要插入这样一个故事?
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描写焦裕禄同志和肝癌斗争时,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动作描写。如“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
语言描写。如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表面上是写焦裕禄的“遗产”,实际上是通过两本书反映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正是在《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的指引下,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同志的所作所为,很好的诠释了毛泽东思想,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修养。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有几层含义?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深入探究
作者在描写焦裕禄时使用了哪些手法?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思考:在文中找出相应描写的例子。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示例:语言描写
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尝试找出文中其他描写方法。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深入探究
文中有很多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这几个小标题是按照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按照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每一节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例如第一节“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焦裕禄身先士卒下乡调研,表现他忘我工作的品质。每个标题都是焦裕禄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深入探究
这篇文章有哪些特色?
(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二)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全文的主线是记叙焦裕禄同志从到达兰考后忘我工作,带领群众治理土地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着描写、议论,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生动的刻画了出来。
(三)运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生动表明焦裕禄的可贵品质。 在全文的描写中,每一节都举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例子,表现出焦裕禄可贵的品质。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拓展延伸
通过这篇通讯,尝试归纳焦裕禄精神,你有什么启发?
“焦裕禄精神”是一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精神,被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对焦裕禄同志,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ppt课件1
再读课文,围绕“榜样”解文意
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传承
为提高工作效率,黄文秀将贷款买的私家车开到村里当工作车用。驻村两个月,她走遍全村195户贫困户。"她对村里的事情特别上心,时常工作到深夜。"百坭村村委会副主任班智华说。
“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用桂柳话交流了。”“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在扶贫日记里,黄文秀记录下工作的点点滴滴,并绘制了百坭村“民情地图”,逐一标明贫困户的信息。
2019年3月26日,黄文秀驻村满一年,汽车行驶里程约2.5万公里,当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
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传承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
在百坭村,村民们一提到黄文秀总有说不完的话。“她把村里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大家对她感情很深。”百坭村村医罗昌明曾多次和黄文秀一起走访村里患病的贫困户。“现在下屯入户,有的老人提起文秀书记仍止不住抹眼泪。”
贫困户的日常生活、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这些都是黄文秀驻村期间倾心牵挂的事,她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想点子、找路子,积极申请项目改善村里“硬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并探索发展电商。
记者近日走访看到,在黄文秀先进事迹陈列馆旁,一所幼儿园已完成主体建设。在村里建一所幼儿园是黄文秀未竟的心愿之一。
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传承
行走在百坭村,山坡上随处可见成片的杉木、油茶、砂糖橘、八角。驻村一年多,黄文秀带领百坭村88户418人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百坭村还获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
馨香永存【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
6月2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和哥哥黄茂益代妹妹领取“七一勋章”。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黄文秀是最年轻的一位。“文秀只是1800多位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的英雄中的一个。”黄爱娟抚摸着沉甸甸的勋章说,“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们贡献了光和热。”
父亲曾对她说∶“你入了党,就要为党工作。要回到家乡来,做一名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黄文秀传承着好家风,回乡后一心扑在工作上。
【“她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
眼下,百坭村的砂糖橘已长出青果,村民班统茂一早便出门到果园里忙碌。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班统茂种植的砂糖橘已超过60亩,并带动上百户村民参与到砂糖橘产业中。
“我读书不多,不懂什么技术,当时文秀书记来到我家,让我带头发展产业,我怎么都想象不到自己能成功。”从贫困户到产业能手,班统茂觉得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在黄文秀精神的感召下,班统茂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被列为发展对象。“我也想像文秀书记一样,为村里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班统茂说。
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传承
“村里每天都在变化,大家都特别拼,努力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去告慰文秀。”新“接棒”的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旭说,“文秀曾说,‘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参与乡村振兴,做好接力,是我们这些青年党员的光荣。”
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