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古诗二首-池上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古诗二首-池上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2 21: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池 上
走进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朝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大和九年(835),白居易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他闲来无事,在池塘边游玩,偶然见到小娃撑船偷采白莲的情景,于是就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
解诗题


荷花池中
走进生字
shǒu
zōng


píng





走进古诗
自由朗读!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反复朗读!
走进古诗
节奏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走进古诗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娃:小孩子。
撑:用竹篱抵住水底,让船行走。
小艇:小船。
偷:偷偷地,悄悄地。
采:收集,摘取。
莲:指莲花。又指花谢后结的莲蓬。
走进古诗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知道。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指水面上的一种草。
走进古诗
诗意
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摘了白莲回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走进古诗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意
他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划过水面,留下一条浮萍被荡开的痕迹。
赏析古诗
这两句描写了小孩子偷采白莲的情景。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娃”指小孩,“艇”指小船,分别在前面加上“小”字,体现了小孩的幼小可爱和船的小巧轻便。
赏析古诗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用“浮萍一道开”这一美景衬托小孩子的纯真可爱。
赏析古诗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写事)
正面描写
(写景)
侧面描写
思考
1.找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撑、采、藏、开。 看到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孩。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夏季
白莲、浮萍
思考
3.《池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写出了小孩顽皮可爱的特点。
思考
4.《诗中的“偷采”与一般的“偷”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不一样。一般的“偷”是可耻的,让人反感,而小娃的“偷采”是光明正大的。他毫不掩饰、天真调皮的举动使我们感受到他的纯真和可爱。
看图背诗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主旨概括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描绘的是一个小孩子偷采白莲的有趣场景,突出了小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孩子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拓展积累
关于夏天的古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宋)范成大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花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
板书设计
偷采归来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暴露踪迹
池 上
天真、活泼
调皮、可爱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