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血液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含答案)+习题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北师大版生物学

文档属性

名称 4.7.1血液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含答案)+习题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北师大版生物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3 22:21: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血液
一、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
(1)血液的组成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2)人体的血量需要相对稳定,过度失血会危及生命。
2.学业要求
(1)通过观察,知道血液的组成。
(2)通过分析,认识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3)通过分析,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学习目标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说出各种血细胞的功能。
探究实践:说出血液中几种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态度责任: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
(1)血液由 和 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 , 还含有 、
葡萄糖、 和代谢废物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送
和 等。
(2)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红细胞所以呈现红色,就因为含有 。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 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功能是 。
(3)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使血液呈鲜红色,叫做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使血液呈暗红色,叫做 。
(4)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会患 。需要多吃 和
含量丰富的食物。
(5)白细胞都有 。对人体有 和 作用;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 ,有 和 的作用。
2. 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患者的有效措施
(1)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 。一个献血者一次献血 毫升,最多不超过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ABO血型分为 、 、 、 。
(3)输血一般应以输 为原则。
(二)达标测试
1.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2. 某同学手臂受伤后,伤口出现红肿发炎的现象。观察他的血液涂片(如图)可以发现,数量明显增高的细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 如下表是四位同学血常规检查中某一项目的检查结果。据表作出的初步诊断错误的是(  )
性别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值
甲 女 红细胞计数 3.0×1012个/L 3.5×1012~5.0×1012个/L
乙 女 白细胞计数 15×109个/L 4.0×109~10.0×109个/L
丙 女 血小板计数 0.5×1011个/L 1.0×1011~3.0×1011个/L
丁 女 血红蛋白 90g/L 110~150g/L
A.甲——贫血 B.乙——有炎症
C.丙——血液不易凝固 D.丁——坏血病
4. 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人病人的血管中,但是都没有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有的病人输人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了。这是因为大量输重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输新鲜血 B. 成分输血 C. 输同型血 D. 输异型血
5.血栓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存在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研究人员称大蒜能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你认为最可能得原因是大蒜能( )
A.提高血浆的运输能力 B.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
C.促进红细胞运输氧 D.抑制血小板不正常凝集
6.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荡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图中所示现象回答:
(1)量筒中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
(2)量筒中1、2、3三层的物质依次是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3层的细胞总称为__________。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____ 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
答案:
第1节 血液
【自主学习】
1.(1)血浆 血细胞 水 蛋白质 无机盐 血细胞 营养物质 废物
(2)细胞核 血红蛋白 高 低 运输氧
(3)动脉血 静脉血
(4)贫血 蛋白质 铁
(5)细胞核 防御 保护 细胞核 止血 凝血
2.(1)7%-8% 200 400
(2)A型 B型 AB型 O型
(3)同型血
【达标测试】
1.A 2.A 3.D 4.C 5.D
6.(1)分层
(2)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3)血浆 血细胞
(4)防止血液凝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血 液
1.通过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
2.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说出各种血细胞的功能。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通过“血型的发现”及“成分输血”的学习,认同义务献血的行为和意义,认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尝试进行模拟实验,模仿血型鉴定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难点:血型及模拟血型鉴定。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事故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当遇到某意外事故,造成人体大量失血,医生会给伤者紧急输血,你知道为什么必须及时输血吗 输血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血液的功能及输血的注意事项。 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一)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 过渡:展示一张血液化验单,这个患者被检查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呢 这就需要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其正常的指标,并了解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演示:观察血液的组成。教师提出问题: (1)量筒中的液体有几种颜色 (2)根据量筒内液体分层的颜色,可以将血液分为几部分 各部分占总体积的比例约为多少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并回答: (1)三种。 (2)两部分,上层约占55%,下层约占45%。 教师总结:从演示实验中可以看到,量筒中的血液明显分为两部分,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作血浆,约占血液的55%。下层呈深红色,这是红细胞。两层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血浆 提问:根据血浆这个名称我们来猜想一下,组成血浆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可能有水、代谢废物。 教师补充:很好,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继续提问:我们知道了血浆的组成成分,再来猜一下,血浆有什么功能 学生回答:运输。 教师总结:没错,血浆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2.血细胞 活动:观察血细胞。学生按照教材第35页活动步骤完成,教师提出问题: (1)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这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2)比较红细胞与白细胞。它们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小组讨论回答: (1)血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 (2)红细胞呈圆饼状、个体较小、数目较多;白细胞呈球形、个体较大、数目较少。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很仔细,红细胞的数目确实要比白细胞多很多,个体要比白细胞小。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我们将进一步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6~37页,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项目形态结构有无细胞核数量功 能红细胞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铁)无最多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个体最大,形态多样有最少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较多止血和凝血
教师总结:我们现在知道了血液中各种成分及其作用,也知道了血液除了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还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3.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教师出示问题,指导学生分组探讨: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对血液成分有一个初步认识。 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得出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通过动手实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回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归纳,小组同学间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通过表格的形式,总结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数量、功能等。
(1)如何区分动脉血与静脉血 (2)贫血的病人为什么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3)人体内出现炎症,为什么白细胞数量会增加 (4)血清与血浆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组讨论后,师生交流达成共识: (1)血液中氧含量丰富,血液呈鲜红色,为动脉血;血液中氧含量少,血液呈暗红色,为静脉血。 (2)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白细胞有吞噬病菌的功能,当人体病菌数量过多时,人会作出适应性反应,增加白细胞的数量以消灭病菌。 (4)血清与血浆颜色不同:血清黄色透明,血浆淡黄色半透明,而且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 (二)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患者的有效措施 过渡:血液被誉为生命之河,汩汩血液在蜿蜒的血管里流淌,支撑起生命的延续。一旦一个人由于某些因素造成失血过多,就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输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7~38页,并提出以下问题: (1)一个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 (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3)为什么提倡无偿献血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 (1)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8%。 (2)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3)无偿献血可以帮助失血者恢复健康。 教师补充: (1)一个体重60 kg的人约有血液4 500 mL。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一个人一次失血若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 mL),靠自身的调节,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失血若超过30%(1 200~1 500 mL),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充血液。 (2)输血是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与配血。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O型和 AB型四种血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3)血液的新陈代谢活动非常旺盛。一个献血者一次献血量一般为200 mL,最多不超过400 ml,只占总血量的5%左右,献血者在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使血量很快恢复正常。适量献血不仅不会影响健康,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课外读“血型的发现”。 巩固相关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输血的相关知识,认同献血的积极意义。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时,是输全血还是血浆 (2)救治严重的贫血病人时,如何输血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1)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时,应输血浆。 (2)救治严重的贫血病人时,应补充红细胞。
第7章 人体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 液
一、血液的组成
二、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患者的有效措施
见课件
血液对于学生来说熟悉而又陌生,学生见到过血液,能够描述血液的颜色等特性,但对于血量、血型等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特征显得陌生。本节课,在不同教学环节运用演示、动手实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抽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是教师展开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学生已经具备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于学习过程的开展和深入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发这方面的资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第7章 人体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液
二、 学习目标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说出各种血细胞的功能。
探究实践:说出血液中几种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态度责任: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当遇到某意外事故,造成人体大量失血,医生会给伤者紧急输血, 你知道为什么必须及时输血吗?输血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情景导入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送检人



项目
测定值
RBC
WBC
Hb
PLT
3.59×1012个/L
4.8 ×109 个/L
80g /L
1.4 ×1011个 /L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一)NO. 0031220
姓名
张XX
性别

年龄
41
档案号

病号
床号
临床诊断
送检物
检验目的
医师
化验费
收费章
13100
检查结果:

普通
检号
报告
日期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
取在1支量筒,在量筒内加入几滴5%的柠檬酸钠,取动物血液10ML注入量筒。轻轻摇动量筒。静止一段时间后,观察血液有什么变化。
课堂探究
演示:观察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下层:深红色
两层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约占血液的55%
中间薄层
实验现象
猜一猜?
如果这支量筒中,不加入柠檬酸钠,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不加抗凝剂,则血液迅速凝固,形成 血块 ,其周围析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代谢废物(少量)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浆
学生按照教材P33方法步骤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交流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2.比较红细胞与白细胞,它们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观察血细胞
1.红细胞
2.白细胞
3.血小板
识别血细胞
项目 名称 形态特点 有无细胞核 数量 功 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铁)
  无
(成熟的)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个体最大,
形态多样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 防御作用
最少
个体最小,
形态不规则

凝血和止血
居中
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1)红细胞(RBC)
1.数值(正常值):
男子:(4.0 ~ 5.5)×1012个/L
女子:(3.5 ~ 5.0)× 1012个/L
2.形态结构特点:
3.功能:
4.异常:
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数量过低,患贫血。
(2)白细胞(WBC)
1.形态结构特点:
3.功能:
4.异常: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比红细胞少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
身体出现炎症时数量增多。
2.正常值:
(4 ~ 10)×109个/L
(3)血小板(PLT)
1.形态结构特点:
3.功能:
4.异常:
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要小。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小板数量过多会患血栓,数量过少会血流不止。
2.正常值:
(1 ~ 3)×1011个/L
1.如何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2.贫血的病人为什么要多吃一些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3.人体内出现炎症,为什么白细胞数量会增加
4.血清与血浆有什么区别?
学以致用:
血量和输血
1.血量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4.2—4.8升
4.5升
计算: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他的血量为多少?
平均为多少?
2.失血对身体的影响
一个献血者一次献血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失血量 后果
1200~1500毫升 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充血液
不超过400毫升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A型血清(抗B)
B型血清(抗A)
3.模拟血型鉴定
血型
A
B
O
AB
请你来鉴定:
病人 A型血清 B型血清 血型
赵 B
钱 AB
孙 O
李 A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4.输血的原则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如果受血者的血型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注意事项:1.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2.一次输血不要太多太快
注:+代表凝集,-代表不凝集
献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B O AB
A - + + -
B + - + -
O - - - -
AB + + + -
病人 血型 可接受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赵 B
钱 AB
孙 O
李 A
B、O
A、AB
AB、A、 B、O
O
A、O

A、AB、B
B、AB
讨论并完成:
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时,是输鲜血还是血浆?严重的贫血病人,救治时,如何输血?
烧伤病人血液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血液的浓度上升,粘度变大,所以抢救时,应给病人输血浆,如输鲜血,血液粘度变大,心脏负担大,反而威胁生命。
严重的贫血病人,由于红细胞减少,血液的浓度下降,应输浓缩的红细胞。
拓展提升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防御和保护作用
——止血和凝血作用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血量:成人血量占体重的7%-8%
血型:ABO血型(A、B、AB、O)
盘点收获
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
的是(  )
A. B. C. D.
2.某同学手臂受伤后,伤口出现红肿发炎的现象。观察他的血液涂片(如图)可以发现,数量明显增高的细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A
课堂评价
4. 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人病人的血管中,但是都没有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有的病人输人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了。这是因为大量输重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输新鲜血 B.成分输血 C.输同型血 D.输异型血
如下表是四位同学血常规检查中某一项目的检查结果。
据表作出的初步诊断错误的是(  )
A.甲——贫血 B. 乙——有炎症
C.丙——血液不易凝固 D.丁——坏血病
D
C
5.血栓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存在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研究人员称大蒜能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你认为最可能得原因是大蒜能( )
A.提高血浆的运输能力
B.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
C.促进红细胞运输氧
D.抑制血小板不正常凝集
D
6.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
量筒中,轻轻振荡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图所示
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图中所示现象回答:
(1)量筒中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
(2)量筒中1、2、3三层的物质依次是__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3层的细胞总
称为__________。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两部分。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___。        
分层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血浆
血细胞
防止血液凝固(共14张PPT)
第7章 人体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 液
课前预习·熟知教材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课前预习·熟知教材
一、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
1.血液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血浆
①成分:约占血液的55%,含有大量的   (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代谢废物等。
②功能:运载   ,运送   和废物。

血细胞
营养物质
(2)血细胞
项目 形状 结构 功能
白细胞 可变形 有     、保护
血小板   无细胞核 止血、 
红细胞 呈两面中央凹的   成熟后无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细胞核
防御
不规则
凝血
圆饼状
细胞核
2.红细胞中有一种含   的蛋白质,叫作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

结合
分离
二、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患者的有效措施
1.血量:成人血量为体重的   。
2.血型: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
   、O型和AB型四种血型。
3.输血:一般应以   为原则。
4.自1998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7%~8%
B型
输同型血
18~55
(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作血浆,血液凝固后在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作血清,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
(2)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缓慢少量输入O型血。
(3)O型血的人是万能献血者,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
某同学手臂受伤后,伤口出现红肿发炎的现象。观察他的血液涂片(如图)可以发现数量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
A.①     B.③
C.①② D.②③
思路分析: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白细胞。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能吞噬病菌,因此当人体发生炎症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
答案:B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1.(2024从江县期中)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血小板 B.红细胞
C.血浆蛋白 D.白细胞
2.研究发现微塑料能进入小鼠体内,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并破坏其结构,从而阻碍了小鼠红细胞    的功能( )
A.吞噬病菌 B.止血、凝血
C.运输氧气 D.运输代谢废物
B
C
3.某成年人感到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患有营养性贫血,他应该注意多吃的食物是( )
A.脂肪和钙含量高的食物
B.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糖类和铁含量高的食物
D.蛋白质和水含量高的食物
4.下列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C.释放能量 D.防御保护作用
B
C
5.(2024贵阳期末改编)某次地震后,一名伤员被救出时,不幸被楼板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下面最适合输给她的血液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A
1.(生活场景)(2024贵州期末改编)登山队员登顶前需在高原上进行长期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队员们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A
2.下列关于安全输血和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该输入红细胞
B.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C.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每次可以献血200~300毫升
D.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大量的O型血
3.(2024眉山)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下列不能体现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
A.白细胞能吞噬感染伤口的细菌 B.红细胞能运输氧气
C.血浆中含有能抵御病原体的抗体 D.身体有了炎症白细胞会增多
D
B
4.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塑料血”不含血细胞,不能长期替代真正的血液。
材料二:某公司员工进行体检后,发现有两位男员工血检指标出现异常,下表是他们的血液检测结果。
检测 项目 检测结果 成年男子正常
参考值范围
甲 乙 白细胞 5.3×109个/L 11.3×109个/L (4.0~10.0)×109个/L
红细胞 3.0×1012个/L 5.1×1012个/L (4.0~5.5)×1012个/L
血红蛋白 80 g/L 140 g/L (120~160)g/L
血小板 1.8×1011个/L 1.2×1011个/L (1.0~3.0)×1011个/L
(1)材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能运输氧之外,还应具有  .
 (写出1点即可)功能。
(2)医生依据甲血检结果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的结果,诊断他可能患有   。
(3)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血液检查报告显示
   的数值偏高,说明存在炎症,还需继续治疗。
防御和保护(或止血、凝血,或运输营养物质,或运输
代谢废物)
贫血
白细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