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2024-2025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2024-2025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23 09: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一、单选题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B.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C.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D.所有平面图形都能密铺。
2.淘气、笑笑、奇思、妙想四人的身高分别为148cm,162cm,150cm,152cm,关于他们四人的平均身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身高在148cm~162cm之间 B.平均身高小于162cm
C.平均身高一定大于148cm D.平均身高有可能是162cm
3.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一组数的平均数,一定与这组数中的某一个数相等。
B.四⑸班最高的一名同学身高是160厘米,这个班的平均身高一定比160厘米矮。
C.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D.奇思1分钟跳绳分别跳了110、140、130、120、150下,我们可以用130下来代表奇思1分钟跳绳水平。
4.淘气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1分。墨水溅到了成绩单上,她的数学成绩是多少?(  )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成绩/分 87 93
A.85 B.93 C.88 D.94
5.下面对“平均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小杰是学校游泳队队员,他一周训练三次,平均每次游4千米,他每次训练一定都游4千米。
B.四⑴班女生的平均体重为35千克,男生的平均体重为38千克,四⑴班所有女生一定比所们男生轻。
C.小勇身高1.5米,他不会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0.6米,他可以安全趟水过河。
D.辰辰身高1.68米,是学校篮球队中最矮的,学校篮球队的平均身高一定大于1.68米。
6.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
A.82分 B.86分 C.87分 D.88分
7.你看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哪一种动物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别最大?(  )
A.鸭 B.羊 C.豚鼠 D.狮子 E.猪
8.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比赛跑步, 平均成绩依次是 17.5 秒、 18.3 秒 16.8 秒、17.9 秒。小明在甲组, 小芳在乙组, 小东在丙组, 小青在丁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芳跑步的速度一定比小明慢 B.成绩最好的是丙组
C.小东跑步的速度一定比小青快 D.成绩最好的是乙组
9.小强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3cm,小毅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0cm.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强一定比小毅高
B.小毅有可能比小强高
C.小强所在小组同学的身高都是153cm
D.小毅所在小组同学的身高都不超过150cm
二、判断题
10.小明身高1.4米,他在平均身高为1.1米的队伍中一定是最高的。(  )
11.三⑴班男生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女生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每个女生一定比每个男生高。(  )
12.小华身高156厘米,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50厘米的池塘里游泳,一定没有危险。( )
13.小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3cm,小刚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 cm,所以小明一定比小刚高。(  )
14.在期末考试中,兰兰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6分,她的数学成绩一定是96分。(  )
三、填空题
15.条形统计图分单式和   两种,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   的多少。
16.某部队进行为期一星期的行军训练,前3天平均每天行125千米,后4天由于下雨,平均每天只行76千米.该部队这次行军训练平均每天行   千米。
17.王师傅做零件,第一天做了425个,第二天做了417个,第三天上午做了243个,下午做了214个,平均每天做了   个。
18.笑笑语文、英语的两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数学成绩99分,她的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   分。
19.四 (2) 班参加阅读节朗诵比赛, 得分情况如下:
评委 1 2 3 4 5 6
分数 92 分 96 分 94 分 88 分 93 分 95 分
四 (2) 班的平均得分是   分。
20.小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是95分,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是192分,小华英语考了    分。
2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其中两个数分别是9和6,另一个数是   ;如果再加一个数12,此时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
22.菲菲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是97分,则语文是   分,英语是   分。
四、操作题
23.王叔叔家购买了两款智能扫地机器人,他分别记录下两款机器人前四次完成相同任务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A款 12 10 11 11
B款 15 13 9 7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A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是   分钟。
(3)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款智能扫地机器人,你会选择   款。因为   。
24.阳光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如下图。
(1)已知三年级捐了10本工具书,四年级捐了30本工具书;三年级捐了35本漫画书,四年级捐了15本漫画书。请将上图补充完整。
(2)   年级捐的书多,比另一个年级多   本。
(3)平均每个年级捐书   本。
五、解决问题
25.某商场去年7﹣12月份销售电视机的台数如下表:
月份 7 8 9 10 11 12 合计
数量 1251 1324 1369 1162 1300 1328  
(1)下半年一共销售电视机多少台?
(2)哪个月销售量最多?
(3)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多少台?
26.三年级有六位数学老师,他们的年龄分别是28岁、33岁、36岁、40岁、25岁、24岁。这六位数学老师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27.小聪、小东、小明、小林和小青五人的身高情况如下表, 他们五人平均身高是 143 厘米, 小林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姓名 小聪 小东 小明 小林 小青
身高(厘米) 152 136 140 148
答案解析部分
1.D
解:A项: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原题干说法正确;
B项: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
C项: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原题干说法正确;
D项:不是所有平面图形都能密铺,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几何图形密铺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因此,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能够整除360°,这样的多边形才能密铺。用一种正多边形密铺,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这三种正多边形能密铺。
2.D
解:他们的平均身高不可能是162厘米。
故答案为:D。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他们四人的平均身高在最小数据与最大数据之间,不可能是162厘米。
3.A
解:A项:某一组数的平均数,可能与这组数中的某一个数相等,原题干说法错误;
B项:平均数比最大的数据小,原题干说法正确;
C项: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原题干说法正确;
D项:(110+140+130+120+150)÷5=130(下),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小的数据大,比最大的数据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4.B
解:91×3-87-93
=273-87-93
=186-93
=93(分)。
故答案为:B。
淘气的数学成绩=淘气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3-语文成绩-英语成绩。
5.D
解:A项:小杰平均每次游4千米,并不是他每次训练一定都游4千米,原题干说法错误;
B项:四(1)班所有女生并一定比所们男生轻,原题干说法错误;
C项:平均水深0.6米,也可能有的地方比0.6米深,所以小勇不一定能安全趟水过河,原题干说法错误;
D项:平均数大于学校篮球队中最矮同学的身高,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小的数据大,比最大的数据小。
6.D
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因为总成绩不变,由题意得,
x×1+3×80=82×(1+3),
x+240=328,
x=328﹣240,
x=88;
或:[82×(1+3)﹣80×3]÷1,
=(328﹣240)÷1,
=88(分);
答: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8分.
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女生的平均成绩×1+男生的平均成绩×3=全班平均成绩×4,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列并解方程即可。
故选:D.
7.D
鸭:15﹣10=5(年);
羊:17﹣12=5(年);
豚鼠:6﹣3=3(年);
狮子:29﹣10=19(年);
猪:22﹣10=12(年);
19>12>5>3;
狮子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别最大.
这是柱形统计图,属于条形统计图的一种,其中浅颜色表示平均寿命,深颜色表示最长寿命,分别求出这几种动物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然后比较即可求解。
故选:D.
8.B
解:18.3秒>17.9秒>17.5秒>16.8秒,成绩最好的是丙组。
故答案为:B。
路程相等, 用的时间最少的,成绩最好;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小明、小芳、小东、小青的身高可能大于、小于、或者等于他们组的平均数。
9.B
解:说法正确的是:小毅有可能比小强高,其余说法都错误。
故答案为:B。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小强、小毅的身高可能高于、低于或者等于他们各自的平均身高。
10.错误
解:平均身高为1.1米不代表队伍中所有的人的身高都是1.1米,有的可能比1.1米高很多,有的可能比1.1米低很多,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平均数:一组数据,用这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总分数,得出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即平均数受较大数和较小数的影响。 本题中队伍中有的人的身高可能比1.1米高很多,有的可能比1.1米低很多。
11.错误
解:三⑴班男生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女生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每个女生不一定比每个男生高,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虽然女生的平均身高比男生的平均身高高,但是并不是每个女生一定比每个男生高。
12.错误
解: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50厘米的池塘里游泳,可能会有危险,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平均水深15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50厘米深,所以他可能会有危险。
13.错误
解:班级的平均身高决定不了具体某个人得身高,所以无法判断小明和小刚谁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之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
14.错误
解:在期末考试中,兰兰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6分,她的数学成绩不一定是96分,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是96,不代表每个数都是是96。
15.复式;数量
解:条形统计图分单式和复式两种,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复式;数量。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16.97
解:(125×3+76×4)÷(3+4)
=679÷7
=97(千米)。
故答案为:97。
该部队这次行军训练平均每天行驶的路程=(前3天平均每天的速度×3+后4天平均每天的速度×4)÷(3+4)。
17.433
解:(425+417+243+214)÷3
=1299÷3
=433(个)。
故答案为:433。
平均每天做的个数=三天做的个数和÷3天。
18.93
解:(90×2+99)÷3
=(180+99)÷3
=279÷3
=93(分)。
故答案为:93。
她三科成绩的平均分=(笑笑语文、英语两科成绩的平均分×2+数学成绩)÷3。
19.93
解:(92+96+94+88+93+95)÷6
=558÷6
=93(分)。
故答案为:93。
四 (2) 班的平均得分=6个评委的分数和÷6。
20.93
解:三科总分:953 = 285(分)
英语的成绩:285 - 192 = 93(分)
故答案为:93。
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以及利用平均数求解特定科目的成绩。小华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所以三科的总分是95×3,又因为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是192分,所以英语的成绩就是三科总分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
21.9;9
解:8×3-9-6=24-9-6=9,另一个数是9;
(8×3+12)÷4=36÷4=9,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9。
故答案为:9;9。
三个数的平均数×3=三个数的总数,三个数的总数-其中两个数=另一个数;三个数的总数+12=四个数的总数,四个数的总数÷4=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22.95;93
解:语文:
96×2-97
=192-97
=95(分)
英语:
95×3-96×2
=285-192
=93(分)、
故答案为:95;93。
语文和数学的总分=语文、数学的平均分×2,语文得分=语文和数学的总分-减去数学得分。三科总分=三科的平均分×3,英语得分=三科总分-语文和数学的总分。
23.(1)解:
(2)11
(3)B;B款智能扫地机器人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多,工作用时越来越少(答案合理即可)
解:(2)(12+10+11+11)÷4=11(分钟),所以A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是11分钟;
(3)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款智能扫地机器人,你会选择B款。因为B款智能扫地机器人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多,工作用时越来越少。
故答案为:(2)11;(3)B;B款智能扫地机器人随着工作次数的增多,工作用时越来越少。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补充统计图即可;
(2)A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A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前4次完成完成相同任务的时间÷4;
(3)观察统计图发现,用到次数越多,B款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时间越少,所以可以选B款。
24.(1)
(2)四;12
(3)86
解:(2)三年级:20+15+10+35=80(本),四年级:27+20+30+15=92(本),四年级多,多:92-80=12(本);
(3)(80+92)÷2
=172÷2
=86(本)
故答案为:(2)四;12;(3)86。
(1)横轴表示类别,纵轴表示数量,涂色长条表示三年级,白色长条表示四年级。根据给出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相应的位置绘制相应长度的长条即可;
(2)把三年级捐的每种书的本数相加求出总本数,计算出四年级捐书的总本数,比较后判断哪个年级捐书多,用减法计算多的本数;
(3)把两个年级捐的本数相加,再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年级捐的本数。
25.(1)解:1251+1324+1369+1162+1300+1328=7734(台)
答:下半年一共销售电视机7734台。
(2)解:1369>1328>1324>1300>1251>1162
答:9月销售量最多。
(3)解:7734÷6=1289(台)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1289台。
(1)下半年一共销售电视机的台数=7月~12月份销售电视机的台数相加;
(2)分别把7月~12月份销售电视机的台数比较大小;
(3)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的台数=下半年一共销售电视机的台数÷6个月。
26.解:(28+33+36+40+25+24)÷6
=186÷6
=31(岁)
答:这六位数学老师的平均年龄是31岁。
用六人的年龄总和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六位数学老师的平均年龄。
27.解:143×5-(152+136+140+148)
=715-576
=139(厘米)
答:小林的身高是139厘米。
小林的身高=他们五人的平均身高×5-其余四人的身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