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的步态舞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木偶的步态舞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4: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偶的步态舞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给童年的快乐,使学生进一步喜欢德彪西及其音乐作品。
2、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乐曲的作者是德彪西。能动情的哼唱音乐主题音乐旋律,感受音乐中切分节奏和倚音的弹奏是表现小木偶机械、滑稽、夸张的音乐形象,在听辨音乐的基础上运用肢体表演,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
3、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听、看、唱、演、奏等多种音乐活动,启发学生对音乐进行想象和理解,并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大胆表达见解,自信地进行音乐表现。
2学情分析
1、本班三年级学生能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自然地流露出相应的表情,善于模仿,能听辨节奏、速度,有一些曲式结构等相关知识基础。同时,三年级学生对“童趣”这一主题很感兴趣,易于对作品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些都是引导学生乐于欣赏此作品的优势。
2、低中年级学生喜欢漫无边际的想象,有时会忽略对音乐要素本身的聆听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带有明确目的去聆听,有根据地想象,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3重点难点
听辨音乐的段落,用肢体表现音乐,并对小木偶和活动进行联想。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木偶的步态舞》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音乐小屋”。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小客人,一起看看它是谁?(背景音乐:《木偶的步态舞》,同时在黑板上展示小木偶的简笔画)
师:看出来了吗?它是谁?(小木偶)是的!小木偶。(出示小木偶玩具)小木偶快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小木偶: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木偶。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嗯!自打我出生以来,我还没有名字,你们能帮我取个好听的名字吗?(能)最后,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小木偶取了好听的名字—乐乐(孩子们希望小木偶能永远健康快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先为小木偶取名字)
小木偶:谢谢大家为我取的好名字,我非常地开心,为了感谢大家,我为大家带来一首歌。
(播放音乐《木偶的步态舞》)
师:好听吗?(好听)请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乐乐吧!大家听完这首曲子你觉得它的情绪怎样?(…)其实,作曲家还给这首曲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木偶的步态舞》。所谓步态,即:走路的姿态,我们一起看一下小木偶走路的姿态。(出示小木偶教具,并演示小木偶走路)你能用语言描述小木偶的形象吗?(…)谁能上台模仿一下?
(学生上台进行模仿,老师对模仿的同学进行鼓励)
师:孩子们观察得很细致,模仿得也很到位,掌声送给自己!《木偶的步态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的题名《孩子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包含了六首小曲。《木偶的步态舞》是曲集中的最后一首。这首钢琴小曲成为欧洲音乐作品中吸收黑人音乐的先例。乐曲也正以此描绘了一个红眼黑发、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的滑稽形象。
2、聆听乐曲片段一
师:现在,请大家欣赏乐曲片段一,在安静听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在座位上边听边做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片段一:(乐曲主题)
师:听完这个片段,你觉得它的速度怎样?(…)情绪又是怎样?(…)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一个什么场景?
生:……
师:现在,老师来弹奏这一片段,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再听一次,这次,请同学们小声地哼唱。
(学生随音乐哼唱)
师:老师已经把大家哼唱的节奏写出来了,我们一起划下拍。
切分节奏:
师:切分节奏我们以前已经有了初步接触,今天我们再来巩固一下。
(出示课件,切分音的概念)
师:这里用切分节奏是为了突出小木偶的活泼﹑可爱﹑滑稽的形象。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节奏大比拼。游戏规则:用我们学过的节奏型来替换这里的切分节奏,然后比较一下,到底哪种节奏型更为贴切,更能突出小木偶的特点?请看大屏幕。
XX ︱ XX ︱ ︱ XX ︱ X· ︱
生:八分节奏,前十六节奏,后十六节奏,三连音等等
(师生共同讨论,觉得还是作曲家写的切分节奏最为贴切,这一片段是我们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富有弹性的切分节奏和顿音弹奏,生动地表现出木偶那种轻盈活泼,然而又带几分滑稽可笑的步态)。
3﹑聆听乐曲片段2
师:接下来,我们聆听片段2,同样,在安静听的前提下,思考它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你从音乐中又想到了一个什么场景?
师:这一片段速度放慢,节奏拉开,旋律做半音下行,带有哀伤和乞求的意味。这个音调取材于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主题。
4、聆听乐曲片段3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聆听片段3,思考:这一段小木偶又在干什么?这一片段与片段几相似?
生:……
师:说得真不错!我们把这一片段叫做再现部,片段一与片段三旋律互相呼应,也起到了对小木偶鲜明形象的再次勾勒。
师:下面,我们来聆听《木偶的步态舞》的前几个小节,这几小节我们称它为引子,那么到现在为止,整首曲子的结构就相当明了了。有引子+片段一(A)+片段二(B)+片段三(A')构成了整首曲子。这种曲式结构我们称为三部曲式。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地聆听整首曲子。
八、拓展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管弦乐版本的,现在听下钢琴版本的。
(播放钢琴版《木偶的步态舞》)
师:听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已经和小木偶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了,此时此刻,你想对小木偶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自由发挥,使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延续)
九.小组合作
师:课后请同学们以小木偶为题材,各小组合作创作一幅关于小木偶的画或是赞美小木偶的小诗,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现在,请跟着小木偶快乐地走出“音乐小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