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的步态舞
1教学目标
1、利用律动、表演、画旋律线等多种体验方式,深刻感受木偶机灵、滑稽、活泼可爱的形象。
2、通过聆听乐曲《木偶的步态舞》,理解音乐描绘的形象。
2学情分析
低、中年级学生喜欢漫无边际地进行想象,有时会忽略对音乐要素本身的聆听与理
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带有明确目的地去聆听,有依据地进行想象,逐步引导学生学
会欣赏音乐作品。
3重点难点
能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木偶滑稽可爱的形象,并能展开充分的想象,用各种方式来体验和表现木偶的步态。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
一、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师:按节奏带领同学律动进教室。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林老师的音乐课堂,谁能告诉我听了刚才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欢乐的……)
活动2【活动】乐曲教学
1、聆听A乐段
(课件出示图片)一颗安静的小树和一个可爱的木偶娃娃,请同学们再次聆听音乐想一想选谁来做我家今天音乐的主角更适合呢?
(课件出示A乐段音乐)
请生答,说出选择的理由。
板书:木偶
2、师:那你们心目中的小木偶有着怎样的形象?
请生答或者用动作来表现。
3、第三次聆听
师:相信每个同学心目中的小木偶形象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请你们合着音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你心目中的小木偶形象。(课件播放A乐段)
4、师:同学们,如果不用语言和动作让你选择用节奏来表现小木偶的可爱、淘气甚至有些滑稽的形象,你选择上面哪一组呢?
(课件出示三组节奏)
2/4 X X
XXX XX
XX X
(1)请生答。你选哪一组,为什么?你能拍一拍这组节奏吗?全班一起拍一拍。
哪一种节奏反复出现?(第二种)
5、切分节奏是非洲“糕饼舞”音乐中最常用的节奏型,那什么是“糕饼舞”呢?“糕饼舞”是18世纪非洲黑人在聚会时最爱跳的一种舞蹈,谁跳的好,就会被奖励糕饼,由此得来。
6、接下来啊林老师要邀请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表演一段有关于木偶的舞蹈,同学们想不想看?
师生配合做表演。
7、学习木偶的舞蹈。
(1)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刚才这个舞蹈的第一组动作。
合音乐来一次。
(2)学习第二组动作。
合音乐来一次。
8、刚才我们做的这两组动作的音乐就构成了我们这首乐曲的第一乐段,方便记忆我们称它为A乐段。(板书A)
9、让我们再一次完整的聆听乐曲的A乐段,请同学们边听边做相应的动作。木偶欢乐的步态舞开始了。(板书木偶的步态舞)
活动3【活动】第二乐段学习
第二乐段学习
1、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乐曲的B乐段(板书A+B)
听听看B乐段和A乐段相比它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播放B乐段音乐)
生答
师做小结:是的,B段音乐的情绪显然不像A段音乐那么活波、热烈,隐约听到的脚步声也变弱了,好像小木偶们跳累了,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心情好像也不大好,那你们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它垂头丧气的样子吗?(请生表演)你们也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一下!
2、那他为什么心情不好呢?谁来猜一猜试着体会下小木偶的心情?(请生发挥想象答)
3、让我们一起用旋律线去追寻小木偶心中的情绪起伏。
(师示范生跟画)
4、小木偶的心情很复杂很哀伤,那我们用一句话来鼓励它好吗?
请生答
让我们一起对他说,课件出示:小木偶你是最棒的!!
活动4【活动】第三乐段学习
1、小木偶听到同学们的鼓励顿时有了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了,又欢快的跳起了舞蹈。(课件播放第三乐段音乐)
2、这段音乐旋律有一些熟悉呢,跟第几段很相似啊?(第一段)
A乐段再次出现,(板书:A+B+A’)这首曲子采用了A+B+A’带再现体的三段式结构。
活动5【活动】全曲完整聆听
1、乐曲及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木偶的步态舞》,他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德彪西,德彪西呀他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的音乐总是充满了怪异的、奇怪的旋律,一开始人们并不接受他的音乐,但是渐渐地人们越听越觉得有意思,越听越喜欢,慢慢地接受了他的音乐,所以德彪西创立的这种独特的音乐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德彪西也被尊称为这个流派的开山鼻祖。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来自于德彪西为自己女儿创作的钢琴曲集《儿童乐园》中的其中一首。乐曲所描绘的是一个非洲黑人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
2、接下来让我们完整的来聆听这首《木偶的步态舞》,听的时候请同学们要合音乐表现小木偶的舞步及情绪。
(课件播放完整的全曲音乐)
活动6【活动】五、拓展学习
这首《木偶的步态舞》已经成为德彪西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我们今天听到的是管弦乐队演奏的版本,那接下来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观赏有钢琴演奏的版本。
活动7【活动】六、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乐曲是由(法国)的(德彪西)创作的,乐曲采用了(A+B+A’)三段式结构。
2、最后让我们在音乐中离开教室结束今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