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新阳中路学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9范进中举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市新阳中路学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9范进中举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5 11: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知小说故事情节。
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重点)
3.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重点)
4.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夸张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学习通过对话、细节、对比等刻画人物的写法。(难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字词理解
1、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下面的字词并注音
中举( zhòng ) 作揖( yī ) 商酌(zhuó) 拙病(zhuō ) 相公( xiàng)
兀自(wù ) 带挈( qiè ) 名讳(huì ) 桑梓(zǐ ) 啐在脸上( cuì )
倒(dǎo)运 不省( xǐng)人事 攥(zuàn)紧 解(jiè)元 腆(tiǎn)着
绾(wǎn)了 细丝锭(dìng)子 醉醺醺(xūn) 星宿(xiù)
2、多音字
挣【(zhēng)挣扎 ,挣脱 (zhèng)挣钱】 帖【(tiē)妥帖 (tiě)请帖 (tiè)字帖】
3、词语解释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商酌:商量斟酌。
兀自:只管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拙病:倒霉的病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吴敬梓, 清 朝人,代表作 《 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敬梓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作品简介
关于《儒林外史》:“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以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没有一个主干,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但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题,即揭露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3.背景链接
本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是一个广东的老童生,从20岁开始应考,考了20多次,可谓屡试屡败,但他屡败屡试,终于在54岁那年得到学官周进的赏识,考中了秀才,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4、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试限定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它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员——状元,文中范进中举中的是乡试。
导入新课: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讨论并归纳文章结构:(下面,我们按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
2、情节梳理:在预习的基础上,请用四字短语(主谓结构),概括范进中举前后发生的事情,注意概括最核心的内容。
屠户贺喜—( )—( )—( )—( )——( )
(二)深层探究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对范进的态度的变化?在这些描写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是哪段?为什么?(文中标出)
胡屠户 范进中举前 范进中举后
原因 范进考中了秀才 范进考中了举人
贺礼
称呼
态度
动作
从以上的描写可以看出,描写胡屠户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表现手法,表现胡屠户 。反映出当时
的现象。文中对 和 的描写同样也反映了这样的现象。
2、张乡绅是个怎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假设“范进进学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张乡绅,请你用几句话描写他们见面的情形。
3、范进中举了,不管是跟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在同一社会阶层的老丈人和乡邻们,还是有钱有势的张乡绅,都一改往日对他的冷漠态度来极力讨好拉拢他。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的语句,指出这些语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4.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一般人中举会疯吗?一般人发疯一巴掌能打醒吗?可见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能达到什么效果?
5、从以上的问题来看,作者对范进是颂扬还是批判?请归纳小说的主题。
三、思维拓展:假如日后的范进做了官又会如何?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四、作业:把我们后面两个问题的讨论和发言写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