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书声琅琅,笔墨飘香。①某中学开展了校国文化“读书节”活边,掀起了阅读热
潮。由此,让人不禁思考【甲】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如何保持
内心的丰盈和充实是我们共回面对的问题【乙】如果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
聚
会沿着书籍的阶稀哈级而上,收获丰叠的大生。②我们不但要有坚持阅读的行动,还要
直都极阅读的决心。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信手拈来一本好书,含英咀华,从中
汲取力量,走出迷wǎg(),超越庸常,光亮人生。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汉字。(2.分)
(1)书声琅琅(
(2)迷wǎng(
2.结合语境,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瞬息万变
B.拾级而上
C.信手拈来
D含英咀华
3.依次在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8.:
。C,
,D.,2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丰盈”“充实”“阶梯”“汲取力量”,这四个词语的感彩都是褒义词。
B.画横线的第①个句子的主干是:某中学开展活动。
C.画横线的第②个句子是一个病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D.“如果人们多读将,读好书,好读书,就会沿着书籍的阶梯拾级而上,收获丰盈的
人生。”这个向子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
5.古持文歌号填空(7分)
艾头善猎诗抒发情思。刘禹锡于扬州初逢白居易,在酒宴上苦吟:(1)“口口口
口 色,国口口口口口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两个典故感叹岁月
流逝、物是人非自蕴含了多少辛酸与悲凉;苏轼中秋佳节,埋怨明月,“不应有恨,(2)
口口口口口口口?,”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李白《行路难》中
(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借姜尚和伊尹受到重用的故事,
毁
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韩愈以一句(4)“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尽了英雄失路的无限悲慨。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15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整光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