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情境化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情境化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3 16: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情境化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开启一场奇妙的语文之旅!在这次旅程中,我们将穿越历史长河,走进经典文学世界,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请大家认真阅读题目,仔细思考,用你们的智慧和才华完成这次挑战吧!
一、基础积累大冒险(30 分)
1.字词魔法阵(10 分)
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5 分)
供品(gōng gòng) 绰起(chuò chāo) 倭瓜(wō wěi)
燕园(yān yàn) 薄弱(bó báo)
2.看拼音,写词语。(5 分)
dù jì cāo zòng fàng sì miǎo xiǎo chàn dǒu
3.句子小天地(10 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6 分)
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改为夸张句)
他非常着急。(改为比喻句)
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
(2)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4 分)
① 松鼠漂亮。 松鼠很乖巧。
② 鲸用肺呼吸。 鲸是胎生哺乳的。 鲸是哺乳动物。
4.诗词百花园(10 分)
默写《从军行》。(4 分)
, 。
, 。
补充诗句。(6 分)
① ,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 。
③ ,一片孤城万仞山。
二、阅读理解大闯关(3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阅读《草船借箭》选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 分)
诸葛亮为什么要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军士擂鼓呐喊?(4 分)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文中画 “____”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二)课外阅读(15 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 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 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 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 “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
熟悉 ——( ) 喜欢 ——( ) 顽强 ——( )
2.作者眼中的小铜牛是什么样的?(4 分)
3.用 “﹏﹏” 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3 分)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三、写作展示大舞台(40 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感动的人或事。请选择一个让你感动的人或一件让你感动的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 400 字。
100
200
300
400
答案及解析
一、基础积累大冒险(30 分)
1. 字词魔法阵(10 分)
供品(gòng √)
绰起(chuò √)
倭瓜(wō √)
燕园(yān √)
薄弱(bó √)
解析:这些加点字的读音需要根据常见的发音和语境来判断。例如,“供品”中的“供”在表示祭祀用的东西时读“gòng”;“绰起”中的“绰”表示抓起的意思,读“chuò”;“倭瓜”即南瓜的一种,读“wō”;“燕园”通常指北京大学内的园林,读“yān”;“薄弱”表示不雄厚、不坚强,读“bó”。
2. 看拼音,写词语(5 分)
dù jì(妒忌)
cāo zòng(操纵)
fàng sì(放肆)
miǎo xiǎo(渺小)
chàn dǒu(颤抖)
解析:这些词语的拼写需要根据拼音和词语的意义相结合来判断。例如,“dù jì”根据意义判断为“妒忌”;“cāo zòng”根据意义判断为“操纵”,注意“操”的写法;“fàng sì”根据意义判断为“放肆”;“miǎo xiǎo”根据意义判断为“渺小”;“chàn dǒu”根据意义判断为“颤抖”。
3. 句子小天地(10 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改为夸张句)
他的家乡小得仿佛只有巴掌大。
②他非常着急。(改为比喻句)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③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
这是铁路干线。
解析:夸张句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强调事物的特点;比喻句是通过比喻来形象地描述事物;缩句则需要去掉句子的修饰成分,保留主要意思。
(2)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①松鼠漂亮。松鼠很乖巧。
松鼠既漂亮又很乖巧。
②鲸用肺呼吸。鲸是胎生哺乳的。鲸是哺乳动物。
因为鲸用肺呼吸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鲸是哺乳动物。
解析:关联词的选择需要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判断。例如,“既……又……”表示并列关系;“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4. 诗词百花园(10 分)
默写《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补充诗句
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③青海长云暗雪山,一片孤城万仞山。
解析:这些诗句的默写和补充需要根据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来判断。例如,《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需要准确默写全诗;补充诗句则需要根据上句或下句来推断出完整的诗句。
二、阅读理解大闯关(3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1. 主要内容: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命令船只靠近曹军水寨,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成功借到了曹军的箭。
解析:概括主要内容需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件和结果,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2. 原因: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军士擂鼓呐喊,是为了让曹军误以为敌人来攻,从而让他们放箭。这样,诸葛亮就能利用船的一面受箭,等箭射满后再调转船头,让另一面也受箭。
解析:理解诸葛亮这样做的原因需要结合文章中的情境和诸葛亮的智谋来判断。
3. 人物形象: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人。他能准确地判断天气和敌情,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并成功地实施了计划。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需要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和诸葛亮的言行举止来判断。
4. 修辞手法及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箭好像下雨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箭如雨下的场景,突出了曹军射箭之多之快,同时也从侧面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计划的成功。
解析:判断修辞手法需要结合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来判断;分析作用则需要结合文章情境和修辞手法本身的特点来判断。
(二)课外阅读(15 分)
1. 近义词:
熟悉 —— 熟知
喜欢 —— 喜爱
顽强 —— 坚强
解析:找近义词需要根据词语的意义来判断,找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即可。
2. 小铜牛的样子:作者眼中的小铜牛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它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
解析:理解小铜牛的样子需要结合文章中的描述来判断。
3. 想象的内容: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解析:找出作者想象的内容需要结合文章中的情境和作者的描述来判断。通常想象的内容会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
4. 思想感情: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借牛表达了自己对踏实、耐劳、自觉等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分析思想感情需要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描述来判断。通常可以通过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展示大舞台(40 分)
题目:感动我的一瞬间
作文: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让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一刻——妈妈为我送伞的瞬间。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下午,放学铃声响起后,同学们纷纷撑开雨伞,走出校门。而我却因为忘记带伞而焦急地站在教室门口,望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雨,心里充满了无助和彷徨。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是妈妈!她穿着雨衣,手里拿着一把伞,急匆匆地向我走来。当她走到我身边时,雨水已经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但妈妈顾不上这些,她赶紧把伞递给我,说:“孩子,快打上伞,别淋湿了。”我接过伞,看着妈妈被雨水打湿的脸庞和疲惫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那一刻,我深深地被妈妈的爱所感动。
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并肩走在雨中。虽然外面下着大雨,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温暖和幸福。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妈妈都会像这把伞一样,为我遮风挡雨,给我力量和勇气。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当我想起那一刻——妈妈为我送伞的瞬间,我都会深深地被感动。因为我知道,那份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永恒的。它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它像一股暖流,温暖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我会永远珍藏这份感动,让它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解析:这篇作文以“感动我的一瞬间”为题,选取了妈妈为自己送伞这一具体事件来展开叙述。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中的场景和妈妈的形象,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和珍惜之情。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情感真挚,符合写作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