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下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了解家乡风景名胜;在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思维发展:能向别人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并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创意表达: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介绍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重点:
1.能向别人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并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2.在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教学难点:
完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淮安各大风景名胜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古诗导入
生齐诵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
过渡语:诵读杜甫和苏轼的这两首诗,我们脑海里似乎浮现出了一幅幅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图。而春天不应仅仅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久的某一天,我们还要走进春天,饱览她的芳容。“春游去哪儿玩”就是我们今天口语交际的主要话题。
二、民主商讨
1.梳理过往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从上了一年级,学校都组织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游览呢?
生自由说。
2.了解景点
过渡语:刚刚同学们说得很兴奋,甚至回想起当时活动的场景。其实,除了这些景点,我们的家乡淮安还有很多风景名胜。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的图文资料,小组内互相传阅、了解一下。
生分享资料。
(☆如果生准备不充分,师大屏呈现准备好的资料。)
3.小组讨论
过渡语:同学们对家乡的景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小组讨论,推荐春游要去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课件呈现小组讨论要求:
(1)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仿照句式轮流表达想法;
“我推荐去 (哪里)春游,理由是 ,在那里可以开展的活动有 。”
(2)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记录组员发言要点,组内统一意见;
(3)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准备面向全班交流并给选定景点投票。
小组内部讨论、记录。
4.全班交流
过渡语: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各小组已经初步明确春游地点。下面请各小组代表分别上台陈述想法并投票。
“我们推荐去 ,理由是 ,在那里可以开展的活动有 。”
(☆投票可在对应景点后方画“正”字或贴“花”)
生有新增想法可以补充。
师生根据投票情况共同明确春游地点。
5.小组展示
一组推荐一个小导游上台展示,讲完让学生从语言生动、内容具体清楚、说话有礼貌等方面具体评价,老师适当指导评价,评选出最佳小导游,并颁发小奖状。
评价项目及标准 评价结果
语言生动,内容具体。 ☆☆☆☆☆
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描述。 ☆☆☆☆☆
总评标准 优秀:14-15☆;良好:12-13☆;合格:10☆ 总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春游去哪儿玩”这个话题进行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学们都能够遵守“说”和“听”的要求,畅所欲言,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选定了春游地点。生活中需要我们进行民主商讨的情形还真不少,希望大家活学活用,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春游去哪儿玩
说 听
我(们)推荐去( ) 耐心
理由是( ) 尽量不打断
开展的活动有( )
教学反思
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是最平常不过的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本课的交际话题,又是贴近学生、非常现实、亟待解决的话题。所以,整堂课上下来,流程推进非常顺利,学生的活跃程度也很高。我对这节课的整体感受可以用三个“没想到”来概括。
第一个“没想到”的是,当我让学生回忆进入我校以来,学校组织他们到过哪些地方游览的时候,学生说了“动物园、柳树湾、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里运河风光带”之后加了一句:“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没有去春游。”是啊,学生不提,我都要淡忘了。没有春游的入学那一年,对他们而言,记忆得多深刻呀!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我原以为学生会很青睐西游乐园或者方特东方欲晓——毕竟有很多游乐设施,但没想到票数最高的竟然是中国漕运博物馆。而且学生给的理由是:“我们春游要去有意义的地方,那样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看来,我错估了他们。
第三个“没想到”的是,关于去春游目的地开展哪些活动,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可以带好记录本,记录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内容;有的说,可以做知识竞猜之类的游戏;有的说,可以评选“金牌解说员”或“最靓小导游”;有的说,可以比一比谁拍的照片最美;有的说,可以开展寻“宝”活动;有的说,可以书写个性签名、心愿卡留念……
由此看来,学生春游活动由学生做主选择地点、策划方案,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