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2《姓氏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通过儿歌,认识“氏、什”等10个生字,认识弓字旁和子字旁,会写“什、么”等6个生字。
思维发展: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文化传承:会用一种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了解中国传统姓氏文化,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儿歌,认识“氏、什”等10个生字,认识弓字旁和子字旁,会写“什、么”等6个生字。
2.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教学过程:
任务一:走进中国姓氏
1.播放《百家姓》,学生感知中国姓氏文化传承。
2.板书课题,认识“姓、氏、歌”,重点学习“氏”一字。
“姓”后鼻音;加一加方法识记:女+生=姓,组词:姓氏,姓名。“氏”:减一减方法识记:低-人-丶=氏;比较法:“氏”下不要多加一点,不是“低”的右边部分,组词:“氏”:氏族、姓氏,“低”:低头、高低。“歌”:加一加和组词法识记:哥+欠=歌,唱歌的“歌”。
3.知“姓氏”一词意思。
“姓”:家族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姓是一个家族的共同称号,起源于母系。
“氏”是“姓”的分支,起于父系,常与“姓”组词“姓氏”。
“姓氏”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它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一个家族或宗族。
4.指名读课题,师范读、生齐读课题:注意停顿,姓氏——歌。
任务二:读好姓氏歌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准字音。
2.读准“什、李、张”等9个生字,“张”翘舌,后鼻音;认识弓字旁,拓展弓子旁的字:“引、弯、弦”等。“弓”后鼻音,书写弓子旁和弓,注意在习字格占位。“孙”平舌;认识子字旁,拓展子字旁的字:孔、孤、孩等;书写“子”和子字旁,注意在习字格位置,以及子字旁横变提。
3.把9个生字送入儿歌中读准确、读流利。
4.多形式读好儿歌。
教师拍手有节奏范读儿歌,学生齐读儿歌。
5.知小节,用圆圈圈画儿歌中所有姓氏。
(1)师:儿歌有多少小节?
预设:两小节。
(2)请用圆圈圈出儿歌中两小节中所有姓氏。
李、张、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课件出示儿歌中姓氏,大声读两次。
6.师生对读。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
任务三:多种方法知姓氏
(一)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内容)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拍手读第一小节。
3.师生问答练习。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 生:木子李。
师:他姓什么? 生:他姓张。
师:什么张? 生:弓长张。
师:古月 生:胡
师:口天 生:吴
师:双人 生:徐
师:言午 生:许
4.男女生问答练习。
5.多种方法识记姓氏。
(1)加一加:李:木子李 ; 张:弓长张;胡:古月胡;吴:口天吴。
拓展:立早章,双口吕。
(2)说偏旁法:徐:双人徐;许:言午许。
拓展:双木林。
(3)组词法:方:方向的方。
(4)联系名人法:关:关羽的关。
6.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1)学生闭书填空:
你姓什么? 我姓( )。
什么李? ( )( )( )。
他姓什么? 他姓张。
( )( )( )? ( )( )张。
( )( )胡, ( )( )吴,
双人( ), ( )( ) 许。
(2)指名填空和背诵。
7.小结识记姓氏方法:
(1)加一加;(2)减一减;(3)比较法;(4)说偏旁法; (5)组词法; (6)联系名人法……
(二)用不同方法介绍自己的姓。
1.老师出示示例,引导学生从不同两种方法介绍。
例:曹
你姓什么? 我姓曹。
什么曹? 曹操的曹。
你姓什么? 我姓曹。
什么曹? 糟糕的糟少一米。
1.学生四人小组练习。
2.小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在全班汇报。
任务四 总结本课时内容。
1.生再读生字词一次。
2.总结介绍姓氏方法。
作业设计:
(1)独立给家长背诵第一小节儿歌。
(2)向家长选择适合的一种方法介绍自己的姓。
板书设计:
姓氏歌
张 弓子旁 孙 子字旁
加一加 木+子=李 说偏旁 双人徐
组词法 方向的方 联系名人法 关羽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