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一单元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思路点拨+优秀范文
五年级第一单元,是一篇命题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其实这样的时刻有很多。我们总是不愿意父母当我们是孩子,但又是在哪一个时间点,我们惊觉自己长大的?似乎很模糊。所以写这一篇作文,需要我们先思考:什么是长大。
理解“长大”
这里所说的“长大”,不是长高了,变强壮了。而是心理的成长。
比如我以前害怕黑暗,现在我战胜了对黑暗的恐惧,这是“长大”;
比如以前我娇纵蛮横,现在我学会关心他人了,这是“长大”;
比如以前我做事三分钟热度,现在我学会坚持努力,这是“长大”
……
理解完这个词,我们再看看“那一刻”这个关键字眼。
理解“那一刻”
那一刻,指的是那一会儿,短暂的时间范围。
结合题目,“那一刻”应该展现的是在这个时间范围里,我发现了自己有什么变化,收获了什么。
那么,
那一刻之前的我,看到了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让我有了这样的感悟?
是什么样的一件事?
再往前,对比以前的我是什么样的?
这个要想清楚。
审题:那一刻,我长大了。
即,我原本是什么样子的——我发生了什么(看到/做到)——那一刻我的感受——之后的我变成了什么样。
重点在于前后对比,以及中间让我发生改变的事件。
选材
1、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2、可以是我亲眼看过的,别人身上发生的事
3、可以是我亲眼看过的,由某个事物产生的感悟。
(比如,原本的我很计较同学之间的付出与得失,但是在看到台灯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亮光照亮黑暗的时候,那一刻,我学会了做一个不计较得失的人。)
(比如,我做事喜欢半途而废,经常犯错,但是从蜘蛛不断织网,缝缝补补的画面中,我学会了坚持不懈)
(比如,我从蚂蚁身上学会了团结……从蜗牛身上学会了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
写作重点
1、写好具体的故事:
有人物或事物的活动,可以加入场面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细节。
2、学会渲染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3、联想与想象,突出心理。
4、写出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
类文迁移
由《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作文,可以迁移到不同题目的作文中,如:
《我战胜了____》
《我学会了____》
《我不再______》
《一件难忘的事》
《难忘的一瞬间》
《我的成长经历》
或是以某一个词语,某一个字为主题,写一件事,
如《怕》《长大》《收获》《坚持》《勇气》等。
优秀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以前,我可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孩子,根本不懂得节约。
每次看到喜欢的玩具、零食,眼睛都放光,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买。要是他们不答应,我就使出浑身解数,又是撒娇又是哭闹,直到他们妥协为止。零花钱到我手里,就像水一样,“哗哗”地流得特别快,月初拿到钱,没几天就花得一干二净。
爸爸妈妈总说要我“节约,节约”,可是,我从来不把这些话放在心里,他们只当我是个长不大的“小屁孩”。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去贫困山区小学的参观交流活动。我们坐着大巴车,一路颠簸来到了那里。一下车,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破旧的教学楼,窗户上的玻璃好多都碎了,用塑料布勉强遮挡着。教室里的桌椅也破破烂烂,好多都缺了角。这里能上课吗?我心里充满了疑惑。
来到这里,我们要和山区的小朋友一起上课,我被安排坐在一个叫杨明智的小男孩旁边。上课了,我发现他的铅笔盒特别旧,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支短短的铅笔,上面还裹着一层胶布。他写字的时候,非常用力,好像生怕浪费了一点点铅笔芯。我忍不住看看自己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崭新的文具,有的甚至都没用过几次就被我扔在一边了。我不好意思地捏了捏书包,然后挑了一支用到了一半的铅笔出来写字。虽然是写字,但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和他们比起来,我的文具简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而对于他们,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哎,我总是不知满足,一有零花钱就去买新文具,对学习知识却不热情……
课间休息时,我和杨明智一起聊天。我问他:“你没有新铅笔和新本子吗?”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有是有,但是要省着用。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这些学习用品都很贵的。”听到他的话,我的心里像被重重地敲了一下。我想起自己平时买文具,只看好不好看,喜不喜欢,从来没考虑过爸爸妈妈赚钱辛不辛苦。
参观结束后,我回到家。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杨明智破旧的铅笔盒和用力写字的样子一直在我脑海里转。我想到自己以前浪费钱的行为,心里特别后悔。我决定,以后一定要改掉乱花钱的坏毛病。
从那以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去超市买东西,我不再一看到喜欢的就拿。我会先想一想,这个东西我是不是真的需要。买文具的时候,我也不再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而是选择实用又便宜的。每次想要乱花钱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明明,想起山区小朋友艰苦的生活……
就这样,我的零花钱开始有了结余。 那一刻,当我真正懂得珍惜金钱,学会勤俭节约的时候,我知道,我长大了。这种长大的感觉,让我心里既踏实又自豪,我要把这份成长一直保持下去。
那一刻,我长大了
人生成长的过程,就像火车轨道一样,每进步一点点,就会建起一个小站台。在我的成长轨道上,有一个站台,上面记录着我的一件往事,事情虽小,却让我记忆犹新。
以前我是一个胆小的小女孩儿,无论如何都不敢说“谢谢”。假日的一天,我来到楼下的超市买东西。这家超市我多少来过几次,因为买的东西不重要,所以几乎都是拿完就走,对这儿很是陌生。
当我拿起袋子准备装东西时,却发现超市里人山人海,东西很难找到。胆小的我不敢向店员询问,所以还是自己硬着头皮开始找。眼睛余光瞥见一个身影弯下腰来,轻声对我说:“你要找什么?我来帮你。”回头一看,一个老人正微笑地看着我。看她的工作服,应该是这儿的工作人员吧。说完我要买的东西后,她熟练又准确地找到,并轻轻放进了我的购物篮。“谢……”我低着头,脸涨得通红,在嘴边的话还没出口,她转身就走了。哎,这句“谢谢”又没说出口,我怎么这么迟钝呢,这么胆小呢?
买完东西,我去排队买单,远远看见,正在那儿认真扫码的收银员不正是刚刚那位老人吗?我远远地打量了一下她,她大概六七十岁,头发上有一些银发,在灯光下绽放着像银项链一样的光芒。我看到她眯着眼睛,一手拿着物品,一手拿着扫码器去扫商品上的条码。仪器发出了“嘀嘀”的声音,像是在为我鼓励,也像在说:“别忘了一会儿要说什么呀。”
我暗下决心,今天一定要把握这一个机会!
我不停地观察着她。她年纪这么大了,还要给我们服务,我对她说一声“谢谢”也是应该的,她刚刚也帮助了我。我看了看前面,心里又犯嘀咕了:别人都没说,我如果说了,可能会被嘲笑吧?大家都觉得收银员买单是司空见惯的事呀!不,不,我不能这么想。她一天到晚为那么多人服务,一定很累了,不管有没有人嘲笑我,我一定要对他说“谢谢”,这是我的事,跟别人无关!
前面的人越来越少,我内心也开始加速跳了起来。我一直紧握拳头,满手都是汗。趁着机会我赶紧组织语言,是说“谢谢”后微笑一下,还是说完“谢谢”直接离开呢?还有一个人就快到我了,我紧张地四处张望,哎呀,我还没准备好呢。
“下一个。”这句话将我拉回现实。我将手里的东西放到柜台上后,扫码器的“嘀嘀”声,仿佛在给我倒数:“5、4、3、2、1、0——”她看向我,微微低下头,“支付码出示一下,一共66元。”我像个机器人一样照做,因为心里还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说出谢谢。当她说“好了”的那一刻,我深呼吸了一口气,大胆的看着她,真诚地说出了一声:“谢谢!”她眯着眼睛对我笑了一下,说:“不客气。”在她和我对视,并绽放笑容的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
我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陌生人对我的微笑!我一步一步走出超市,“嘀嘀”的声音还在继续,像是一首为我的勇敢而奏出的音乐。
“谢谢”这两个字中包含了人的品格和感恩之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勇敢的说出“谢谢”两个字时,我真的长大了。
那一刻,我长大了
从小我就很害怕黑。每次回家上楼的时候,由于楼梯很长很黑,我都是胆战心惊的,生怕有鬼跟在我的后面,然后把我给吃掉。所以每次回家前,我都会叫爸爸妈妈来接我,直到那一次……
上完课外班后,我独自走到家楼下,像往常一样,我掏出手表打电话给妈妈,让妈妈下来接我。但妈妈的一句话却犹如晴天霹雳:“儿子,妈妈今天没空,你就自己上楼吧。”说着就挂断了电话。让我自己一个人上楼,那是绝对不行的。但是现在的天这么冷,我不上楼在下面会被冷死的呀!想着,我便低下头,迈着沉重的脚步往上走。
随着楼下的街景离开我的视线,刚走到二楼,我就越走越不踏实了。后面是不是有一双眼睛正盯着我呀?我感觉后背一阵发凉,猛地一回头,但这一转身,什么都没有,只有黑黑的楼梯。真可恶,这层楼的电什么时候才能够修好啊?要是有灯的话,也许我没那么害怕。我嘀咕着,继续往前走。
从一楼走到了四楼,好不容易只差最后一层楼了,但此时我感觉到脚下似乎踩到了什么东西,软软的。随着一声“咔嚓”的声音响起,我吓得大惊失色,赶紧往上跑,也不顾个人形象了,一边跑一边大叫,“天呐,妈妈呀,快来救我呀!啊啊啊啊!!!”我憋着一口气,大跨步往上跑,终于跑到了五楼。看着家门口那个熟悉的“福”字,我心里舒服了一点。
我喘着粗气,心里面默默念叨:还好我跑得快,要不然我就被抓住了。这时我大着胆子趴着楼梯杆慢慢往下看,咦,刚刚的鬼呢?什么都没有!难道是我自己吓自己吗?我拿钥匙,打开门,看着家里熟悉的沙发,看着我们的鞋柜,这一刻感觉无比的轻松。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上到家门,没有爸爸,没有妈妈来接我。虽然过程充满了坎坷,但是在这一刻,我觉得自己的胆子变大了,我长大了!
我后知后觉:世上最可怕的不是鬼,是自己的胆小。从此,无论是上楼回家,还是做一些以前不敢尝试的事,我都不再要求有父母的陪伴。我明白了遇到困难要勇敢地去面对。那一刻,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