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3 22: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下4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熟练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思维发展:创设情境,抓住动作,讲述邓爷爷春天植树的故事。
审美鉴赏:想象画面,欣赏春天的天坛公园。
文化传承:感受人物,传承信念,种下春天的中国梦想。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欣赏春天的天坛公园。抓住动作,讲述邓爷爷春天植树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春天来了,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老师将带领你们一起去北京的天坛公园。在那里,有一处柏树林长得特别粗壮茂盛,是天坛公园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些树中有一棵树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小平树”,我们知道柳树、松树、柏树,怎么还有“小平树”呢?(因为这棵树邓小平爷爷带着他的孙女羊羊一起来到天坛公园种下的,所以他叫“小平树”。)
1.关于邓小平爷爷,你有哪些了解?
(是伟大的领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毛泽东主席一起领导红军打仗……)
让我们一起把他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又”捺变点,最后一竖要写长)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邓小平爷爷植树,跟老师补充课题。
(“植”是木字旁,竖写直,就像我们栽下的小树苗。右边的“直”提示它的读音)
谁能帮我区分这两个字?(值、植)
( “值”:值日要人做,单人旁。)
( “植”:就是“种”,植树就是种树。)
3.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你来根据课题提几个问题。
(什么时候植树?在哪里植树?怎么植树?植树的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过渡: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难句多读几次。读完以后,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_______(时间)______(谁)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干什么的事)
2.师总结:像这样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关键事件,再把它们连起来,就能概括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三、进入故事、感受场景
1.同学们,你们从哪一段找到植树的时间?(第一段)
为什么说这一天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爷爷亲自来公园里植树,我们看书本下面的注释,这一天是北京市全民义务植树日,140万军民参与植树。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次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
2.这一天的天空美吗?
(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浮云,像被洗过一样)
课文中有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这天空的美。(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像这样的天气,如果你也来到天坛公园植树,你的心情如何?(开心、舒畅)
让我们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总结:第二段的第一句用两个词就提示了当天的天气,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别写了什么?(第二句:地点、人物;第三句: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场景)
3.邓小平爷爷83岁高龄了,“高龄”,古时候人们通过牙齿来看年龄的大小,所以“龄”是“齿”字旁。“高龄”是对老年人年龄的敬称。在植树的人群里就显得很突出,很容易被人看到。用文中的话说就是?(格外引人注目)
你能给“格外”换个近义词吗?
(特别、非常、十分)。
今天的天气非常晴朗,可以说: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
4.他格外引人注目的原因除了83岁高龄,还有他劳动的场景呢。请你读读第三句。“握”就是用手攥着,可以换成“拿”吗?
(不可以,“握”给人感觉是用力地攥着,这样才能挖好树坑。)
5.孩子们,看看挖这个字最早的样子,你能猜猜它本来的意思吗?(用手挖洞,洞穴会越挖越大。)
6.什么是“兴致勃勃”?(很有兴致和兴趣,情绪高涨)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兴致勃勃?(看动画片、玩游戏、看书)我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就会兴致勃勃,植树是邓小平爷爷喜欢的事情,所以他——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四、主题升华、了解邓爷爷植物步骤
1.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邓爷爷植树的步骤。
2.①挖好树坑②挑选树苗③移苗入坑④挥锹填土⑤扶正树苗
3.挑选树苗:老师这里准备了三株小树苗,请你们挑选一下,你选择哪一棵?说说理由。(这棵树苗看起来是最有生命力的,相信以后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用文中一个词形容它?(茁壮)
“茁”字一看就知道和草木有关,本意指草木初生的样子,泛指动植物旺盛地生长。
我们现在也会用这个词形容孩子们健康成长。刚刚这位同学仔仔细细地盯着三棵树苗,看了又看,比来比去,这就是在精心挑选。邓爷爷挑选树苗也是这样精心仔细一丝不苟的。
4.移苗入坑:孩子们,为什么把树苗移入树坑的时候要小心地移?能把“移”换成“放”吗?
(放是随随便便的,“移”说明很小心。移动树苗、禾苗都要小心,所以这个字也是禾字旁,小心地移进去,禾苗才能活下来,粮食才会多。树苗还很脆弱,移入树坑的时候如果伤了树根,树苗就没法存活了,说明邓爷爷非常爱惜树苗呀。)
5.挥锹填土是什么样的动作?看看这个动图就明白了。
6.扶正树苗:还没结束呢,邓爷爷最后还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看什么?
(看树苗是不是直正)为什么树苗要直?
(如果歪了就长不好,长不高)
是啊,怪不得他连声说:不行不行,用手去扶正树苗。
7.通过这些连续的动作,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邓爷爷植树的画面。请一位同学来演一演这个过程,一位同学来配合,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
(格 引 注 满 )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格、注、满”左窄右宽,“引”左宽右窄,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植树步骤
同学们,现在我们回顾邓爷爷植树的步骤。(①挖好树坑②挑选树苗③移苗入坑④挥锹填土⑤扶正树苗)
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感受他种树时的认真和细致。
二、抓住动作、描述情景
1.校园小记者站想让你们把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做一个播报。结合图片和提示,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接着……再……然后……最后……”抓住“精心、小心、仔细”三个词语,突出人物形象,把故事讲生动。
2.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插图,邓小平爷爷在做什么?(浇水)
浇水是植树的最后一步,可是文中省略了对这部分内容的描写,你能够结合图片,用上“拎、抬、倒”这些动词,运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试着自己来讲一讲邓爷爷给小树苗浇水的情形。
预设:邓小平爷爷拎着水桶的把子,一个小姑娘扶着水桶,他们轻轻地把水桶抬起来,慢慢地把水倒进树坑里。经过不懈的努力,一棵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此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三、主题升华
1.其实,邓爷爷几乎每年都要植树,瞧,这是北京天坛公园的柏树林,邓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再看,这是1992年邓爷爷植树后立的纪念碑。
2.不仅是邓爷爷,习近平爷爷也非常重视植树造林,他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这是他和学生们一起植树。
3.让我们一起把邓爷爷这番话记在心里吧。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树木。植树节快到了,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下一棵树,并为自己的小树起一个名字,为它制作可爱的标语牌。
四、在静心中书写生字
1.“休”就是一个人干活干累了,靠着一棵树休息的样子。所以它最早的字形是这样的。“息”上面是“自”,表示鼻子,鼻子通畅,呼吸平稳,心也就能平静下来,得到真正的休息。
2.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在书本上工工整整地描一个写两个,写完和范字对照着,自己评价一下。
课堂总结
我们欣赏春天、热爱春天的美景,和邓小平爷爷一样去植树、爱树,把我们的生活环境打造的更美丽。
板书设计
4邓小平爷爷植树
时间:
地点: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