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7: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风格,掌握《国歌》鉴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难点:了解弱起节奏和三连音。
2学情分析
当前在流行音乐的冲击和“明星效应”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对《国歌》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对流行歌曲音唱得准、歌词记得牢,对《国歌》音唱不准、歌词记不牢。虽然每册教材的开头都有《国歌》,但真正对国歌的教学引起重视的教师很少。21教育网
3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及其词曲作家,知道《国歌》运用的场合以及相关的礼仪。
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弱起节奏、“上行”音阶和三连音的特点及作用。
3、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感。
4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5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情导入
1、 同学们,当我们的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了冠军,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是什么?(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1·cn·jy·com
2、你能说说中国的国旗、国歌吗?
3、我们齐唱一遍《国歌》好吗?(指出学生歌唱中的问题)
活动2【活动】二、视唱感悟
1、了解弱起节奏
①、讲解弱拍节奏
曲谱开始第一小节的拍子不完整,第一个音不在第一拍的重拍而在弱拍上,所以叫弱起节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弱起节奏?是为了表达一种悲壮的情绪,也是为后面的高潮部分做铺垫。如果开始就强拍起音,就少了分悲壮,多了分激昂,也会冲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高潮部分的慷慨激昂。www.21-cn-jy.com
②、指导学生分别用强拍起音和弱拍起音视唱第一小节,比较两种唱法的区别。
③、讲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反复视唱第一小节,体会弱拍起音所表达的悲壮情绪。
2、了解上行音阶
①、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标出5、1、3、5四个音符,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21cnjy.com
②、指导学生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③、教师讲解上行音阶。
④、学生在《国歌》中找出上行音阶句。(“起来!起来!起来!”),然后反复唱唱这一句。
⑤、教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学生感受上行时力度的变化,然后教师出示渐强记号。
⑥、学生视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教师相机结合创作背景小结作者创作意图。2·1·c·n·j·y
3、了解三连音
①、学生在《国歌》中找到三连音并唱一唱。
②、教师范唱,然后结合学生的视唱讲解三连音的唱法
③、结合创作背景讲解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表现我们不怕敌人的枪炮奋勇向前的激情)
活动3【活动】三、歌唱聆听
1、学生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聆听独唱、齐唱、奥运冠军领奖时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版本(在线观看)
3、学生谈观后感:每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
活动4【活动】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起来!”,这不仅是先烈们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肩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歌唱祖国》的歌曲中结课。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
每次升旗仪式时听到全校师生唱国歌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总感觉不到那种悲壮、激昂的情绪,也很少听到有人把《国歌》唱准。本期学校安排我教四年级1、2班的音乐,新学期第一课就决定教学《国歌》。我先让学生把《国歌》齐唱一遍,结果是没有一个学生唱准,特别是弱起节奏、附点音符、上行音阶、三连音,更谈不上把悲壮、激昂的情感表现出来。为此,我先让学生观看影片《风云儿女》片段,然后讲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再围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弱起节奏、上行音阶、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歌唱与聆听中感悟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从而激发民族感。由于学生离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相距甚远,在理解歌词的含义、所表达的悲壮、激昂的情绪时,不是很深刻,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各种奏唱《国歌》的场景,就加深了学生的感悟。总之,通过教学,学生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歌唱时也就较好的把握了音准、旋律和情绪。《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要想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感,学校应该加强《国歌》教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