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湖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大雁湖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17: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雁湖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采用优美、自然、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出鄂温克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律动、聆听、竖笛吹奏、演唱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实践能力。
3、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让学生体验并掌握XXX切分节奏型。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2、能够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运用竖笛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2、歌曲中“XXX”及衬词“哦哈嗬”节奏的准确掌握。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大雁湖》
一、组织教学,律动——切分音节奏渗透。
1、声势律动——切分音节奏教学。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美妙的音乐课堂,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
提示学生注意:哪个动作组合出现的最多?这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跟随老师做声势律动,创设愉快的氛围,由基本节奏渗透出切分节奏。
2、《大雁湖》伴奏律动
师:“让我们再把这个动作带到一首优美、抒情的音乐当中。”
【设计意图】:感受聆听音乐,通过律动进行切分节奏的渗透
3、小组合作,用节奏表现动作。——切分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XXX切分节奏,并小组讨论总结出XXX切分节奏型,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学生自创动作表现切分节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好的掌握切分音节奏型。
二、竖笛教学,吹奏切分节奏
2|4111︱333︱555︱666︱
1、吹奏曲谱。
2、随音乐伴奏吹奏
3、师生用接龙的方式合作吹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利用竖笛辅助教学,既提升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又巩固了所要教授的难点切分节奏,对歌曲的曲谱教学和歌曲演唱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新授教学
1、揭示课题,初听。
师:刚刚我们配合吹奏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鄂温克族民歌《大雁湖》,让我们静静的来聆听,歌中都唱了些什么?21cnjy.com
【设计意图】:学生初听音乐,无歌词的聆听,能让学生更加认真倾听,听辨歌词。
2、让我们来认真看看歌中到底唱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复听歌曲,歌词的从无到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介绍大雁湖
师:大雁湖位于唐古拉山附近,那里水肥草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大雁湖的景色
4、复听:你能找出歌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小节吗?请你用拍腿的动作表现出来。
5、再听:你找对了吗?请你找出最赋有鄂温克族语言特点的一句话。
6、解决难点:“哦哈嗬”
【设计意图】:通过“画小人”的方式,运用直观的方法解决难点。
7、师范唱。
8、生用“LU”模唱
师:演唱时口型要圆,微笑状,声音从头顶发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演唱时的方法与状态。
9、师生接龙唱
10、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1、教师强调重点句,学生复唱。
12、根据歌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设计意图】:根据歌词的内容,让学生在演唱时声音强弱结合。
情感上更具有描述性。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13、走进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的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这是一个游牧民族。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鄂温克族服饰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擅长雕刻,最后同学们看到的就是他们雕刻出来的民族标志,这是一个非常团结,坚韧不拔的民族。21教育网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知识,学生欣赏鄂温克族风光及民俗,了解鄂温克族。
四、小结: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着快乐的40分钟,有机会让我们一起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了解各个民族的特点,去欣赏那些独特的文化。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大雁湖》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