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能用歌声来表达歌曲情绪及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听、动、唱等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对江苏民歌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并通过感受方言版的《杨柳青》,在对比学习中学,体会方言对民歌表现的重要作用。21cnjy.com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江苏民歌风格,感受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21·cn·jy·com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的积累,对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也不断增强,本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已有的音乐水准进行教学,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www.21-cn-jy.com
音乐课标中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杨柳青》是一首南方民歌作品,虽然学生们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民歌,但仅停留在音乐体裁的了解上,关于民歌的风格没有深入的学习,想要体会民歌的风格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在教学中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指导、渗透,创设音乐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用“看、听、说、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达到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体验品味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3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扬州民歌的地方特色。
4教学难点
1.认识“杨柳青”这种小调中衬词的作用,并唱好衬词部分。
2.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与一字多音处的演唱。
5教学准备
钢琴、小鼓、双响筒、串铃、幻灯演示课件
6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感受扬州:播放《茉莉花》并播放课件“走进扬州”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活动2【导入】教师导语
师:同学们,刚才进教室时我们一同领略了扬州的美景并聆听了大家熟悉的歌曲——《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扬州民歌,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扬州不但山美水美,扬州的民歌更美。今天,陈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扬州。瞧!这群扬州的姑娘们正用他们美妙的歌声和敲锣打鼓地迎接我们的到来!2·1·c·n·j·y
活动3【讲授】聆听歌曲
(一)聆听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视频。
学生第一遍聆听歌曲,思考问题。
2.教师第二次播放歌曲,并带动做简单的动作,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第二遍聆听歌曲并通过PPT示意图跟着教师做简单的律动感受歌曲。
3.教师第三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加入打击乐器和人声。
学生第三遍聆听,并请3个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4.教师有感情范唱。
其余同学加入人声“嘿嘿 嘿!”
活动4【活动】朗读歌词
1.教师有感情范读。
2.解决难点——衬词。
3.引导学生读好衬词。
4.师带生朗读衬词部分歌词。
5.完整朗读歌词。
6.了解歌词大意。
活动5【活动】学唱旋律
1.师范唱。
2.师弹奏,生轻声跟唱旋律。
3.解决难点(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
4.师弹奏,生完整正确演唱旋律 。
5.简介民族五声调式。
活动6【活动】学唱歌曲
1.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2.指导难点句。
3.完整试唱歌曲并指出不足。
4.师弹琴,生跟琴慢速完整演唱全曲。
5. 师弹琴,按原速完整演唱全曲。
活动7【练习】情感处理
1.师完整弹奏歌曲。
2.师播放伴奏音乐,要求学生加入动作和打击乐伴奏,歌表演。
生表演歌曲,表达出江苏人民欢乐的情绪。
活动8【讲授】歌曲拓展
(一)师简述民歌的产生。
(二)聆听方言版《杨柳青》。
1.师范唱一段
2.师播放方言版《杨柳青》
3.再次有感情演唱《杨柳青》
活动9【讲授】小结
师:今天我们不仅欣赏扬州这座城市的美景,还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了解了民歌的特点。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去能多了解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让我们的民族歌曲像茉莉花一样越开越美,一代传一代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