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的认识(1)》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的认识(1)》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23 14: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知道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0)。
能正确判断两个数之间是否存在因数和倍数关系,会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准确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中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这一条件的重要性,避免出现对概念理解的错误,如将小数除法中的倍数和因数关系混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讲授法用于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相关知识;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讨论,促进思维碰撞;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探关系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与他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父子关系、师生关系等。其实,在数学的世界里,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数与数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 因数和倍数。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做过很多整数除法的题目,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老师口头出题,如 8÷3、9÷5、12÷2、20÷10 等,让学生计算并说出商和余数。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的结果,让学生尝试将这些算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商是整数的,如 12÷2 = 6、20÷10 = 2;另一类是商不是整数的,如 8÷3 = 2……2、9÷5 = 1……4 。思考这两类算式的区别,为后续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做铺垫。
(二)任务一:理解因数倍数概念
概念讲解: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为 0),我们就说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也称约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以 12÷2 = 6 为例,详细解释 2 是 12 的因数,12 是 2 的倍数;再以 12÷6 = 2 说明 6 也是 12 的因数,12 同样是 6 的倍数,让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孤立地说某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举例强化理解:让学生自己举例一些整数除法算式,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因数和倍数关系,并和同桌互相交流。比如 30÷5 = 6,学生要能说出 5 是 30 的因数,30 是 5 的倍数。老师巡视,倾听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特殊情况说明:提到 0 在因数和倍数研究中的特殊性。虽然 0×3 = 0、0×10 = 0、0÷3 = 0、0÷10 = 0,但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0)。让学生理解这一规定,避免在后续学习中出现错误。
(三)任务二:辨析因数倍数关系
基础练习:给出 4 组数,4 和 24、26 和 13、75 和 25、81 和 9 ,让学生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要求学生写出除法算式,并依据概念进行判断,如 24÷4 = 6,所以 4 是 24 的因数,24 是 4 的倍数。请几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之后集体订正。
判断对错练习:呈现一些关于因数和倍数的判断题目,如 “6÷5 = 1.2,6 是 5 的倍数,5 是 6 的因数”“1.8÷0.3 = 6,1.8 是 0.3 的倍数,0.3 是 1.8 的因数”“24÷3 = 8,24 是 8 的倍数,8 是 24 的因数”“54÷6 = 9,54 是倍数,6 是因数”。让学生思考并判断对错,对于错误的题目,要说出错误原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尤其是要注意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这一条件,以及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任务三:巩固因数倍数知识
说一说练习:老师说出一些除法算式,如 30÷6 = 5、20÷10 = 2、63÷9 = 7、55÷55 = 1 ,让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先请个别学生回答,然后进行同桌之间互相说,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填一填练习:
给出 60 的因数和 36 的因数相关题目,让学生将符合条件的数填入相应的位置。在学生填写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运用除法算式依次找出每个数的因数,避免遗漏。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找因数的方法,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五)课堂总结促提升
引导回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引入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是什么?在判断因数和倍数关系时要注意什么?
总结归纳: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回顾内容,老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0),并且是在整数除法中,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的情况下才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布置课后思考:让学生课后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判断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练习中,部分学生对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这一条件理解不够深刻,容易出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概念中关键条件的强调和练习,通过更多有针对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