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3 14: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诗前小序,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交代了成诗的原因。
诵读通意
引子。
①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一句兼用了“兴”和“比”的手法。以孔雀徘徊起兴,用以引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
②从内容上看,以孔雀徘徊比喻夫妻离散,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
③从结构上看,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
1
诵读通意
2
2.用赋。
铺陈排比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勤劳有教养、有见识、有个性的形象特点。
诵读通意
1.兰芝自诉。
分析叙事特点。
3.叙述语气不卑不亢。
4.直接切入婆媳矛盾。
3
诵读通意
4
焦母怒遣。
诵读通意
婆媳矛盾不可解。
5
6
焦母坚持怒遣。
诵读通意
仲卿跪求
7
仲卿屈服焦母决定
诵读通意
8
兰芝话别
诵读通意
9
兰芝严妆
诵读通意
10
诵读通意
兰芝辞别
11
诵读通意
府吏誓别
12
兰芝话别
诵读通意
13
诵读通意
阿母悲归
14
15
16
诵读通意
县令遣媒
阿母让应
兰芝泪拒
17
诵读通意
阿母让应
太守遣媒
19
18
诵读通意
阿母谢媒
阿兄烦逼
20
兰芝允婚
21
诵读通意
隆重迎娶
23
22
诵读通意
阿母劝女
兰芝备嫁衣,
愁思出门。
24
诵读通意
相见诉说
25
诵读通意
府吏讥嘲
26
诵读通意
二人死别
27
诵读通意
府吏别母
29
28
诵读通意
焦母劝子
府吏作计
31
30
诵读通意
兰芝投池
府吏挂枝
32
33告诫后人
诵读通意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看图说出情节(四个字或原文诗句)
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把对应主干故事情节的四字短语填入图中空缺处。
J2
J1
L1
L1
L1
L1
L1
J3
J4
J5
Z1
Z2
Z3
Z4
Z5
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填写下表。
①勤劳能干
⑦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不卑不亢、无所畏惧。
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
②不卑不亢
很有教养
③对爱情专一
 ④善良、友爱 
 ⑤有礼有节
举止得体
⑥外柔内刚,
自有主见
铺陈排比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请结合本文中的典型例子,分析其主要类型和作用,完成下表。
“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纵向铺陈
横向铺陈
横向铺陈
“新妇起严妆……精妙世无双”
“青雀白鹄舫……郁郁登郡门”
突出女主人公的多才多艺,有教养
从足至头、腰、耳、指、口、步等,用一连串的夸饰语言,铺陈主人公的美,意在表现她的从容镇定,也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铺陈太守家豪华排场的喜事场面,显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侧面表现刘兰芝的声名和身价,同时将太守家的喜与焦、刘的悲形成对比。
孔雀东南飞并序
佚名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居,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
君既若见录
渠会永无缘
在诵读全诗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把体现核心故事情节的四字短语填入图中空缺处。
①焦母怒遣 
②仲卿送行 
③阿兄逼婚 
④兰芝迎夫 
⑤双双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