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机
1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在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形式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表现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3.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2重点难点
1、在欣赏、实践中获得快乐,培养合作意识,感悟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欣赏乐曲时展开想象和联想,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听懂音乐,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音乐,而不同的音乐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请你说说音乐表现了什么?
(播放主题音乐,生自由回答)
2.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音乐到底表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听边看
(播放主题音乐视频)
3.师:这是什么?(打字机)这不仅是一台打字机,它还是一台19世纪的老式打字机。为什么?因为它每打完一行字,都要用手把打字机头推回原处。那这种老式打字机会发出哪些声音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再次播放主题音乐视频,学生回答)
4.师:有什么声音?(打字声、提醒换行的铃声、换行的倒机声)这种打字机的声音在19世纪的美国办公大楼里到处都可以听得到,当时有一位作曲家叫安德森,他就从打字机的声音中获得了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管弦乐曲,就叫《打字机》。(出示曲名)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音乐,而不同的音乐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请你说说音乐表现了什么?
(播放主题音乐,生自由回答)
2.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音乐到底表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听边看
(播放主题音乐视频)
3.师:这是什么?(打字机)这不仅是一台打字机,它还是一台19世纪的老式打字机。为什么?因为它每打完一行字,都要用手把打字机头推回原处。那这种老式打字机会发出哪些声音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再次播放主题音乐视频,学生回答)
4.师:有什么声音?(打字声、提醒换行的铃声、换行的倒机声)这种打字机的声音在19世纪的美国办公大楼里到处都可以听得到,当时有一位作曲家叫安德森,他就从打字机的声音中获得了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管弦乐曲,就叫《打字机》。(出示曲名)
活动2【活动】新课教学
(1).欣赏主题旋律
1.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旋律就是这个乐曲的主题旋律部分,我们把它称为A部分。下面老师想请所有同学当一次19世纪的打字员,我们跟随着A部分的旋律,用你的动作和表情来阐述打字员的心情。
提问:打字员的动作怎么样?(快、娴熟)心情如何?(欢快)从快速的打字声中能体会到打字员的工作非常?(繁忙)
.师:好,在刚刚的聆听过程中大家有没有留意到A部分中的铃声出现了几次?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播放主题旋律)
2.师:如果一次铃声代表一个乐句,这个主题分为几个乐句?如果以数八拍的方式数一数,哪几句的铃声位置是一样的?(播放主题旋律)前三句的铃声出现在第几拍上?
3.师:好,那么接下来老师想让大家用弹舌的方式来表现一下铃声(播放主题旋律)
4.师生合作
师:大家表现地非常好,那么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合作一次,你们模仿铃声,老师模仿另一种声音,请你猜猜老师模仿的是什么声音。(播放主题旋律)
5.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做铃声,一组做倒机声。
6.出示主题旋律
师:刚才我们在快速的主题旋律上加上了铃声和倒机声,我们能不能一个人来完成这些声音呢?
7.师:除了倒机声、铃声还有什么声音?(打字声)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自制乐器来代表打字声,听老师先来打两个字。(学生跟学)
8.听听老师每行打了几个字(播放主题旋律,教师每行打3次)
9.学生自己学做
10.师:好,下面呢,老师就要考验一下大家的合作能力了。
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做出铃声、打字、倒机声。
11.学生自己试一试
(2).欣赏B部分
1.师:刚刚我们把打字声、铃声、倒机声表现了出来,老师觉得A部分加上我们的伴奏,显得更有魅力了。其实,这首乐曲中除了欢快的A部分旋律,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B部分旋律,让我们一起听一听B部分的乐段又有什么特点呢?(播放音乐)
2.学生自由回答(有上有下,有强有弱,非常富有动感)
3.师:之前我们学习的A部分表现打字员热火朝天的工作着,那么中间B段表现什么呢?我们再听一听,一起联想一下。
4. 学生自由回答,师猜想:B段是打字员休息。师:B部分相对于之前的主题旋律来说,它的节奏放宽了,并运用了很多休止符。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是打字员繁忙的工作后稍作休息对不对?那么我们知道,打字机因为打字员才发挥了它的价值,而打字员呢又因为打字机的帮助使工作变得更加快捷,久而久之,他们已经成为了一对好朋友。经过那么一段长时间的辛苦劳动后,这对好朋友可不可以相互问候一下呢?让我们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5.出示打字员和打字机的对话
打字员:你辛苦啦 打字机:你也很辛苦啦
快歇会吧 你也快歇会吧
谢谢你啦 没关系不客气
合:让我们加把劲,加把劲,继续工作吧
教师做打字员,学生做打字机,学生跟着教师的琴互相对话
6.播放B部分音乐,学生对口型
7.师生合作,跟着音乐唱
(3)分析乐曲结构(A—B—A)
1.师:大家做得很好,通过和老师的合作把打字员和打字机的对话表现得惟妙惟肖!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掌握了A、B部分的旋律,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全曲,听听它们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如果你听到了A部分旋律,请你牵住旁边同学的手,如果你听到了B部分的旋律,请你举起自己的小手向老师示意。
(4)合作完成全曲
师:好的,同学们,这首乐曲我们基本上已经学完了,接下去我们来一次全体的大合奏,将今天的所学向所有在座的老师们展示一下好吗?
将学生分为四组,一组打字声,一组铃声,一组倒机声,一组模仿打字机和教师对话,完成全曲。
活动3【讲授】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打字机是由….美国安德森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伴奏的乐器是….打字机,很好!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善于捕捉其中的节奏特点,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创作出这么有趣的音乐。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打字机是由….美国安德森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伴奏的乐器是….打字机,很好!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善于捕捉其中的节奏特点,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创作出这么有趣的音乐。
打字机
1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在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形式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表现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3.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2重点难点
1、在欣赏、实践中获得快乐,培养合作意识,感悟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欣赏乐曲时展开想象和联想,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听懂音乐,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音乐,而不同的音乐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请你说说音乐表现了什么?
(播放主题音乐,生自由回答)
2.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音乐到底表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听边看
(播放主题音乐视频)
3.师:这是什么?(打字机)这不仅是一台打字机,它还是一台19世纪的老式打字机。为什么?因为它每打完一行字,都要用手把打字机头推回原处。那这种老式打字机会发出哪些声音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再次播放主题音乐视频,学生回答)
4.师:有什么声音?(打字声、提醒换行的铃声、换行的倒机声)这种打字机的声音在19世纪的美国办公大楼里到处都可以听得到,当时有一位作曲家叫安德森,他就从打字机的声音中获得了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管弦乐曲,就叫《打字机》。(出示曲名)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音乐,而不同的音乐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请你说说音乐表现了什么?
(播放主题音乐,生自由回答)
2.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音乐到底表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听边看
(播放主题音乐视频)
3.师:这是什么?(打字机)这不仅是一台打字机,它还是一台19世纪的老式打字机。为什么?因为它每打完一行字,都要用手把打字机头推回原处。那这种老式打字机会发出哪些声音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再次播放主题音乐视频,学生回答)
4.师:有什么声音?(打字声、提醒换行的铃声、换行的倒机声)这种打字机的声音在19世纪的美国办公大楼里到处都可以听得到,当时有一位作曲家叫安德森,他就从打字机的声音中获得了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管弦乐曲,就叫《打字机》。(出示曲名)
活动2【活动】新课教学
(1).欣赏主题旋律
1.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旋律就是这个乐曲的主题旋律部分,我们把它称为A部分。下面老师想请所有同学当一次19世纪的打字员,我们跟随着A部分的旋律,用你的动作和表情来阐述打字员的心情。
提问:打字员的动作怎么样?(快、娴熟)心情如何?(欢快)从快速的打字声中能体会到打字员的工作非常?(繁忙)
.师:好,在刚刚的聆听过程中大家有没有留意到A部分中的铃声出现了几次?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播放主题旋律)
2.师:如果一次铃声代表一个乐句,这个主题分为几个乐句?如果以数八拍的方式数一数,哪几句的铃声位置是一样的?(播放主题旋律)前三句的铃声出现在第几拍上?
3.师:好,那么接下来老师想让大家用弹舌的方式来表现一下铃声(播放主题旋律)
4.师生合作
师:大家表现地非常好,那么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合作一次,你们模仿铃声,老师模仿另一种声音,请你猜猜老师模仿的是什么声音。(播放主题旋律)
5.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做铃声,一组做倒机声。
6.出示主题旋律
师:刚才我们在快速的主题旋律上加上了铃声和倒机声,我们能不能一个人来完成这些声音呢?
7.师:除了倒机声、铃声还有什么声音?(打字声)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自制乐器来代表打字声,听老师先来打两个字。(学生跟学)
8.听听老师每行打了几个字(播放主题旋律,教师每行打3次)
9.学生自己学做
10.师:好,下面呢,老师就要考验一下大家的合作能力了。
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做出铃声、打字、倒机声。
11.学生自己试一试
(2).欣赏B部分
1.师:刚刚我们把打字声、铃声、倒机声表现了出来,老师觉得A部分加上我们的伴奏,显得更有魅力了。其实,这首乐曲中除了欢快的A部分旋律,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B部分旋律,让我们一起听一听B部分的乐段又有什么特点呢?(播放音乐)
2.学生自由回答(有上有下,有强有弱,非常富有动感)
3.师:之前我们学习的A部分表现打字员热火朝天的工作着,那么中间B段表现什么呢?我们再听一听,一起联想一下。
4. 学生自由回答,师猜想:B段是打字员休息。师:B部分相对于之前的主题旋律来说,它的节奏放宽了,并运用了很多休止符。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是打字员繁忙的工作后稍作休息对不对?那么我们知道,打字机因为打字员才发挥了它的价值,而打字员呢又因为打字机的帮助使工作变得更加快捷,久而久之,他们已经成为了一对好朋友。经过那么一段长时间的辛苦劳动后,这对好朋友可不可以相互问候一下呢?让我们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5.出示打字员和打字机的对话
打字员:你辛苦啦 打字机:你也很辛苦啦
快歇会吧 你也快歇会吧
谢谢你啦 没关系不客气
合:让我们加把劲,加把劲,继续工作吧
教师做打字员,学生做打字机,学生跟着教师的琴互相对话
6.播放B部分音乐,学生对口型
7.师生合作,跟着音乐唱
(3)分析乐曲结构(A—B—A)
1.师:大家做得很好,通过和老师的合作把打字员和打字机的对话表现得惟妙惟肖!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掌握了A、B部分的旋律,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全曲,听听它们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如果你听到了A部分旋律,请你牵住旁边同学的手,如果你听到了B部分的旋律,请你举起自己的小手向老师示意。
(4)合作完成全曲
师:好的,同学们,这首乐曲我们基本上已经学完了,接下去我们来一次全体的大合奏,将今天的所学向所有在座的老师们展示一下好吗?
将学生分为四组,一组打字声,一组铃声,一组倒机声,一组模仿打字机和教师对话,完成全曲。
活动3【讲授】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打字机是由….美国安德森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伴奏的乐器是….打字机,很好!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善于捕捉其中的节奏特点,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创作出这么有趣的音乐。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打字机是由….美国安德森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伴奏的乐器是….打字机,很好!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善于捕捉其中的节奏特点,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创作出这么有趣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