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
1新设计
本教学设计基于新教育体系理念,融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本能出发,以感受和体验为主,根据此教材的旋律特点及歌曲意境,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教学,以音高这一重要的音乐元素并围绕这个元素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特点。课堂从一开始就为学生带来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并在师生问好中渗透旋律教学,让学生根据音乐情境更有趣的进行体验学习。利用荡秋千的动作以及柯尔文手势体验歌曲的音高特点,采用生动的简笔画感受旋律的特点,强化对歌曲歌词的记忆,让学生在体验、感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将歌曲学会了。创编环节以适合学生生活经验孩子们平时经常玩的——荡秋千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即兴表演荡秋千的生活情景,并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添一幅孩子们在玩荡秋千时感到无比幸福、开心快乐的画面。本堂课使孩子们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将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提高了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控能力。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歌声用心表达音乐,使学生在接触音乐——融入音乐——品味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审美和自我表现音乐的成就感。
2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表现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以及表达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情绪,并在亲身尝试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知识与技能: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和音的高低起伏,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旋律,并能用愉快的情绪、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时重点
能用愉快的情绪、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荡秋千》。
学时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和音的高低起伏。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引入
1.体态律动:
师导语,师生一起随着音乐《荡秋千》走恒拍律动进教室。
(要求:要求要和着音乐的拍子,看教师变换相应的动作。走恒拍,过度到走出强弱的感觉。)
【设计意图】运用体态律动走恒拍,唤醒肢体的音乐感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师生问好
师:3 5 | 3 2 | 1. 2| 1 - ||
同 学| 们 | 你 们| 好 ||
生:3 5 | 3 2 | 1. 2| 1 - ||
陈 老| 师 | 您 | 好 ||
3.音乐小游戏——“跷跷板”
男生:3 - || 女生:i - ||
i - || 3 - ||
男生:5 - || 女生:6 - ||
6 - || 5 - ||
(要求:全班男、女生像玩跷跷板一样起立、坐下接唱音符)
【设计意图】通过柯达伊手势进行师生问好,让学生建立音高音阶概念,为歌曲教学手势的运用埋下了伏笔,并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通过音乐小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小游戏的要求,感受音的高低起伏,引领孩子们融入音乐的体验,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歌曲感受
1.导言: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清唱几句,你们想听吗?等下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要问大家。你们知道我国总共有几个民族呢?
师:在我国贵州有一个神奇而古老的民族——仡佬族,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仡佬族,去听一听那里给我们带来的动听的音乐——《荡秋千》。听完后告诉老师,你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音乐做律动,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带来欢快活泼的情绪。
师:你们听到了歌曲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3.师生总结
4.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仡佬族的孩子们在他们荡秋千时愉快的心情。
5.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做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调动视觉感知、动觉的体验来感受歌曲的情绪、音高和节拍。引导学生在律动中反复聆听感知歌曲和熟悉歌曲。
(二)学唱旋律
1.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示范唱,你们可以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轻声地唱,熟悉一下歌曲旋律。
2.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想一想,歌曲中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师跟着音乐在黑板上画图)
3.引导学生们发现歌谱中有哪几句旋律和节奏是相同的。
4.师生学唱歌曲旋律
5.引导学生律动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体态律动感知旋律的起伏变化,发现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和节奏。通过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进行音准学习,进而通过体态律动来培养学生歌唱的乐感。
(三)学习歌词
1.带上节奏朗读歌词,关注附点、休止及情感表达。
2.师弹琴,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带上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3.师生接龙、男女生接龙学习歌词。
4.歌曲完整艺术处理,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艺术处理
1.四组围圈歌唱。
2.四组围圈带上情感律动歌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高节奏的变化,关注音乐情绪、歌曲情感的表达,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与表达。
活动3【活动】创编活动(唱一唱、奏一奏、演一演、表现歌曲)
四小组一起表现音乐(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其中一组跟着老师一起挑战歌唱和表演融合的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三种表现方式让学生选择,将歌唱、情境表演、打击乐器伴奏作为学生表达音乐情感和音乐要素的媒介,充分体验自我表现音乐的能力及成就感。
活动4【作业】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仡佬族,感受到了欢乐的童心世界。希望同学们能够永久保持一颗童心,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老师希望大家回去以后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仡佬族文化,有机会我们再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