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红点1。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核心内容,它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以及万以内数认识的重要基石。
教材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在具体教学中,首先,通过认识“21”,帮助学生将新知与已学过的11-20各数的内容形成有效链接,构建知识网络。其次,引导学生逐步突破从21到30、30到90、90到99直至100的数数难关,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更深化了他们对数位(特别是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适时引入新的计数单位“百”,并直观展示“十”与“百”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的数感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后续学习更大数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再次了解整十数的顺序,充分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以及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
1.学生借助多样化的学具操作,亲身体验并深入理解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位”,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知道“10个十是100”,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2.在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学具操作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实际操作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找和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数数活动建立数序,并培养估计意识,以提升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深刻感受到数学与自然、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100以内数的含义;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理解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难点]
理解几十九添上1是几十(一百)。
[教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
[学具] 计数器、学习单、练习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小眼睛看过来,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有20个胡萝卜的情境图)
生:胡萝卜。
师:这么多的胡萝卜,谁来数一数有多少个?
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学生指着课件点数)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她是怎么数的?
生(齐):一个一个数的。
师:一个一个的数,我们数出了20个一,20个一就是20。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10、20。(学生指着课件十个十个的数)
师:这是怎么数的呀?
生(齐):十个十个的数。
师:十个十个的数,快速数出了20,这是一个十,这是一个十,2个十也是20。(师指着课件一边总结一边和学生互动说)
师:咱们通过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都能数出这些萝卜有20个。
【评析】通过复习一年级上册学习的2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观察、点数胡萝卜,不仅铺垫了新知,还明确了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这一核心素养,并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一)认识“21”
师:再仔细看,现在图中有多少个萝卜呢?(课件再增加1个胡萝卜)
生(齐):21。(课件出示写作:21)
师:2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生:2个十和1个一。
师: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谁再来说一遍。
生:2个十和1个一。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老师把你们的想法记下来。你们认为21里面有2个十和1个一。
(师一边板书一边和学生互动说)
师:你能从这个萝卜图中找到2个十和1个一吗?
生:这是1个十,这是1个十,这是1个一。
(生到课件前指着课件说)
师:从萝卜图中我们找到了2个十和1个一。(师指着课件边圈边说)
师:老师这里还准备了21根小棒。你能从小棒图中找到2个十和1个一吗?
(师把两捆小棒和1根小棒贴到黑板上)
生:这里有1个十,这里有1个十,这里有1个一。
(生到黑板前指着小棒图说)
师:这是2个十,这是1个一。咱们从萝卜图中和小棒图中都找到了2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21。(师指着小棒图和板书说)
师:21在计数器上是什么样子?你能从计数器上拨出来吗?拿出计数器拨一拨。(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
师:完成后同桌说一说,十位上拨了几颗珠子?个位上拨了几颗珠子?
师:一起来看。你是这样拨的吗?(师拿着学生拨的让其他孩子观察)
生(齐):是。
师: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在个位上拨1颗珠子呢?(师拿着学生在计数器拨的,让其他孩子边观察边说一说)
生:在十位上拨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
师:谁再来说一遍?
生:在十位上拨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
师:跟你想的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21里面有2个十,所以我们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还有1个一,所以我们在个位上拨1颗珠子,这个数就是21。一起读一下。
生:二十一。(师把自制计数器贴到黑板上,结合板书一起从计数器上表示出21,并板书21的写作和读作)
【评析】通过多样化情境,如萝卜图、小棒图和计数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与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高度一致。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了对21的认识,通过质疑、讨论和验证,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渡,展现了深度学习和真思考的过程。
(二)不同形式的数数练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21数到30
师:如果让你继续数下去,会不会?在21的个位再加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齐):22。
师:再加一个珠子呢?(师拿着计数器一边拨一边问)
生:23。
师:那你能像老师这样,从这里数到29吗?一起来数一数。(学生在计数器上一边拨一边数)
师:习惯真好,拨完立马坐正了,现在看向大屏幕。你拨的29和屏幕上的一样吗?(课件出示计数器和29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的是否正确)
生(齐):一样。
师:仔细观察,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9个十、2个一。
师:同意吗?
生(齐):不同意。
师:再看一下,能自己改过来吗?
生:2个十和9个一。
师:这次同意了没有?
生(齐):同意了。
师:29十位上的2就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所以29里面有2个十和9个一。(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理解29每个数位上面的数表示的意思)
师:我要是在29的个位上,继续再添1颗珠子是多少呀?
生(齐):30。
师:都认为是30,这个30怎么拨?赶紧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师拿着学生的计数器指着问)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个是正确的?(师拿着学生拨的让其他孩子观察)
生(齐):第一个。
师:为什么第一个是正确的?(师拿着十位上拨3颗珠子的计数器,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说)
生:因为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就表示3个十。
师:3个十是多少?
生:30。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十位上有3个珠子就表示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你们认为这个是正确的,是吗?
生(齐):是。
师:这一个为什么不对?(师拿着十位上拨2颗珠子、个位上拨10颗珠子的计数器,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说)
生:因为个位上满了十就要向前进一个。
师: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拨的?
(学生在老师拿着的计数器上展示满十进一的过程,把错误的拨法订正过来)
师:现在是不是30了?
生(齐):是。
师:咱们学过当个位上满十的时候,我们就向前一位进一。这就是30,它的里面有3个十。
(课件动画展示在29的个位上添1颗珠子,“满十进一”的过程)
【评析】通过计数器操作和讨论交流,深入强化了学生对数位和“满十进一”计数原则的理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数的形成过程,展现了良好的数学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
2.用计数单位“一”和“十”数数
师:如果我再在十位上加一个珠子会是多少?(师拿着计数器一边拨一边问)
生(齐):40。
师:再加一颗呢?
生(齐):50。
师:你能从50数到90吗?抓紧时间在计数器上数一数。(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一边拨一边数)
师:来看一下,你的90跟这位同学的一样吗?(拿一个学生拨的一起观察)
生(齐):一样。
师:那谁来说一下,90的十位上有几颗珠子?个位上有几颗珠子?
生:十位上有9个,个位上没有。
师:十位上这个“9”表示什么?
生:十位上的9个珠子表示9个十。
师:9个十就是90。现在再从90一个一个的数,数到99,数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从90一个一个数到99)
师:一起看大屏幕,你拨的99跟大屏幕上的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这两个“9”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指着课件中的99问)
生:十位上的9表示9个十,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
师:表达真清晰,9在十位上表示9个十,在个位上表示9个一,两个“9”所在的数位不一样,所以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理解99每个数位上面的数表示的意思)
【评析】通过多样化的数数练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数学表达能力。借助计数器操作,深化了对数的组成和数位的理解,同时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展现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认识“100”和“百位”
师:如果老师在99的上面再添1个珠子你觉得是多少?
生(齐):100。
师: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100。
(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从99拨到100)
师:先来看这个,有问题吗?谁有问题?(师拿着学生拨的让其他孩子观察)
生:个位有十了要向前一位进一,十位上满十继续向前一位进一。
师:当个位满十的时候我们要向前一位进一,十位满十的时候继续向前一位进一。这个数是100,1所在的这个数位叫什么位?
生:百位。
(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展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和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过程,出示100的写作,以及新的计数单位——百位)
师:咱们学习20以内数的时候就知道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什么?
生(齐):百位。
师:咱们又新认识了一个数位——百位。百位上是1的时候,你觉得这是哪一个数?
生:(齐):100。
师:一起读一下这个数。
生(齐):一百
(师把自制计数器贴到黑板上,在计数器上把数位补全,并从计数器上表示出100,板书100的写作和读作)
师:百位上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百。
师:百位上的1就表示1个百。我们不知不觉就数到了100。那你觉得这么多萝卜一共有多少个呢?(课件出示100个萝卜图)
生(齐):100。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同样的萝卜图,请你拿出来,在上面圈一圈、数一数,看一看是不是100个?
师:数完之后跟同桌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萝卜,你是几个几个数的?
(学生先独立圈、数,再同桌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找同学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你怎么数的?老师发现咱们班的习惯很好,立马就坐正准备听同学们发言了。
生:我是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100个。
师: 一个一个的数,那你数出了多少个一?
生:100个
师:100个一所以就有100个萝卜。我把它记下来,那就说明100个一是100。还有不同的数法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个一是100)
生:十个十个。
师:谁也是十个十个的数?你们在数的时候数了几个十?
生(齐):10个十。
师:10个十是多少?
生(齐):100。
师:我们十个十个的数,发现10个十是100。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十位上有9个珠子表示9个十,再添上1个十,就是10个十,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一,所以10个十是一百。(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个十是100)
师: 你看我们不管是一个一个的数,还是十个十个的数,都数出了有100个萝卜。当我们一个一个数的时候发现100个一是一百。十个十个数的时候发现10个十是一百。如果一百一百的数,1个百是多少?
生(齐):100。(师板书:1个百是100)
【评析】以问题“99添上1是多少”为引领,通过直观操作计数器,让学生亲历从99到100的计数过程,深刻领悟“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引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位”,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同时,多样化的数法(一、十)强化了数的组成与结构意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三、感知一百,发展数感。
师:100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是10个鸡蛋,这样的10盒是多少?这是10本书,这样的10摞呢?这是10个气球,这样的10把呢?
(课件:先出10个鸡蛋,再出这样的十盒;先出10本书,再出这样的十摞;先出10个气球,再出这样的十把)
总结:一盒一盒的数,一盒有10个鸡蛋,十盒正好100个鸡蛋。一摞一摞的数,一摞有10本书,十摞正好100本书。一把有10个气球,十把正好气球100个。
师:虽然物品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是在几个几个的数?
生(齐):十个十个的数。
师:而且我们发现都有几个十?用哪个数表示?
(师指着课件中的相应物品追问)
生(齐):都是10个十,是100。
师小结:虽然物品不同,但它们都是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正好是100。
【评析】这一环节巧妙融合了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通过多样化物品计数,强化学生“十个十个数”的直观体验,有效发展其数感。学生不仅认识到“10个十是一百”,还学会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中核心素养要求的数学应用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师:你能用我们这一节课学的知识,估一估这些钉子有多少个?
(课件出示:课本19页练习应用第6题的钉子图和第(1)小题,学生先估一估)
师:到底有多少个呢?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请拿出习题单完成第1题,按要求数一数。(课本19页练习应用第6题的第(2)小题)
师:看一看跟你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生:我圈出来的是有3个剩下的。
师:这个女孩子的剩了3个,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剩2个?还是3个?
检查一下他的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生:第二个圈里圈了11个。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圈了一个,所以我们在数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又多出了1个,所以这里应该是3。
(师指着学生数,找出错误的原因)
师:继续看还有没有问题?
生:共有52个是错的,我写的是53个。因为剩余的是3个。
师:他说得很清晰,多出来3个,所以这里应该是53。继续观察,跟你的一样了吗?(师把实物投影上面的作品中的错误订正过来)
生:应该是有5个十,他填的是50个十。
师:一起来看,这是多少?这个呢?
生(齐):10、10、10、10、10
师:有5个十,所以这里填5。
(师把实物投影上面的作品中的错误订正过来)
师:再来看这个孩子的,有没有问题?(实物投影出示一份正确的作品)
生(齐):没有。
师:说明这个孩子圈的时候很细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评析】通过创设估数练习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同时,在猜测、估计、操作中深化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特别是通过细致的数数和订正错误,不仅锻炼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还强化了数感与逻辑推理,使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师:你觉得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下面我们就做一份练习一起来检测一下,我们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拿出课本完成18页练习应用第3题和19页第5题的前两个小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当小老师判断一下,看一看他的有没有问题?哪个地方跟你的不一样?(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生:第3题,99的读作中间应该写个“十”。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数吧,这个数读作什么?
生(齐):九十九。
师:他写成了什么?
生(齐):九九。
师:把谁给漏下了?
生(齐):十。(师把实物投影上面的作品中的错误订正过来)
师:还有没有其它问题?
生:74的读作也错了,中间还有一个“十”。
师:七十四,所以要把中间的“十”写上。现在还有问题吗?
生(齐):没有。
师:抓紧时间订正一下你的答案。
(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评析】结合第3题针对性练习,巧妙地将100以内数的读、写融入教学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意识,体现了新课标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在纠错与订正中深化理解,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师:继续看,还有问题吗?
生:第5题的第2个,他写的是69,我写的是70。
师:为什么是70?
生:因为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再添上1个就是70。
师:她读题特别认真,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再添上1个珠子,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所以是70。(师在学生的作品上圈划,帮助学生理解“满十向前进一”)
【评析】通过第5题提供的多种学具,把单一的知识变得丰富,在练习中体会数数策略的多样化,既丰富了数数经验,也培养了数感。
五、回顾总结,拓展数学文化
(一)回顾整理,提升思考
师:同学们,想一下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学到了——百位。
生:会在计数器上拨100。
生:学会了十个十个的数。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21里面有2个十和1个一,100是由100个一组成,我们还知道100的里面有10个十,100的里面有1个百,这些都是数的组成;我们还学会了100以内数的写作和读作;并认识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二)了解文化,拓展思维
师:这种用计数单位数数的方法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就出现了,这是古埃及的象形文数字,你觉得这是几?
生(齐):1。
师:这个呢?
生(齐):2。
师:古埃及人用画竖的方式来代表1到9的数字。从10开始就用物品来表示了,用一段绳子表示10,一卷绳子表示100。根据古埃及的象形文数字,猜一猜,
表示多少? 为什么?
生:24,因为前面有2个十,后面有4个一。
师:2个十和4个一是多少?(在课件的 圈划 )
生(齐):24。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咱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