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是小鸟
1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二、能力目标:启发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表演歌曲,体验四季中的欢乐情绪,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从而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能用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2学情分析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本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教学中紧紧围绕“童年”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闯关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表现音乐的能力。通过视、听、说、唱、演结合的活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
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努力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情绪,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描述童年趣事,感受童年快乐。
1、课前播放图片《难忘的回忆——童年》,学生欣赏。
过渡语: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关于童年的图片,也是老师童年的真实写照。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同时也是难忘的,对于老师来说童年是我难忘的回忆。
2、小组之间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背景音乐播放《童年》)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老师当年最快乐的童年时光,童年是快乐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在你心中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谁来说说,与大家一同分享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欣赏老师难忘的童年回忆,随着媒体播放,让学生视听结合,深入了解到老师的童年,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出童年欢乐、幸福的氛围,迅速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做好准备。
二、师生和谐互动,学唱童年的歌——《童心是小鸟》。
(一)节奏练习。
多媒体课件展示歌词:
我把小树苗栽到春天的故事里,
我把小蜻蜓送回夏天的目光里,
我把小鸽子放飞在秋天的歌声里,
我把小雪人堆在冬天的童话里。)
1、读一读。
(1)师配乐范读歌词,激发学生兴趣。(背景音乐播放《童心是小鸟》)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过渡语:这么美的诗句,你们也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2、按节奏读。
过渡语:老师把这些句子加上节奏,你们还会读吗?
XXXXX︱XX0︱XX·X︱XXX﹣︱
我把 小树 苗 栽 到 春 天 的 故事 里,
(1)生尝试读。
(2)介绍附点四分音符。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叫的吗?模仿一下。为什么知了的歌声这么动听呢?因为在他的歌声里,有一位好朋友叫附点四分音符,它让知了的歌声更动听、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师板书“X.“)
师:附点是附点四分音符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通常在歌曲中会有一个八分音符一起出现。(师板书“X”)演唱时前面的音唱长、后面的音唱短,就像知了唱歌那样。
(3)请学生找出附点四分音符,并读一读。
(4)完整按节奏读。
(5)介绍休止符。过渡语:哎呀!这下可糟了,有个小家伙他可不服气了!他说:你们怎么能只顾着附点四分音符,却把我给忘了啊,我们快来看看到底是谁!(板书“0”)是啊,在音乐里他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应该怎么样呢?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学生读、“0”处加拍手读、集体读)
(6)完整出示四句歌词,解决八分休止符“0”的难点。
①学生自由读,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练习难点“放飞0”,教师加上手势提醒,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③师生接读第三句。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
④指导学生完整地按节奏读歌词。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针对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以及休止符的难点教
学。教学中打破以往机械传授的模式,创设闯关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轻松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特别是把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拟人化、形象化,加上老师肢体语言的提醒,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难点。
3、唱一唱。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有点厉害,这个休止符难不倒大家,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看大屏幕,老师给每句诗加上了动听的旋律,你们会唱吗?
二、学唱《童心是小鸟》。
1、听一听。
(1)播放范唱,初听歌曲《童心是小鸟》(不出示歌谱,学生安静地带着问题聆听)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组织学生讨论,介绍三拍子歌曲特点。过渡语:听完了这首歌,我想问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3/4拍,强弱规律呢?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揭示课题,介绍歌曲。
过渡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童心是小鸟》(板书课题),歌曲用富有诗意的歌词,将我们带入了天真烂漫的孩子天地,表现了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幸福快乐。这首歌还是全国首届少年儿童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歌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让我们看看小歌手们在台上的精彩表演吧!
(4)播放安妮安娜《童心是小鸟》参赛录像,生打拍子伴奏。
过渡语:在欣赏之前,我有个小小的要求,请你用自己的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的同时注意拍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歌曲学唱环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以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多遍完整地感受歌曲的美。在每一遍聆听前都给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听,激发了学生听赏的专注力。让学生在一系列丰富的听赏活动中解决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教学。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如学生对歌曲难点提出质疑,发挥小老师示范作用等等,避免了老师满堂灌的现象。
三、歌曲处理,深化内涵。
(一)想一想。
过渡语: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情绪上又有什么变化?
师:这首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怎么样的?(欢快、跳跃的)对,所以我们用点表示。(画图形谱)后半部分的旋律呢?(是优美舒展的),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呢?(弧线)你能跟着音乐来画一画这颗有着笑脸的童心吗?用好听的歌声把你的快乐传递给大家,能干的同学可以边唱边画。
2、指导学生在歌谱上标记力度记号。
师:这首歌曲,你觉得哪里最能体现童年的快乐?(啦啦啦)唱到这部分,力度又有怎样的变化?(强一些,充满朝气,愉快地。)我们来试试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快乐。生演唱“啦啦啦”部分。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快乐。生演唱“啦啦啦”部分。
师:除了这里,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出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象?(学生自由讨论)尾声可以怎么样处理,以表现歌曲意犹未尽的感觉呢?
二)演一演。
过渡语:童年正因为有了伙伴才有了快乐,让我们带着对伙伴的依恋用美妙的歌声分享这份快乐吧!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除了齐唱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去唱呢?(领唱齐唱、分男女生唱、小组接唱等)
1、第一段个别同学领唱,第二段齐唱
2、第一段男女生接唱,第二段合唱。
3、表演唱(播放歌曲伴奏)
师:快乐的时间总是过的非常快,我们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最
后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为我们的童心插上小鸟的翅膀,一起唱起来,跳起来,飞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吧!(播放《童心是小鸟》,师生共舞,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设计意图]通过解析歌曲的名字让学生深入了解课题的含义,完成情感目标,再将编创歌词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让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童心是小鸟》这首歌,童心让我们插上快乐的翅膀自由的飞翔,信心让我们充满希望,爱心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温暖和阳光,勇敢的心赋予我们力量。愿你们的心能够赋予更多美好的含义,快乐的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