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主要输水到东北地区 B.中线工程主要输水到华北地区
C.三条线路都能全线自流,无需抽水 D.西线调水线路工程量难度小
2.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彻底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B.加剧北方地区城乡争水问题
C.沿线地区,可能引发次生盐碱化
D.北方因缺水造成的生态恶化全面恢复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地势东高西低,地中海沿岸分布有狭长的平原,中北部为蜿蜒起伏的山脉和高地,因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该国建设了引水渠(即北水南调工程)。该调水工程采用明渠加管道形式,输水干线长约300千米,年调水量约为14亿立方米。右图示意以色列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及调水工程。据此完成问题。
3.下列措施为补充和增加该调水工程的输水量,效果显著的是( )
A.设立雨水收集装置 B.建设海水淡化厂
C.抽取地表径流补给 D.开采深层地下水
4.该调水工程建成后有利于( )
A.增加南部地区地下径流 B.提高北部地区土地产出
C.提高南部地区人口容量 D.缓解沿海地区海水入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设有多座节制闸。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节制闸的作用是( )
A.水产养殖 B.蓄水发电 C.拦截泥沙 D.调节流量
6.在郑州至新乡附近,输水干线弯曲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保证水质 B.减少占地 C.便于自流 D.增加水量
2023年12月5日,湖北武汉钢铁集团与河南平顶山煤炭集团联手,将满载2150吨丹江水(用高品质尼龙液袋灌装)的100个集装箱通过浩吉铁路,从河南平顶山站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终到江西省吉安市)是国家“北煤南运”的运煤专线铁路,此趟列车将丹江水“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沿线缺水城市,为晋、陕、蒙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瓶装饮用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使用铁路集装箱进行“丹水北运”的直接原因是( )
A.巨大的陆运闲置返空运力 B.广大的西北水源需求市场
C.高品质的尼龙液袋灌装 D.先进的铁路站点装卸技术
8.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A.水量较大 B.水质较好 C.水价较高 D.连续性好
9.下列关于“丹水北运”铁路运输实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西北水量不足的现状 B.提高了西北居民用水的水价
C.降低了单位煤炭的运输成本 D.增大了铁路交通的运输压力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积向北京供水超93亿立方米,显著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下图示意1986~2022年北京市不同水源供水情况。图中的中水即再生水,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完成下面小题。
10.1986年~2022年北京市供水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①2009年以来,外调供水量逐渐递增
②2013年以来,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
③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
④供水结构趋于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南水北调工程和中水供应量的增加,缓解了北京市( )
A.地面沉降现象 B.气候恶化程度 C.水源供给不足 D.水库枯竭问题
2023年12月5日,尼龙液袋包装的丹江口水库优质水,通过“北煤南运”铁路返程空车,从河南平顶山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为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提供新的思路。下图为该铁路运输线路所经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传统的“南水北调”运输方式相比,我国使用铁路运水的优点是( )
A.运量大 B.能耗小 C.运费低 D.范围广
13.该铁路运输新思路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缩短南水北调空间距离 B.减少铁路运输运力浪费
C.全面解决沿线缺水问题 D.加速发展西北地区种植业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丹江口水库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出现了一种新的调水方式——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搭上“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沿线缺水城市。2023年12月5日,“丹水北运”列车首发,满载着100个集装箱共2150吨丹江水,驶向内蒙古鄂尔多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丹水北运”选择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铁路运力 B.运量大且成本低
C.能够保障水质安全 D.方便为沿线供水
15.“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
A.缓解河湖水污染 B.减轻土壤盐碱化
C.提供生活饮用水 D.发展水产养殖业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之称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东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自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超660亿立方米。2019年,丹江口水库清理“三无”采砂船舶,规范采砂行为。当地编制一系列规划,砂石采运实现“身份证”式监管,采砂更加科学。为了守好水,十堰市成立300多支志愿护水队,注册的志愿者达85万人,在监督非法采砂的同时,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巡逻。为从根本上改善南水北调的水质,丹江口水库上游全流域也开展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图示意丹江口水库流域的位置。
(1)分析库区采砂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不利影响。
(2)结合丹江口水库案例,简要论述水库治理如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东线工程主要输水到华北地区,A错误;中线工程主要输水到华北地区,B正确;东线不能全线自流,需要逐级抽水,C错误;西线调水线路经过地形复杂的地区,工程量难度最大,D错误。故选B。
2.答案: C
解析: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但不能彻底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A错误;能缓解北方地区城乡争水问题,B错误;沿线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引发次生盐碱化,C正确;北方因缺水造成的生态恶化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实现全面恢复,D错误。故选C。
3.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以色列经济发达且距海较近,可以在调水工程沿线距海近的地区建设海水淡化厂,以补充和增加调水工程的输水量,效果显著;以色列水资源自北向南减少,中南部地区降水较少,河流、湖泊较少,故设立雨水收集装置及抽取地表径流的方法效果不明显;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深层地下水埋藏深,若开采较多,可能会引起海水倒灌,故开采深层地下水的方法不可取。
4.答案: C
解析: 该调水工程建成后,缓解了南部地区缺水严重的问题,改善了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带动了南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南部地区的土地产出,提高了南部地区的人口容量;该调水工程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增加了南部地区的地表径流,与缓解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关系较小等。
5.答案: D
解析: 输水渠中的节制闸不能起到蓄水的作用,所以无法进行水产养殖和蓄水发电,AB错误;节制闸也无法进行拦截泥沙,C错误;节制闸通过调整闸门的开度,控制上游来水,保证下游的供水安全,D正确。该题选D。
6.答案: C
解析: 南水北调在郑州至新乡经过山地,中线方案输水渠在该段弯曲沿着山麓修建,一方面降低建设难度,且沿着地势降低的方向便于自流,C正确;
线路弯曲降低流速,不利于保证水质,A错误;线路弯曲增大了长度,占地增多,B错误;线路弯曲对水量影响不大,D错误。该题选C。
7.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浩吉铁路是“北煤南运”大通道,用铁路运水主要是利用巨大陆运闲置返空运力,A正确;西北缺水现象由来已久,主要解决方案是“南水北调”的水渠输水,B错误;高品质的尼龙液袋灌装和先进的铁路站点装卸技术促进丹水北运,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CD。故选A。
8.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和传统的水渠运水东线工程相比,密封的集装箱,优质的尼龙液袋运输可以保证水质,从而为西北地区提供优质的饮用水,B正确;集装箱运水水量较小,连续性较差,排除BD;水价较高不属于优势,排除C。故选B。
9.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丹水北运”铁路运输是利用“北煤南运”的返空运力,不会增加运输压力,充分利用铁路运力可以降低单位煤炭的运输成本,但不能解决西北缺水现状,C正确,排除AD;并没有增加西北居民用水价格,排除B。故选C。
10.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2009年以来,外调供水量不是依次增加,而是波动式上升,①错误;2013年以来,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②正确;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的整个趋势是在下降,③正确;到2022年北京市的供水量趋于多元化,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 A
解析: 在南水北调和没有中水供应之前,北京市长期超采地下水,出现地下漏斗和地面沉降现象。之后,地下水采用量减少,加上雨季回灌等措施,缓解了地面沉降现象,A正确;北京市虽然水资源短缺,但开源节流,并没有出现水荒、气候恶化以及水库枯竭问题,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铁路运输从河南平顶山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相比传统的“南水北调”运输方式,使用铁路运水的优点是范围更广,可以根据铁路线路的布局将水运输到目的地,D正确;传统的“南水北调”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或水渠输水,可以连续不间断进行运输,运量大,相对能耗较小,运费较低;铁路运水相比传统的“南水北调”运输方式,运量、能耗和运费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优势,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南水北调的空间距离人为因素无法改变,A错误;通过“北煤南运”铁路返程空车,从河南平顶山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可以提高铁路运输的利用率,减少铁路运输运力浪费,B正确;铁路运输从河南平顶山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沿线地区无法利用,C错误;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不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D错误。故选B。
14.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之所以选择铁路运输,主要是借助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可以充分利用铁路的运力,A正确。选择铁路运输,其运量和成本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B错。用铁路运输水运量小,若仅为了保障水质,可采用管道运输、隧洞输水等,不需要采取铁路运输输水,结合材料可排除C。借助铁路运输,为沿线供水相对不便,D错。故选A。
15.答案: C
解析: 运输的水源主要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沿线缺水城市,随着水资源的调入,有利于保障沿线缺水城市生活饮用水的供给,C正确。其运水量有限,并不能缓解河湖水污染,A错。主要用于生活用水,而不是为了减轻土地盐碱化,且水资源输入也不能降低地下水位,不能直接减轻盐碱化,B错。北方缺水城市并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D错。故选C。
16.答案: (1)采砂导致湖底高程下降,水面下降,影响与下游(南水北调线路)的落差,降低输水量(输水效率);采砂导致泥沙扰动加剧,且采砂船存在排污现象,导致调水的水质变差;采砂破坏湖岸稳定性,可能导致湖岸部分调水设施遭到破坏。
(2)论点:水库治理能减少库区污染源,提高生态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实现人地协调。论据:丹江口水库规范采砂,减少采砂活动对湖底沉积物的干扰,减轻底泥释放带来的污染;志愿者在岸边开展生态巡逻,及时发现并减少污染源,增强库区居民环保意识;在丹江口水库上游全流域开展生态治理,水土流失减轻,进入库区的污染负荷减少;丹江口水库水质改善,提高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降低水源处理的成本,也促进库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 (1)可以从水量、水质等对水文条件的影响以及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库区采砂,会导致库区底部的高程下降,导致库区容量增大,蓄水量增加,库区水面高度下降,导致库区与下游南水北调线路的水位高差减小,影响输水量,降低输水的效率;库区采砂会扰动库区的泥沙,导致库区水的含沙量增加,采砂船在采砂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库区水质变差,影响南水北调的水质;库区采砂会导致库区湖岸的稳定性变差,可能会诱发湖岸发生位移,影响湖岸部分的南水北调设施受到破坏,影响南水北调工程。
(2)为开放型设问,要求回答的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以丹江口水库为例,上升到水库治理、流域开发对人地协调的意义。
论点:水库治理能减少库区污染源,提高生态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实现人地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