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单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七年级 教学形式 新授
课题名称 读中悟人 赏中悟景 思中悟意 ——《散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散步》是选自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叙事散文。这篇散文虽篇幅短小,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内涵极为丰富: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一家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中年人身上所背负的责任。在有限的字数内彰显出如此丰富的内涵,自然是作者语言功底深厚的表现。因此,这篇散文多年来被选入初中教材,成为传奇之作。
教学目标 1.演读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体悟人物的情感; 2.赏析景物描写,分析表达效果; 3.多角度理解文章的立意,联系生活,反思自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演读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体悟人物的情感; 2.赏析景物描写,分析表达效果; 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的立意,联系生活,反思自我。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分发预习学案,自主学习。 一、展示预习,走进文本。(铺垫教学目标1) 二、听读课文,概括文意。 三、演读对话,品悟人物。(对应教学目标1) 四、赏景悟意,品悟主旨(对应教学目标2和3) 制定预习学案 组织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请我们的诵读小能手来给大家范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俗话说“言为心声”,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品味一下文中人物所说的话,在小组内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用演读的形式读出来,然后点评几句。 老人慈爱,儿子孝顺,儿媳贤惠,孙子聪明,这真是幸福的一家人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把人物对话读出来吧! 这样有爱的一家人为什么是在田野散步?为何不是在小区门口或者公园散步呢?请找出文中写景的语段赏析品悟。 让我们再深情诵读课文,在那阳光下朝着我们生命中的菜花、桑树、鱼塘走去吧! 结合学案自主学习,写出收获和疑惑,完成“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一个人物、一个画面或者文章主题写一首诗歌”。 1.对“莫怀戚”这个名字的解读和喜爱。 2.散步这样普通的小事,值得写吗,感觉作者小题大做。 3.文章最后“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何深意。 小组内交流 第1位同学选择了儿子: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他不但模拟了一个五六岁男孩儿的声音,还加上了动作和神态,得意,天真可爱,因为他说,有这种发现的孩子绝对是个极善于概括的聪明孩子。 第2位同学选择了“我”: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读的时候很坚定,因为文中说了“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前文还有一个交代: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就写出了我心疼母亲,倍加珍惜有母亲的日子,想多陪伴自己的母亲。我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同时也是对自己孩子的极好教育,这就是良好家风的传承吧。 真好,这位同学特别可贵的是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人物,从课文中找依据,这是极佳的学习方法。 第3位同学选择了母亲: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读出了一个慈祥疼爱自己孙子,又照顾自己的儿子,不想让他为难的,善良的老人。 好像我们小组的最后一个同学没什么可说了,因为妻子没说话呢。这位同学表示反驳我这一说法,她说:“老师,别看这个人物没有说话,我觉得这才是个关键人物呢,因为平时家庭中的一切矛盾好像都是女人引起的。如果她和阿长一样有‘切切察察’的毛病,那这次散步就会不欢而散了。” 哇,我得给这位同学点个大大的赞啊,她真的是善于观察生活,并且联系以前所学,虽然我觉得阿长会不会是个好儿媳这事儿有待商榷,这种善于归纳的思维仍值得我们学习。大家为文章中没有说话的“妻子”补充上一句话吧。 我说:“走大路。” 妻子说:“ 。”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么多同学想发表意见呢。这位同学认为“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就写出了,这是一个照顾男人面子,识大体,贤惠的妻子。在这里悄悄问同学们一句,如果是在你家里,你妈妈会怎么说?若干年后你成了丈夫或妻子,你会怎么说呢?自己思考,不用说出你的答案。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么深情的朗读,我们来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你会如此喜欢这些文字?他说:“老师虽然这些景物很寻常,但一想到能够灼伤人眼的明亮的菜花黄和桑树的无尽的绿,还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鱼塘,觉得这种美景会让人心情舒畅起来啊。” 你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分享什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原来作者选取的这些景物都是有历史厚重感,特别是桑树,“桑梓”、“沧海桑田”,桑树是一种美好家园的象征啊。美景不仅带给我们春天的气息,幸福的心境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还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一种赞美啊。 这一切都是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切还使人想起更多—— 亲情、责任、传承、担当 这位同学说,我终于明白散步不是小事,它折射出的是一种家风,一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珍惜亲情,勇担责任。作者用“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对背上所背的老人和孩子的一种沉沉的关爱。“整个世界”这四个字就更是饱含着作者对家人的沉甸甸的爱与责任。 结合学案上学生出示的自读疑惑作为教学起点,尊重学生的初读感受。 素读文本,学生有自己的新奇视角。 写景叙事类散文语言品味的秘诀——读! 演读更能够深入人物内心。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读中悟人 赏中悟景 思中悟意
分层作业设计 A.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 (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3)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B. 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在文中划出来,说说其妙处。 C.写一首《散步》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