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平均数表格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平均数表格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23 18:0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 科 数学 年 级 四年级 教学形式 新授
课题名称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价值,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主动利用平均数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对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统计初步思想,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和习惯,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价值。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直接出示课题,了解平均数意义。 二、创设情境,感知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 三、联系生活,加深对平均数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均数。你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算平均数? 预设生:算考试成绩的平均分...... 师:咱们昨天进行了计算大比武,我也算了算咱们班的平均分(板书8分)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平均分8分的? 师:这个9分代表的是你的成绩吗?它不代表你的成绩,也不代表他的成绩,而是代表全班的平均成绩。所以这个平均数还具有代表性。 师:如果隔壁班的平均成绩是8分?哪个班整体水平好?(我们班)如果隔壁班的平均成绩是7分呢?哪个班整体水平好?(我们班) 师:这里的平均成绩8分、平均成绩9分、平均成绩7分都是表示谁的成绩?(代表全班整体水平)。 师:我们班也进行了计算大比武,这是我们班一个小组的成绩。出示:8,7,7,10这一组数据。大家观察,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不着急,咱们先估一估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生估) 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到底是多少呢?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吧。 1.辩一辩2.说一说 3.想一想 师总结:在生活中可以用平均数作参考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它反应的只是一般情况,不能反映某种特殊的情况。 预设生1:我们班平均成绩是8分, 预设生2:我们班所有同学的成绩加起来除以人数。 方法一:先合后分法求平均数。 预设生:(8+7+7+10)÷4=8分 总结:这种办法也很棒啊,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很快地算出平均得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 方法二: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预设生:(边演示边说)把多的移给了少的,这样每人都一样多了。 师:你们都是这样匀的吗?(手势强化匀的将多得补给少的,多的减少,少的增加,匀一匀最后就一样多了,就平了。)…… 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平均数,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一个问题辨析平均数代表的整体水平,并不是单一次的数据,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的认知。 平均数的算法 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普遍性
分层作业设计 一、判一判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4)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二、问题解决 1.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气温。 2、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组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小梅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