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
《骆驼祥子》是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苦难,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深思。班级开展“我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活动,让我们在《骆驼祥子》的个性化阅读中去感受祥子的悲欢与作者的喜怒。
1.【创意改编】班级开展“演绎名著·再现经典”戏剧表演活动,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骆驼祥子》的改编创意。
(1)下面是筱熙同学拟写的部分剧情提纲。请结合小说内容,将提纲补充完整。
第一幕①《 》 内容提要: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祥子进城拉车,他从早到晚,从东到西,辛苦攒钱,梦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第二幕《挣扎》 内容提要:②
第三幕《沉沦》 内容提要:③
(2)杨杨对《骆驼祥子》也进行了设计改编。下面是他设计的《骆驼祥子》课本剧的部分内容。请揣摩祥子的心理,将内容补充完整。
前情提要:天寒地冻,老马因天冷拉不上座儿,几顿没吃东西,饿晕了过去。 祥子:劳诸位哥们的驾!(祥子突然跑出去,带回来十个包子,捧到老马面前)吃吧。 祥子:(见老马打算将包子留给小马,心想① )老马,你先吃呀!你怎么会饿成这样 老马:哎!到底是哥们啊!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 其他人:吃呀! 老马: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车夫:我去,您坐下,在这儿丢不了车,对面就是巡警阁子。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啦!把车放这来! (老马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还是把手收了回来) 祥子:(心想② ) (叹了口气,眼神迷茫)我们的好日子什么时候到来
2.【批注评论】下面是晓盈模拟祥子发的一条朋友圈,虎妞等人进行了评论。请结合《骆驼祥子》的有关内容,找出评论中的两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祥子:唉,打今年夏天到中秋,我生了两场大病。虽然痢疾好了,但肚子还时不时疼一阵子,体力真是大不如从前了。眼瞅着还有个把月虎妞就要坐月子了,我这手头真是紧啊!
虎妞:要不是你跟别人打那一架,能落下病吗 唉声叹气哭穷有什么用!明天我去人和车厂找老头子拿点钱去。关键时候,还得靠我吧!
小福子:我照顾虎妞姐,你安心拉车,注意身体。
老马:难怪你小子故意绷大价(坚持要高价),死等好座儿呢,敢情是身体吃不消啊!
3.【读书心得】读书心得调查小组整理了同学们的读书心得,有位同学写道:时代与社会影响着人生的选择,祥子选择做“人力车夫”。杨杨评价这是“顺势而为”,晓盈评价这是“逆流而上”。你怎么看 请结合书中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倾诉心声】阅读《骆驼祥子》时,有同学对祥子前两次买车的坎坷遭遇深感同情,希望他能找人倾诉。你觉得他会找谁呢 请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备选人物:虎妞 刘四爷 曹先生 孙侦探 小福子
5.【深度理解】老舍先生在小说结尾评论祥子“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纵横对比】对比阅读是阅读《骆驼祥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品读人物,请你从以下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说说他们的人物形象有何不同。
A.小福子和虎妞
B.曹先生和夏先生
C.高妈和杨家大太太
7.【深入研讨】萌萌认为可以围绕《骆驼祥子》举行微型读书研讨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1)右图是同学们投票选出的“我最喜欢的《骆驼祥子》名著封面”,你作为投票代表,请结合作品谈谈推荐理由。
(2)在读书研讨会上,一位同学说:“祥子的车被士兵夺走后,老舍先生进行了这样的描写‘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这句话中散发着浓浓的京味儿。”请你从语言特色角度谈谈这句话中“京味儿”具体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1.(1)示例:①憧憬(或“期望”“向往”等) ②有一次祥子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失去第一辆车。逃出来后,他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后来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但后来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③小福子自缢,失去最后一丝希望的祥子最终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2)示例:①老马都饿成这样了还舍不得吃包子,还要留给小马,唉,原来有自己的车也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②老马这么辛苦都赚不到吃饭的钱,我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吗
2.虎妞的评论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是“要不是你跟别人打那一架,能落下病吗 ”祥子落下病是长时间在烈日和暴雨的极端天气下拉车所致,不是因为打架。第二处错误是人和车厂此时已经转卖给他人,虎妞不可能去人和车厂找刘四爷要钱。
老马的评论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老马是一个朴实憨厚的人力车夫,这句嘲讽祥子的评论,与老马的性格特点不符。第二处是祥子此时还没有完全堕落,老马说的情况不会发生在这个阶段的祥子身上。
3.示例一:我认为他选择做“人力车夫”是顺势而为。祥子虽然是个悲剧形象,但我们也应看到当时黑暗的社会为底层人民提供的生存空间有限,他们无法与黑暗的社会抗衡,祥子为了过上好日子,也曾有过“想买一辆车”的梦想,他来自农村,年轻、身强力壮,他的选择是适应他的实际情况。
示例二:我认为他的选择是逆流而上。祥子虽然是个悲剧形象,但我们也应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所提供的生存空间有限,他依然心存梦想,想买一辆自己的车,并为此吃苦耐劳、不懈奋斗,不惧辛劳,不怕烈日和暴风雨……即使最初遭受一些打击,也没有放弃信心。
4.示例:我认为祥子会找虎妞。虎妞虽然富有心机、自私刻薄,但她是真心对祥子好。为了和祥子结婚,她经常帮助祥子。前两次买车的坎坷经历发生在两人准备结婚的时候,无助的祥子那时应该会想找虎妞倾诉。
5.示例: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祥子一生的写照:祥子为了实现梦想拼命拉车,在现实的苦难中慢慢沉沦,最后堕落成“野兽”。祥子拉车三年,为了买车省吃俭用,凑足100块钱,买了第一辆车。他在虎妞、小福子死后变得自私懒惰,不肯吃一点亏,为了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在别人的丧礼仪式上抢轻活,与老人妇孺抢旗子和挽联。他为买车的梦想而全力拉车,又因希望破灭,精神崩塌,沦为行尸走肉,为自己“完成”了死亡。
6.示例一:A组。小福子:美丽年轻、勤俭善良,是被逼上绝路的旧社会底层劳动悲惨人民形象。虎妞:粗俗蛮横、勇敢泼辣、敢爱敢恨,是颇有生意头脑的底层小市民形象。
示例二:B组。曹先生:知书达理、仁爱待人,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夏先生:对爱情、子女不负责,吝啬刻薄的,表里不一的堕落知识分子形象。
示例三:C组。高妈:善良纯朴、干练爽快、热爱生活,颇有想法的底层劳动人民形象。杨家大太太:虚伪做作、尖酸刻薄,吝啬懒惰的旧社会剥削者形象。
7.(1)示例一:封面画了一头流着眼泪的骆驼,有一个人在驼峰间努力的攀爬,骆驼的图案暗示着小说《骆驼祥子》的主题,骆驼是祥子的绰号,他勤勤恳恳、坚韧不拔就如同骆驼一般。驼峰间攀爬的人暗示着祥子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一名人力车夫,力图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自己穷困的生活和命运。骆驼的眼泪暗示着祥子的最终命运是悲惨的,在旧社会的压迫下他的期望屡屡破灭,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最终沦落成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好占便宜、狡猾自私、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我认为这个封面与小说主题非常契合,应该当选“中学生最喜欢的名著封面”。
示例二:封面中用两个驼峰与骆驼脑袋绘制成了一道波澜壮阔的曲线,这条曲线就如同《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的命运一般,三起三落。随着农村发展的日益凋敝,他来到北平开始新的生活,最终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经过了他不断地努力,三次有机会买车,却先后被大兵抢走了新车,被孙侦探敲诈走了买车的钱,最终又为给虎妞办丧礼卖掉自己的车子。命运的起起落落让他的期望破灭,最终自甘堕落、开始吃喝嫖赌,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我认为这个封面与小说情节非常契合,应该当选“中学生最喜欢的名著封面”。
(2)示例:“白饶”“重打鼓另开张”属于俗语(俏皮话/歇后语),“打头儿来”带有儿化音,这些都是富有独特北京韵味的词句,属于老北平百姓的语言习惯,是“京味儿”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