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戏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 社戏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3 20:2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
  开展以“设计民俗文化展厅”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分“延安展区”“天水展区”“西安展区”等板块。在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丰富公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民俗文化展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戏
  为了传承经典国粹,弘扬我国优秀的戏剧文化,学校戏剧社开展以“传播中华戏剧,领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练基础
【活动一:欣赏戏剧,感受戏剧风采】
1.学校戏剧社搜集到一段介绍“鲁镇社戏”的文字,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鲁镇社戏》是一部大型沉浸式高科技实景影画剧,它全景展示了鲁镇水乡建筑、社戏台、乌蓬船等江南水乡特有的风貌,深度还原了“大先生”的精神家园。社戏台yì lì在临河的空地上,浸润在皎洁、温柔的月色中。每逢赵庄上演社戏,远近村民都会       地前去观看,迅哥儿在几个少年的cuān duo下也欣然前往。一路上,水汽氤氲,月色蒙胧,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山连绵起伏,其形态随船移而改变……戏中情,戏外人,观众将在剧中遇到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品味他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的鲁镇故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ì lì(   )     cuān duo(   )
皎洁(   )    踊跃(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在语段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活动二:了解戏剧,介绍戏剧行当】
2.学校戏剧社展开关于本校初中生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情况的调查,请你根据下列图表,简要概括其反映的现象。
图一 初中生中对传统戏曲剧种的了解人数比重
图二 初中生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情况
3.学校戏剧社拟普及戏曲五大传统行当的知识,下面是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补全表格内容。
行当 介绍
生行 扮演的是①    (男性/女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②     扮演的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分为青衣(正旦)、花旦、武旦等
净行 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扮演男性角色,分为正净、副净、武净
末行 多扮演中老年男性,后归入生行
丑行 分为两种:③    扮演伶俐或狡黠的角色;武丑扮演精明风趣的豪杰义士
4.鲁迅在《社戏》中提到“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戏曲行当。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指出下表中两名戏曲人物分别属于什么行当。
剧目 人物 图示 行当
京剧《四 郎探母》 佘太君 ①   
京剧 《野猪林》 林冲 ②   
【活动三:品味戏剧,解析趣味脸谱】
5.学校戏剧社拟在宣传手册中加入经典角色的脸谱图示,请你结合人物形象及相关故事情节,从下面知识小科普中为孙悟空选择一个合适的脸谱颜色,并阐明理由。
知识小科普
京剧脸谱颜色的内涵: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练能力
中国戏剧,用高亢的唱腔震撼人心,用翩然的舞蹈陶冶情操,用精湛的表演诠释角色。请你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①那年头,我五岁半。
②此前不久,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我才知道,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我却懵懵懂懂,啥叫“京”,啥叫“戏” 三国时期的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 讲话为啥总拿腔拿调 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 难道他们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 ……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③我心头痒痒的,觉得太玄妙,太神秘。
④我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仙境,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祖父啥时候再看戏呢 我不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
⑤戏票分三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 不清楚。我也不觉得我们家特别穷,左邻右舍,看上去都差不多。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前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哼,磨母亲:“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平日里最疼我的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等洗完衣服,她头也不回地径自走了。我仍不死心。
⑥我只得断念,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
⑦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南门,即后台,也有人把守,我刚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当头棒喝”。
⑧转来转去,我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约一拃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我去剧场南边的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
⑨无奈,我只得在一旁干站。
⑩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他说,两个女的站在台上,穿的衣服好看,头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摇一摆好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
他没文化,而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书,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盐城淮剧团,演的是《西厢记》。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好无奈。
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这回演出的剧团是建湖淮剧团,剧目是《秦香莲》。
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我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中觑探蓝天。
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
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它虽然外形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
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及情感变化。
7.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加点词语有何妙处 )
(2)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简要分析第段独句成段的表达效果)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蕴含了“我”的哪些情感。
9.《社戏》中,那夜的戏让迅哥儿昏昏欲睡,却依然让他念念不忘。本文中儿时的“我”垫泥砖看戏,门的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和人物的侧影,为何也对门缝里看戏记忆犹新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1)屹立 撺掇  jiǎo jié  yǒng yuè
(2)蓬 篷 蒙 朦
(3)示例:成群结队(或“迫不及待”“争先恐后”)
(4)把“遇到”改为“走近”。
2.示例:①该校初中生中了解京剧的人数占比最多;②该校将近一半的初中生对传统戏曲不了解。
3.①男性 ②旦行 ③文丑
4.①老旦 ②武生
5.示例一:选择红色。孙悟空忠心耿耿,在唐僧遇到危险时,总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保护师父唐僧,比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等情节。因此用红色更能体现出他忠诚的人物性格。
示例二:选择金银色。首先,孙悟空出身不凡,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其次,孙悟空一路上披荆斩棘,保护唐僧取得真经,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因此用金银色符合他的身份,也更能彰显他神圣的威严。
练能力
6.示例:①五岁半时的某日午前,想再看一次戏,磨母亲要钱买票未果,“我”仍然不死心 ②中秋节那天下午,“我”又从门缝里看了全场的淮戏《秦香莲》,尽兴而归(或“心花怒放”)
7.(1)示例:“垫”“站”“闭”等均是动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透过门缝看戏的艰难与不易,表达了“我”对看戏的渴望、迫切心情。
(2)示例:第段独句成段,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表现力”),突出了“我”看完戏后愉悦、满足的心理。
8.示例:①由文中所写“我”童年看戏时的那份渴望、艰难、快乐、梦想等,可知此句中蕴含着难忘童真之情;②由文中所写“我”还乡后探望老剧场,想在此看一场淮戏以解乡愁等,可知此句中蕴含着浓浓思乡之情;③由文中所写“我”从小就想在家乡老剧场里看戏,历尽沧桑还乡后才在朋友积极地安排下实现心愿等,可知此句中蕴含着激动满足之情。
9.示例:①看戏的过程不容易,一波三折;②因看戏视角不同,看戏时更专注舞台,印象尤其深刻;③门缝里看戏的体验,更加神秘且符合儿童的新奇探险心理;④门缝里看戏的经历蕴含了“我”对家乡戏的痴迷与喜爱,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