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2024年秋期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题
(满分:50分时间:与道德与法治合堂共用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的
空格内)
1.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时有变化,如1845年输华总值达到249万磅:1854年
则仅为100万磅,始终未达到英国人的预期。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B.洋务运动兴起发展
C.美法占据中国市场
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2.一位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
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和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
的必然崩溃。”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缺乏坚决斗争意志
B.军事策略的严重失误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3.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的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
放真弹子,袭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
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
济远袭击。”这说明()
A.研究者立场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探寻
C.文献记录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真相
4.如图示意图反映出(
上海
增开南京、汉口等
开放沙市、重庆、
玉处为通阉口
十处为通商口岸
苏州、杭州为商埤
1842年
1858年
《南京条约》
1895年
(天神条约》
《马关条约》
A.列强割占的领土面积越来越大
B.列强经济侵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
5.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彩虹同学对比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和戊戌
变法。这两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A.挽救了本国的民族危机
B.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强化了清政府中央集权
6,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
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7.学习历史需要分清楚史实与史论。史实是对历史的客观陈述,不带个人主观判断;史论
则是对史事的评价。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中,属于史实的是()
A.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B.它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D.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8.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但严复认为:“吾固知中国民
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隐蔽)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
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由此可见()
A.袁世凯复辟帝制符合国情
B.严复认为中国不具备民主条件
C.君主立宪得到了广泛支持
D.《天演论》思想被袁世凯接受
9.在2021年年初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谦虚地向陈独秀请教救国救民之路。
陈:“中国的问题积重难返,靠换人、换政府能解决吗?”李:“那照您这么说,中国岂
不是没有出路了?陈:有!但出路不是老路,只有找到一条新路,中国才不会亡。”陈
独秀等人找到的“新路”是()
A.提高中国的生产技术
B.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C.促进中国的教育发展
D.进行思想文化的革新
10.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
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
概括为()
A.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
B.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
C.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D.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11.“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
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撩原”相对
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2.《中国近代通史》称:“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于是紧紧抓
住了抗日的旗帜…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由此可见()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中国共产党处理西安事变是从维护民族利益出发的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实现地方自治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统一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16 题 13 分、17 题 15 分、18 题 7 分,共 35 分)
16. (13 分)
(1)特点:从技术到政治,再到伦理问题层层递进;从个体觉醒到群体觉醒,再到全
面觉醒;从被动惊醒到自觉反省与承担使命;创办报刊是重要的启蒙宣传和觉悟途径 。(2
分)
(2)国民党爱国将领: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
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
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分)学生群体:1935 年,北平学生发起一
二·九运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这场爱
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
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 分)
(3)正确路径:在实现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是一个“吃”掉、“化”掉另一个,也不是
二者合而为一,而是各自都朝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 。(1 分)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党的指导
思想是毛泽东思想。(1 分)在中共七大上被写入党章。(1 分)
(4)内在联系:时代的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为时代的进步提供支撑和标
识;文化的觉醒和发展能推动时代变革,而时代的需求促使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 。(2 分)
17. (15 分)
(1)共同点:都面临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2 分)近代民族意识的内核:救亡
图存,通过变革图强,抵御列强侵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2 分)
(2)原因: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依赖;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阻碍了民族资产阶级完
成革命任务 。(4 分)
(3)示例:1929 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使中国
共产党和红军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1935 年遵义会议,纠正了博
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极其危急的时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
革命事业保存了有生力量,促进了党和红军的发展壮大 。(4 分)
(4)国民革命时期:史实: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如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北伐胜利进军。结论:
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为推翻北洋军阀
统治、统一全国作出重要贡献 。(3 分)
18. (7 分)
题目:《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比较》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西安事变是为逼蒋抗日,中共从全民族
利益出发促成和平解决,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重庆谈判是为争取和平民主,
中共尽最大努力。二者都体现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为和平而努力,虽背景不同,但都对中
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