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
青藏地区
位置与范围
1
位于中国西南部,地理范围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四川省的西部、云南省和甘肃省的一小部分。
位置与范围
1
云南
新疆
西藏
青海
四川
甘肃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自然特征—地形
2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世界屋脊”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
●矿产资源丰富
●“聚宝盆”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
湖泊星罗,沼泽连片
自然特征—气候
2
太 阳 辐 射 强
地势高
空气稀薄
日照充足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自然特征—气候
2
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冬寒夏凉,降水少,昼夜温差大。
高
寒
地区 平均海拔 年最低气温 年最高气温
成都 500m
拉萨 3658m
5℃
-15℃
28℃
15℃
拉萨常年温度较低,降水少,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成都年温差较大,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特征—气候
2
对比分析成都和拉萨的气温资料,并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日光城”拉萨
●拉萨的高海拔、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造成日照时间相对其他地方要长很多,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日光城”。
【合作探究】
结合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去青藏地区旅行你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提供氧气,因为这里空气稀薄,缺氧。
御寒,因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日温差大。
防紫外线,因为这里光照强,太阳辐射强烈,
为避免皮肤受到伤害。
入太平洋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雅鲁藏布江
怒江
恒河
印度河
自然特征—河流
2
入印度洋
中华水塔
青藏地区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当气温升高时,冰雪融化,这些冰雪融水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自然特征—河流
2
【合作探究】
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湖泊
(咸水湖)
藏袍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由于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紧裹藏袍而御寒;而一到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
拓 展 阅 读
高原红
高原红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带的人们,面部所出现的片状或团块状的红色斑块。高原红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造成面部皮肤角质层过薄,毛细血管扩张显露于表层,所表现出红血丝的症状。
拓 展 阅 读
农牧业
3
青藏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在旅途中,在铁路沿线经常能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牦牛毛长皮厚,可以防御寒冷的侵袭;
体型较矮,腿较短,适合在高原奔跑。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牦牛肉干
酥油茶
青稞酒
糌粑[zān ba]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zān ba],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
你可以品尝当地美食......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农牧业
3
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气温低,热量不足,日照较长。
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形成河谷农业。
种植喜温凉,生长期短,一年一熟的作物:小麦、青稞、豌豆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底谷地
【合作探究】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作物品质好,且病虫害少。
农牧业
3
青 藏 高 原
“世界屋脊”
海拔4000米以上
地势高,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牧业
3
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小麦
青稞
油菜
豌豆
农牧业
3
农村和城镇的房子——碉房
牧民的房子——牛毛毡帐篷
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在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厚实。
抵御寒冷,避免烈日照射,适应游牧生活。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云梯溜索独木桥
羊肠小道猴子路
“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曾经进藏难甚于蜀道难。如今,由公路、航空、铁路构筑起来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连接千万藏家。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促进青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高寒、冻土、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青藏铁路修建的难题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可以反映当地自然与人文习俗。读我国某地区牧民美好生活的剪纸作品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剪纸作品所示的民族是( )
A.回族 B.彝族 C.蒙古族 D.藏族
2.图中所示的民族服饰宽大,常喜欢只穿一边衣袖,另一边手臂露在外边,这种穿着反映出当地( )
A.终年寒冷 B.终年高温 C.昼夜温差大 D.四季如春
塔拉滩地区海拔高,日照充足,但降水稀少。2012年,这里兴建了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光伏板不仅收集阳光产生电能,还减弱了风速,减少了板下水分蒸发,定期清洗光伏板时下渗的水使得塔拉滩上长上了草,但到了冬季,大量干草存在火灾隐患,所以周边牧民在光伏发电站园区内养起了“光伏羊”。读塔拉滩在中国的位置及“光伏羊”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从材料中可知,该地的农业类型主要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养渔业 D.电力工业
4.塔拉滩光伏发电基地能大量养羊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地兴建前就已经大量养羊 B.光伏业经济收入低,养羊增加收入
C.光伏业发展有利于牧草生长 D.这里降水丰富,适合大面积养羊
5.塔拉滩光伏发电基地大量养羊对发展光伏业带来的有利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养羊经济收益高,能增加基地收入 B.养羊有助于消除光伏基地火灾隐患
C.通过驯养的羊群能帮助清洗光伏板 D.光伏发电业让当地的农民失去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