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不成比例的是( )
A.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B.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
C.圆的面积和半径
D.某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2.当y=7x(x、y均不为0)时,x和y成( )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选项
3.甲数相当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
A.5:7 B.7:5 C.5:12
4.淘气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淘气的年龄/岁 6 7 8 9
爸爸的年龄/岁 32 33 34 35
A.淘气和爸爸的年龄都在增加
B.淘气和爸爸的年龄差不变
C.淘气的年龄和爸爸的年龄成正比例关系
5.3x=4y,x和y(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6.=( ):10=( )%=24÷( )=( )(小数).
7.如果4a=3b,那么a:b= ( ): ( ).
8.a:5=b:6,如果a=10,那么b=( );如果b=,那么a=( ).
9.比例a:b=c:d写成分数形式是( );如果5a=6b(a、b均不为0),那么a:b=( ):( ).
10.路程一定,( )和( )是两个变量.
11.a÷b=c(a,b,c均不为0),当c一定时,a和b成( );当a一定时,b和c成( );当b一定时,a和c成( )。21cnjy.com
12.自行车前齿轮有48齿,后齿轮有16齿。当前齿轮转5圈时,后齿轮转( )圈。
13.一个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例,弹簧总长度与所挂物体重量的关系如图,弹簧自身的长度是( )厘米。www-2-1-cnjy-com
14.判断下面的两个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分别成什么比例,写在括号里。
打疫苗时,每小时打疫苗的人数一定,打疫苗的总人数与所用时间( )。
三、判断题
15.在5÷a=b式子中,a和b这两种量是反比例关系. ( )
16.报刊的单价一定,报刊的份数和总价成正比例。 ( )
17.人的长相和人的体重是相关联的量。( )
18.做10道计算题,做对的题数和做错的题数成反比例。( )
19.人的身高和跳的高度成正比例。 ( )
四、计算题
20.a与b成反比例关系。
(1)a=2 b= a=4 b=16
(2)a=4 b=8 a=8 b=
(3)a= b=20 a=15 b=5
五、作图题
21.根据这张铺地面积和用砖数的表在方格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铺地面积 1 2 3 4 ……
用砖块数 25 50 75 100 ……
六、解答题
22.一个容器内已注满水,有大、中、小三个球。第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取出中球,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现在知道每次从容器中溢出水量的情况是,第一次是第二次的,第三次是第一次的2.5倍,求三个球的体积之比。21*cnjy*com
23.水是生命之源。向阳小学对同学们进行了节约用水教育。苗苗测试了一个打开的水龙头的流水量,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来源:21cnj*y.co*m】
时间/秒 0 10 20 30 40
出水量/L 0 2 4 6 8
(1)表中的时间和出水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2)先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描点,再顺次连接各点。
(3)看图估计,这个水龙头45秒的出水量是多少?
24.长颈鹿奔跑路程和时间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路程(千米) 4 8 12 16 20 -----
时间(分) 5 10 15 20 25 -----
速度(千米/秒)
(1)计算相应的速度填入表格;并判断长颈鹿奔跑路程和时间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画出长颈鹿奔跑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正比例图象.
25.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路程为45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2:3,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用a,h分别表示面积为9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请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
1 2 3 4 6 8 12 24 48
96
(1)h随着a的增加是怎样变化的?
(2)h与a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3)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15厘米时,高是多少厘米?
27.下面的图象反映的是美美和静静的睡眠情况。
(1)美美的睡眠时间和天数是否成正比例?静静的呢?为什么?
(2)美美和静静7天分别能睡多少时?
28.工地要运72吨水泥,如果每天运的吨数分别是72、36、24、18……各需要多少天?把下表填写完整.2·1·c·n·j·y
每天运的数量/吨 72 36 24 18 12 9
时间/天 1 2 3
(1)题中那两个量是相依变化的?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什么?
(3)这个乘积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与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之间的关系吗?
(4)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北师大版)》参考答案【出处:21教育名师】
1.C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都是变量,如果有一个或两个量不是变量,就不成比例;如果都是变量,且对应的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据此逐项分析后再进行选择.2-1-c-n-j-y
解:A、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是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B、车轮的周长×转数=一段距离(一定),是对应的积一定,所以车轮的周长和转数成反比例;
C、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半径(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
D、步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是对应的乘积一定,所以步行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www.21-cn-jy.com
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对应的其它量一定,再做出判断.
2.A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x和y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因为y=7x,
所以x:y=(一定),
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正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3.A
【详解】试题分析:甲数相当于乙数的,在这里把甲数看作是5,则乙数就是7,甲乙两数的比就是5:7.
解:甲数相当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5:7;
点评:甲数相当于乙数的,就是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甲看作是5,乙是7,即可写出甲乙两数的比.【版权所有:21教育】
4.C
【分析】淘气和爸爸的年龄每年都增加1岁,但年龄差不变;如果相对应的两个量x和y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个量的关系成正比例关系,二人年龄的比值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出结果,明显不是固定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淘气和爸爸的年龄都在增加,说法正确。
B.32-6=33-7=34-8=35-9=26(岁)
二人的年龄差为26岁,说法正确。
C.6∶32==
7∶33=
8∶34==
9∶35=
比值不相等,所以淘气和爸爸的年龄不成正比例,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A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出x和y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21*cnjy*com
【详解】因为3x=4y,所以x÷y=,x和y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正反比例的辨别,掌握正反比例的定义就能解决问题。
6.20,6,60,40,0.6.
【详解】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4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6:1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24÷40;=3÷5=0.6;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6:10=60%=24÷40=0.6;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7. 3 4
【详解】略
8. 12
【详解】略
9. = 6 5
【详解】略
10. 速度 时间
【详解】略
11. 正比例 反比例 正比例
【分析】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随着另外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两个量的商是一个定值,则说明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说明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详解】
a÷b=c,当c一定时,就是商一定,则a和b成正比例;
a÷b=c,即bc=a, 当a一定时,就是乘积一定,则b和c成反比例;
a÷b=c,即a÷c=b, 当b一定时,就是一定,则a和c成反比例;
12.15
【分析】
根据自行车中前齿轮齿数×前齿轮的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的转数,设后齿轮转x圈,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详解】设后齿轮转x圈。
16x=48×5
16x=240
x=240÷16
x=15
则后齿轮转15圈。
13.12
【分析】横轴表示所挂物体的重量,纵轴表示弹簧长度,所挂物体的重量为0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弹簧自身的长度。
【详解】由图可知,不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12厘米,所以弹簧自身的长度就是12厘米。
14.成正比例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它们的比值或商一定,则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打疫苗的总人数÷所用的时间=每小时打疫苗的人数(一定),因此打疫苗的总人数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例。
【点睛】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其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15.√
【详解】因为5÷a=b,所以ab=5(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a和b这两种量是反比例关系。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6.√
【详解】总价÷份数=单价(一定),总价和份数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睛】根据数量关系判断总价和份数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7.×
【分析】一种量变化,必然会引起另一种量变化,这两种量就是相关联的量,据此判断。
【详解】人的长相与人的体重没有关系,所以人的长相和人的体重不是相关联的量。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关联的量,是学习正反比例的基础。
18.×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则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做10道计算题,做对的题数+做错的题数=10,和一定,则做对的题数和做错的题数不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反比例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9.×
【详解】略
20.(1)32;(2)4;(3)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a×b的积:4×16=64,当a=2,b的值为:64÷2=32,即b=32;
(2)a×b的积:4×8=32,当a=8,b的值为:32÷8=4,即b=4;
(3)a×b的积:15×5=75,当b=20,b的值为:75÷20=,即b=;
21.
【详解】在描出对应点的时候,需要先确定好纵向和横向所代表数据,然后确定每个格子代表多少,最后描点连线。
22.三个球的体积之比是2∶8∶11
【分析】假设小球溢出的水量为1个单位,第二次把中球沉入水中是第一次的3倍,说明中球的体积是1+3=4个单位。 第三次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是一次的2.5倍,小球与大球的体积和是4+2.5=6.5个单位,大球的体积是6.5-1=5.5个单位,从而可以求出三个球的体积比。
【详解】假设小球溢出的水量为1个单位,第二次把中球沉入水中是第一次的3倍,
说明中球的体积是1+3=4个单位。 第三次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是一次的2.5倍,
小球与大球的体积和是4+2.5=6.5个单位,
大球的体积是6.5-1=5.5个单位,
三个球的体积之比是∶1∶4∶5.5=2∶8∶11。
答∶三个球的体积之比是∶2∶8∶11。
【点睛】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排出的水的体积就等于放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
23.(1)成正比例;理由见详解;
(2)见详解
(3)9L
【分析】(1)根据表格判断出,出水量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表中的时间和出水量成正比例;
(2)根据表格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连线即可;
(3)根据图象可知,当时间为45秒时,出水量超过8L,但没有达到10L,所以估计出水量为9L。
【详解】(1)表中的出水量和时间成正比例。
理由:(一定),也就是出水量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出水量和时间成正比例。
(2)如图:
(3)看图估计,这个水龙头45秒的出水量是9L。
24.
路程(千米) 4 8 12 16 20 -----
时间(分) 5 10 15 20 25 -----
速度(千米/秒)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速度.
(2)因为=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1)5分=300秒,10=600秒,15分=900秒,20分=1200秒,25分=1500秒,
4÷300=(千米/秒),
8÷600=(千米/秒),
12÷900=(千米/秒),
16÷1200=(千米/秒),
20÷1500=(千米/秒),
(2)因为=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路程÷时间=速度,长颈鹿奔跑的速度,注意时间单位的换算,再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所对应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所对应的积一定则成反比列.由此解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5.甲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
【分析】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按照比例分配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2+3=5,
450÷3×,
=150×,
=60(千米/时),
450÷3×,
=150×,
=90(千米/时),
答:甲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
26.
1 2 3 4 6 8 12 24 48
96 48 32 24 16 12 8 4 2
(1)h随着a的增加而减少;
(2)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成反比例;
(3)6.4厘米
【分析】(1)用面积÷底即可求出对应的高,,由此解答;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面积一定也是就是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3)设高为x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填表如下:
1 2 3 4 6 8 12 24 48
96 48 32 24 16 12 8 4 2
(1)h随着a的增加而减少。
(2)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成反比例。
(3)设高为厘米,
答:高是6.4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关系的实际应用。
27.(1)见详解;
(2)70小时,56小时。
【分析】(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随着另外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且两个量的商是一个定值,则说明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美美的睡眠时间是随着天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将图形中美美的睡眠时间和天数相除。20÷2=10、40÷4=10、60÷6=10、80÷8=10,发现睡眠时间和天数的商是一定的。则美美的睡眠时间和天数成正比例。同理,静静的睡眠时间和天数相除。16÷2=8、32÷4=8、48÷6=8、64÷8=8、80÷10=8。则静静的睡眠时间和天数成正比例。21·cn·jy·com
(2)通过(1)问中可以得出美美睡眠时间和天数的比值是10,则7天的睡眠时间=10×天数。静静睡眠时间和天数的比值是8,则7天的睡眠时间=8×天数。
【详解】(1)美美的睡眠时间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睡眠时间÷天数=10(一定);
静静的睡眠时间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睡眠时间÷天数=8(一定)。
(2)美美:20÷2=10(小时) 10×7=70(小时)
静静:16÷2=8(小时) 8×7=56(小时)
答:美美睡70小时,静静睡56小时。
28.答:
每天运的数量/吨 72 36 24 18 12 9
时间/天 1 2 3 4 6 8
(1)每天运的数量和时间是相依变化的量.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都是72.
(3)这个乘积表示的是要运水泥的总吨数.
运水泥的总吨数、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要运水泥的总吨数.
(4)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之间是两个相关联的量,需要的天数随着每天运的吨数变化而变化,它们有如下关系:21教育网
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要运水泥的总吨数(一定),
即积一定,所以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
【详解】当y×x=k(一定)时,说明x和y成反比.这里的k是指要运水泥的总吨数,是一个定量,为72吨.21·世纪*教育网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