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高级名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物理开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名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物理开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4 12: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名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
物理开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对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身高约为160dm B.他的质量约为50g
C.他的正常体温为37.8℃ D.他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2.如图所示,在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汪顺以1分55秒的成绩成功夺冠!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汪顺向后划水的力大于水对他的作用力
B.汪顺与水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C.使汪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力改变了汪顺的运动状态
3.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从外部看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侧面有小水珠产生。在白霜和小水珠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升华 汽化 B.熔化 凝华 C.凝固 液化 D.凝华 液化
4.《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  )
A.“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到“霜叶红”是由于霜叶反射红光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们看到的“明月”是光源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5.如图所示是小华家悬挂的风铃,一触碰就会发出声音。为此,他对风铃的发声进行研究。他取下四根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风铃金属管,并由长到短依次悬挂起来。用锤子分别敲击四根金属管,它们发出的声音(  )
A.均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响度一定相同
C.音色一定不同 D.音调最低的是最长的金属管
6.运用坐标图像研究物理问题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图中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7.五一假期,小安跟爸爸去陈炉古镇体验了一把制作陶瓷器,制陶的主要过程分为捏胚、上釉、烧制、打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捏胚过程中,力改变了陶泥的形状
B.打磨过程中,陶胚的质量和密度均减小
C.在窑炉烧制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陶器的内能
D.成型的陶器放在水平桌面上,陶器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蜡烛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若将蜡烛从光具座35.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D.蜡烛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9.如下图展示了几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都涉及到一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羊皮筏能够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
B.图乙,“土火箭”点火后在大气压作用下升空
C.图丙,护城河上的吊桥是利用定滑轮来改变绳子拉力的方向
D.图丁,玉刻刀的刀口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10.中国航母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安全的保障。下列有关中国航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起航的战斗机为参照物,航母处于静止状态
B.飞行时使战斗机前进的动力是喷气对空气的冲击力
C.战斗机静止时甲板对战斗机的支持力与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战斗机静止时战斗机受到的重力与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1.下列与体积、质量、密度相关的说法,你认同的是(  )
A.一袋干玉米粒膨化为爆米花后质量变大
B.冬天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为减轻质量,航天器的制作材料应选用密度小的
D.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某零件,从地球运往月球,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12.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关于踢球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3.课堂上,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有时黑板因“反光”而使某个角度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以上这些现象都和光有关,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
14.在以下物理实验情境中
(1) 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
(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放左盘前要对天平的操作是   使天平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被测物体质量为   kg;
(3)如图丙所示,绳子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物体重为   N, 使弹簧伸长的力是   ;
(4) 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内的速度表如图3所示, 则此时的车速是   km/h;
(5)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了冰熔化成水的实验。并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判断乙、丙两图中   (选填乙或丙) 更合理。
15.我国有些地方修建了“音乐公路”。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悦耳的乐曲。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凹槽密集,汽车行驶时很快,凹槽振动就会发出声音。若音乐公路规定行驶速度是54km/h,音符“sol”的频率为500Hz,则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   m。若凹槽之间距离变大,则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填“高”或“低”)。
16.如图所示,将弹性绳挂在耳朵上能戴稳口罩,但时间久了耳朵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用手轻捏口罩里的鼻梁条,可以使口罩贴合面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鼻梁条发生的形变属于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17. 力是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铅垂线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宇航员将一个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该物体受到的重力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18.如图所示,锐颖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为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   kg/m3,此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9.攀岩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如图甲是一名攀岩运动员拉着绳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图乙是这一时刻的简化图,请你以重心O为作用点,在图乙中画出峭壁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
20.按要求作图。
(1)在竖直挡板的作用下,斜面上的小球保持静止状态。请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和挡板对小球的压力F的示意图;
(2)如图是安保人员用车底检查镜(可视为一个平面镜)对车辆进行检查的示意图。设A点为安保员的眼睛,请画出安保员通过检查镜看到车底盘B处的光路图;
(3)如图是电工师傅用试电笔接触b线时的场景,请你帮他将照明灯和控制开关连入电路。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用图1所示的实心陶瓷材质冰墩墩模型来估测香醋的密度。
(1)在测量冰墩墩的质量时,多次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质量为5g的砝码后,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右侧附近,但拿走5g的砝码后,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侧附近。此时她应   (加入/拿走)5g的砝码,并移动   使横梁恢复平衡;
(2)用天平测量冰墩墩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其质量为   g,体积为   cm3;(陶瓷材料的密度为2.7×103kg/m3)
(3)如图3所示,在甲、乙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适量香醋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乙和香醋的总质量m1=134.4g;
(4)如图丙所示,将冰墩墩用细线系住后放入烧杯甲中,在烧杯壁上标记液面的位置;
(5)将冰墩墩取出,将乙烧杯中的香醋倒入甲烧杯直至标记处,测出烧杯乙及剩余香醋的总质量m2=102.6g;
(6)根据以上实验数据,求得香醋的密度,ρ=   g/cm3。与真实值相比,用本方案所测出的香醋密度   (偏大/偏小/相同)。
2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金属块在步骤中受到的浮力为   N;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2)步骤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通过步骤和可以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步骤   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密度为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3.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
(2)弹簧在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   cm。
(3)用该弹簧可做成测力计;测力计的原理是   。
24.农历8月15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祈盼家人团圆的思亲之节,也是欢庆丰收之节,人们往往会在这天赏圆月、吃月饼。小明最爱吃豆沙馅月饼,他对这种月饼的食材构成引起了探索兴趣:他测得豆沙馅月饼的底面积为50cm2,厚3cm,月饼总质量为100g,其中月饼外层的面料32g,已知外层面料的密度为0.68g/cm3,试计算:
(1)该月饼外层面料的体积是多少?
(2)其中的豆沙馅的密度是多少?
(3)若将其中的豆沙换成密度为0.8g/cm3的五仁馅,其余材料不变,则五仁馅月饼的总质量会是多少?
25.某学校的物理活动小组利用电流表或电压表制作了一个简易电子秤。图甲是小红设计的电子秤原理图,其中E为新的干电池(2节);A是电流表(电子秤示数表盘);R0是定值电阻(5Ω);R是一根长为6cm阻值为15Ω的均匀电阻丝。c是一根弹簧,其所受压力F与压缩量△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塑料盘的重力不计,g取10N/kg,制作时,调整弹簧的长度,使之不称重时滑片P刚好在电阻丝的a端。
(1)该电子秤的最大称量是多少千克?
(2)该电子秤正常使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范围?
(3)当电流表的指针指在0.3A处时,所称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D
2.A
3.D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易拉罐底部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易拉罐侧面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4.A
A.“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到“霜叶红”是由于霜叶反射红光,故A正确;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们看到的“明月”不能自己发光,它反射太阳光,故B错误;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A.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B.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C.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D.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判断。
5.D
6.B
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为s-t图像,甲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像为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丙、丁为v-t图像,丙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丁图像为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图像是甲和丁,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在速度和时间图像中,相同时间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7.A
8.C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0cm-30.0cm=10.0cm,A错误;
B、由图可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B错误;
C、烛焰从光具座35.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根据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可知,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C正确;
D、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会聚烛焰发出的光线,成烛焰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D错误。
故答案为:C。
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凸透镜成实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像点,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凸透镜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线数量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9.C
10.C
A.以起航的战斗机为参照物,航母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航母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向后喷射,对空气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对战斗机有反作用力,使得战斗机前进,故B错误;
C.战斗机静止时甲板对战斗机的支持力与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战斗机静止时,战斗机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二力方向相同,并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观察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2、判断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对平衡力 方法和步骤 一、相同点:等大、反向、共线 ; 二、不同点:受力物体个数不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11.B,C,D
12.B,C,D
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
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B正确;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正确;
D.守门员对球的力使球停下来,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BC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红、绿、蓝;镜面反射;色散;
14.-4℃;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0.158;3.4;绳子对弹簧的拉力;105;乙
15.0.03;低
16.相互;形状;塑性
17.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地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变小
力是物体和物体间的作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即重力,则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铅垂线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宇航员将一个苹果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质量不变,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则月球上的苹果重力将变小。
本题考查了重力方向以及应用,重锤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18.33;1.1×103;大
在图甲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50g+10g+2g=62g,
则盐水的质量:m=m'-m杯=62g-29g=33g,
根据乙图,盐水的体积为30cm3,计算盐水的密度
向量筒中倒入盐水时,烧杯中有残留,测量的体积偏小,计算的密度偏大。
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根据,计算密度;测量的体积偏小时,计算的密度偏大。
19.
根据题意可知,运动员受到沿绳子向上的拉力,还受到峭壁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垂直于峭壁向上,这两个个力作用在O点上,如下图所示: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0.(1)
(2)
(3)
(1)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球心,方向竖直向下;挡板对小球的压力作用点也定在球心,方向与挡板垂直向左,如图所示:
(2)用车底检查镜对车辆进行检查,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从点B向检查镜做垂线并延长至B',使B'和B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接B'和A,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3)家庭电路的连线作图解题方法主要包括掌握火线、零线的接法,注意串并联在家庭电路作图中的应用,以及小灯泡零线与火线的接法。
验电笔测试b线时氖管发光,说明b线是火线,a是零线。开关控制照明灯,与照明灯串联,开关接火线,另一端接照明灯的顶点,照明灯的螺旋金属接在零线上,如图所示:
(1)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沿重力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挡板对小球的压力的作用点在小球与挡板的接触点处,方向垂直于挡板向左,据此画出压力示意图。
(2) 要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并且要知道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3) 根据试电笔的使用情况判定火线和零线;螺丝口灯泡的接法:火线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1)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球心,方向竖直向下;挡板对小球的压力作用点也定在球心,方向与挡板垂直向左,如图所示:
(2)用车底检查镜对车辆进行检查,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从点B向检查镜做垂线并延长至B',使B'和B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接B'和A,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3)验电笔测试b线时氖管发光,说明b线是火线,a是零线。开关控制照明灯,与照明灯串联,开关接火线,另一端接照明灯的顶点,照明灯的螺旋金属接在零线上,如图所示:
21.拿走;游码;81;30;1.06;偏大
22.0.5;1;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D和E;;
23.(1)2
(2)4
(3)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当弹簧不受拉力时,弹簧处在原长,为2 cm。
(2)当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为6cm,所以弹簧受4N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4 cm。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1)观察图像,当拉力为0时,弹簧不发生形变,处在原长。(2)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图像是倾斜直线,即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4.(1)47cm3;(2)0.66g/cm3;(3)114.4g
25.(1)3kg;(2)0.15A~0.6A;(3)10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