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表现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音乐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面对危险和困难不要胆怯,只要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地去斗争,一定能获得胜利。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根据音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学生还能在音乐欣赏中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3重点难点
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
师:人们把音乐通常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从体裁和形式上又分为:独奏、重奏、合奏、管弦乐曲和交响曲等。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支交响乐作品,交响童话是一种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有趣的童话故事的音乐方式。在这首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西洋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下面,请同学们在每一种分类里各举出几种乐器的名字。
生: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师:在这些乐器中,每种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主题代表着不同的人物,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乐曲。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普罗科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独唱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作品。
乐曲《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的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用乐器来表现的。乐曲讲述了一天清晨,少年彼得正与他的好朋友鸟儿在家附近玩耍。这时在池塘嬉游的小鸭与小鸟发生了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了。爷爷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要吃掉躲在树后的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了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这时,爷爷和猎人及时赶来,把狼抓了并送了去动物园。
乐曲中的通俗易懂的解说词和音乐都是由他自己构思的,这首乐曲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人物。
活动2【讲授】音乐介绍赏析(感受各种乐器代表的人物及动物的形象。)
1、彼得和老爷爷(出示彼得和老爷爷的两段主题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判断一下在两段旋律中,哪一段旋律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欣赏彼得的主题和老爷爷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判断。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旋律、速度、节奏、音色和人物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学要求:通过视唱,加深了学生对彼得的音乐主题的记忆,使学生对彼得的性格有初步的了解。
2、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如:小鸟、鸭子、猫和狼,他们分别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下面,老师分别播放四段旋律,请同学们判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1)欣赏第一段旋律的主题。(出示小鸟的主题音乐)
师: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高音区演奏的快速华彩的音乐表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鸟。
(2)欣赏第二段旋律的主题。(出示鸭子的主题音乐)
师:双簧管的扁哨可发出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3)欣赏第三段旋律的主题。(出示猫的主题音乐)
师:单簧管低音区演奏的跳音奏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神态。
(4)欣赏第四段旋律的主题。(出示狼的主题音乐)
师:三支圆号奏出的浓重和声效果,构成了可怕的狼嚎声,形象地描绘了狼的出现和行动。
4、分段欣赏分析
师:交响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是怎样表演的?是怎样用乐器表现的?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
片段一:彼得出场音频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体会一下彼得此时的心情。
片段二:小鸟出场音频
师:彼得走着走着,他先后遇到了三个朋友。他第一个遇到的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片段三:鸭子出场音频
师: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好像鸭子和小鸟正在吵架,它们吵得面红耳赤。
片段四:猫出场音频
师:猫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
片段五:老爷爷出场音频
师:正在这时,谁出现了?
片段六:狼出场音频
师:你们听听,谁出现了?
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音频
师:猫见到狼有什么反应?怎么听出来的?
师:鸭子在慌乱中竟跳出池塘最终被狼一口吞了下去,在这里音乐出现了强音,好像是鸭子的惨叫。
片段八:智斗
师:彼得在屋里看到了外面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
在这个片段中,你听到了什么乐器?音乐主题是谁?音乐描述了什么?
片段九:放绳音频
师:接下来,彼得要做什么呢?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片段十:捉狼音频
师: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了狼的尾巴上,然后他用力一拽。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音频
师:正在这时,猎人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学要求: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要素,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5、完整欣赏交响童话
师:这首乐曲为自由发展的曲式,呈示部有多个主题,彼得的主题占突出位置,是全曲的主导旋律。展开部从狼的出现开始,加入了两个新的插部和主题──描写狼出现的部分和猎人的音乐。再现部从描写胜利队伍中由圆号奏出的彼得音乐主题开始,完整欣赏《彼得与狼》。
活动3【练习】填空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角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对这些角色自己有怎样的印象?分析它们在性格上的特点?最后用动作表现出来。
分小组汇报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教学要求:通过完整欣赏,使学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活动4【活动】表演:
在这么多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能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多生表演)
活动5【作业】小结、任务:
这首交响童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还想不想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下节课再次细细的品味。请同学们上网查找、观看《彼得与狼》相关影音。并把这首交响童话边说边表演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