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森林的歌声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20: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的歌声
1教学目标
1.感受富有东方情调的自然小调式音乐。让学生在学唱旋律、感受音乐音色变化的基础掌握音乐的结构,融知识技能与学习过程与方法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2.通过聆听《森林的歌声》,使学生能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声等体验乐曲中各种声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了解笛子、小提琴、吉它等乐器在表现音乐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音乐,对学习音乐有较浓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乐曲中各种声响,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自然音响(听辨各种小动物、鸟鸣声),器乐与动物的音乐交相辉映、株连壁合,相得益彰,真正品味到大自然与森林里的各种动物们和谐共处的情景。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初听全曲,引入情境
师:日常生活中你们通过那些动物叫声?生:、、、、、
师:“看来大家都善于聆听周围的声音,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如此丰富多彩,如此生机勃勃。”
1.引入:“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将一起走进一个美妙的地方。请大家闭上眼睛,用耳朵仔细聆听,用心灵去感觉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是孩子们的歌声?还是什么歌声?
2聆听全曲, 学生讲解自己的感受。与教师同学交流。
3认识小动物。
师:大森林里树木茂盛,空气清新,那里快乐的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许多不知名儿的昆虫、美丽的树蛙、小鸟、山羌、秧鸡、飞鼠等,你们能试着模仿它们不同的叫声、动作吗?
3.教师小结:夜幕降临,整个森林都热闹起来,小动物们跳啊、闹啊,树儿在点头,花儿在跳舞,风儿在弹琴,鸟儿在歌唱,不知名的昆虫与青蛙扯大了嗓门,疯狂的各唱各的歌。瞬间,所有属于夜的声音都来了.....你们猜他们在干什么?
生:我猜呀,他们在开音乐会、派对、狂欢节、、、、、好,那现在我们就走进这片神秘美妙的森林,走进它们美妙的音乐世界好吗?好!等等,我差点忘了,有三位“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么热闹的音乐盛会,你们看,它们来了4、出示实物,简介三种乐器,模仿乐器演奏姿势。
笛子:我国最早出现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明朗而不浮华,甜美而不消沉。
小提琴:有“乐器之后’美称,它的音域广泛,能奏出悠扬如诗歌般的曲调。
吉它:吉它有“小型乐队”之称,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弹拨乐器。
师:在柔美的月色下,我们一起出发了,听音乐会已开场了,
活动2【讲授】二.           聆听第一段音乐
1、细听第一段音乐:
师:森林音乐会不光有小动物们动听的歌声,还有来自各种乐器朋友的歌声。你们听,首先是那位朋友为大家献歌?。首先会是哪位乐器朋友为大家献歌呢?你听出来了吗?
生:笛子
师:对,是笛子。我们一起学笛子的歌声来唱一唱吧。
A、师放慢速度弹琴,生轻声跟唱。(用“TU”唱)
B、师:你也可以学着笛子表演时的样子来唱啊。
稍微加快速度,生边唱边做动作(吐音、长音)
C、师:我们跟笛子合作一下,跟他一起来唱
师生一起跟着音乐,边哼唱主题音乐一,边做笛子演奏的肢体动作。
2.分析第一段音乐主题的旋律特点。
通过听主题1、哼唱旋律1、画旋律线等讨论并品味这个旋律以“3”为轴心,起落回旋,轻松活泼,但不失平衡安详。用笛子演奏出来的歌声听起来非常轻松有活力。小提琴的演奏给人感觉轻柔、飘逸。
3、体验自然音响(听辨各种小动物、鸟鸣声),是怎样与器乐的音乐交相辉映、交织在一起的。可以用喜欢的小记号,在乐谱中间画一画。
4、再次欣赏第一段音乐,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其中的叫声、笛子演奏等进行积极的参与表演。
教学方法:通过听主题1、哼唱旋律1、画旋律线,体验自然音响、模仿其中的叫声、演奏,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
二.细听第二段音乐
1.引入:第二段音乐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很好!接下来该轮到谁上场了呢?一起来听一听。如果你知道是谁了,请用动作表示他的样子,行吗?
师:是谁啊?
生:小提琴、吉他
师:原来是小提琴和吉他在二重唱呢,那我们也来学一学他们的歌声吧!(课件:谱例)
师:首先我们来学小提琴的歌声。(用LV唱)
A、师慢弹,生轻声哼唱
B、学样子,加快速度,边唱边做
C、跟音乐
师:我们跟着小提琴一起来唱吧
师:接下来,来学吉他的歌声。
(师带着学生边做动作边念节奏,提示轻声念,然后跟音乐)
师:小提琴和吉他来合作一下吧。(边说边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复听
师:多美的歌声啊,那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在为小提琴和吉他伴唱呢?仔细听!生回答
师:对,有青蛙的歌声,蟋蟀的歌声,还有一种类似狗叫的声音,不知大家有没有听出来,看我的提示,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吧!
师:这个声音,其实是来自台湾的小动物山羌的歌声。山羌长得有点像鹿,体型比较小,可他的叫声却跟狗有几分相似。(PPT图片)
(小动物们跳起来欢快的舞蹈,音乐的音色发生变化)。
教师哼唱,为了区别音乐的色彩的变化,教师用“LV”范唱。
2.让学生随着出示的旋律用“LV”哼唱,把音乐的色彩感觉表现出来。
3.教师小结:音乐真美,老师也禁不住想和森林的小动物们一起跳舞,你们听,他们是怎么跳的呀?
4.细听第二段音乐。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5.随着音乐一起舞蹈。
教学方法:第二段音乐中,着重在于让学生感受三种乐器演奏的第二段音乐音色的变化。
三.欣赏第三段音乐
1.师:森林里的歌声真的太美了,你们听,整个森林都欢呼起来了,播放第三段音乐。
2.让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这回三位乐器朋友一起上了。那与前两首相比,除了演员阵容庞大了,在音乐旋律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小结:对啊,声音高了,节奏也拉宽了,这音乐会已经推向了高潮,非常热闹了。
师:那我们也把这第三首歌来学一学吧!(填上歌词演唱)可以让学生尝试填歌词)
最后一段填歌词:例如
3 ∣ 6 — ∣5 3 5 ∣6 —∣5 3 2 ∣ 1 6 1 2 ∣ 3 3 2 ∣ 3— |
来 吧, 大 森 林 热 情地 召 唤 你 我 他,
来 吧, 歌 唱 吧! 唱 出 美 丽的 好 心 情!
来 吧, 同 学 们! 我 们 热 爱 大 森 林!
教学方法:第三段音乐中,着重在于让学生在熟练哼唱的基础上,创编歌词,投入在情景中歌唱。
四、完整欣赏,分析结构。
1、把三段乐曲的旋律唱一唱后,然后聆听全曲,说出各段旋律出现的顺序。
师:刚才小演员们都在彩排,正式的森林音乐会现在才开始呢!我们一起来好好欣赏一下吧!请你写一下节目单。
要求:打开音乐课本34页,用铅笔完成课后练习题1,每当这些音乐主题出现,请记下它们的序号。分层作业: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把每一次音乐主题的演奏乐器也写出来,其中动物的叫声可以用自己的记号表示出来。
师:森林音乐会现在开始!(课件:全曲完整播放)
教学方法:学生在课本上记录,请2名学生在黑板上粘彩旗。
2、集体讨论:音乐主题演奏的顺序
1 2 1 2 3 1(重复一次)
1 2 1 2 3 1
活动3【练习】拓展教学:
1、师:多美的音乐,多动人的歌声!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世界如果不能听到清脆的鸟叫、动物们的叫声,森林里失去了这美妙的歌声会怎样?如果整个地球都失去了这美妙的音乐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用三言两语抒发一下自己对这首《森林的歌声》的感想! 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