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4 09: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农民经济虽从1861年改革后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它的发展却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工役制、农村公社和土地重分制等农奴制残余的限制,阻碍了农民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表明
A.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主体
B.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C.农奴制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D.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意义不大
2.19世纪中叶,亚历山大大帝在普鲁士王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获得同样评价的还有征服希腊各国的腓力二世以及罗马人凯撒。这一历史现象(  )
A.反映了渴望统一的社会思潮
B.表明德国已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C.彰显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D.折射近代多元文化在德国的交融
3.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向南方社会精英寄出《奴隶之友》等刊物,南方蓄奴州要求立法禁止这些刊物进入南方,但该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同时引发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废奴团体从200个增加到527个。这表明美国(  )
A.南北矛盾更加尖锐 B.政党政治得到发展
C.废奴时机已经成熟 D.黑人民权运动兴起
4.1860年,日本学者横井小楠在其著作中写到,美国将总统之位传于贤德之人,引入“地球上一切可称善美”的先进事物;英国的国家大事完全遵从民意,故尽管英国在鸦片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民众也不会有丝毫不满。横井小楠的看法(  )
A.为明治维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B.否定了幕府统治的合法性
C.反映了全盘西化的价值取向 D.表现出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5.1742年,沃波尔的下台开创了英国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先例。1746年,首相佩勒姆与内阁成员集体辞职的事件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主要表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 B.议会主权原则影响深远
C.内阁运行机制趋于成型 D.君主立宪制仍有待完善
6.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指出:“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的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财政层面上,甚至不在于国民经济的层面上,而是在于政治层面上。铁路网作为唤起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的手段,对于我们德国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他意在强调发展铁路(  )
A.能够引领德国的科学技术进步 B.可以提高德国经济竞争力
C.有利于促进德国民主政治发展 D.有助于推动德国统一进程
7.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689年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议会制定 议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体现了王权至上的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8.186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莫里尔赠地学院法”,规定联邦政府根据在1860年选出的每州国会议员人数,按每名国会议员3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赠与相应面积的土地。各州利用拍卖土地筹集资金,至少创办并维持一所设有农业和机械工艺课程的学院。这一举措旨在(  )
A.推动美国西部的领土扩张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遏制南部奴隶制度的扩展 D.通过教育改进农业生产
9.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后,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声明各州通过宪法契约建立了联邦政府,只授予其有限的权力,剩余的绝大部分权力由州及其人民保留。当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未授予的权力时,各州有权宣布联邦法令违宪。该决议(  )
A.扩大了州政府的权力 B.体现了联邦制分权原则
C.彰显了各州独立平等 D.革除了邦联体制的弊端
10.对下图中历史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确立了王在议会的原则
B.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宪法》后被希特勒废止
D.1875年宪法使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11.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指出:38个关境税就像绳索,将一个人的全身牢牢捆住,不让任何血液流到其他部位。他意在强调(  )
A.加强关税自主性 B.实现统一的必要性
C.摆脱对外依赖性 D.联邦体制的局限性
1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政府频繁更换。如果从1920年1月米勒兰组阁算起,到1940年3月达拉第下台,法国共有40届政府。如果算到1929年11月白里安下台,共有17届政府,其中最短的一届政府只维持了3天。法国政府更迭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腐败政局动荡 B.责任内阁制的缺陷
C.国际经济危机影响 D.对外战争频繁失败
13.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把现代化进程的起源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的,如图1所示;一种是外源性的,如图2所示。据此推知,以下属于外源性现代化起源的是(  )
A.英国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德意志统一
14.下图为画家托马斯·纳斯特1865年创作的作品《选举,难道没有此人?》。画中哥伦比亚(美利坚的别名)女神手指着一名黑人士兵向政府发出质疑。该作品意在说明美国(  )
A.奴隶制存废问题斗争尖锐 B.内战造成了巨大精神创伤
C.黑人权利需得到法律承认 D.政府的权力受到人民监督
15.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认为,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体现。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英王查理二世签发了《镇压咖啡馆的公告》,其中提到咖啡馆成了“懒人和叛逆者的天堂” “浪费着人们宝贵的时间”“更严重的是,滋生出很多错误、邪恶和恶意中伤的传言,并广为散布,损害了国王的政府”。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
B.咖啡馆的产生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C.咖啡馆属性促进社交习惯的改变
D.咖啡馆文化冲击了现有封建统治
16.以下为1804年《法国民法典》部分条款内容。这些条款(  )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永久和排他的权利 婚姻是世俗男女之间一种基于合意的关系
A.巩固了共和体制 B.摒弃了罗马法的原则
C.带有一定革命性 D.推动了司法程序公正
17.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是大西洋沿岸地区革命的口号。但不同的革命者对自由、平等含义的理解极为不同。在大西洋沿岸国家革命意识普遍觉醒的形势下,欧洲和美洲的社会活动家普遍承认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可能还存在未被发掘的深层次含义。“未被发掘”的主要是指(  )
A.政党政治制度的确立 B.私有财产的保护
C.妇女、黑人的权利保障 D.宗教信仰的自由
18.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的棉花等工业原料,南部奴隶主却将产品多数输往英、法及其他欧洲国家;北部资产阶级需要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工业,控制联邦政府的南部奴隶主却极力降低关税,以购买廉价的外国商品。这一矛盾的加剧(  )
A.引发了美国经济危机 B.直接促成国内市场统一
C.推动了联邦制的确立 D.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19.下图为一位美国总统纪念堂里的雕像。据雕像上方的文字介绍推测,该总统领导了美国的
A.独立战争 B.宪法颁布 C.南北战争 D.新政改革
20.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宣布农奴取得人身自由,且可以赎买一份份地。农民获得份地时,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这些举措(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彻底解放了农奴
二、非选择题
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10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社会福利法》,意在使法国的社会保险逐步从领薪者扩展到其他所有社会群体,全体法国居民成为社会保障对象体制的保护对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法国的社会保障到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基本完善。1945年只有一半法国人享受社会保障,到1978年,在法国居留的合法居民基本全部享有社会保障,政府财政支出大幅提升。福利涉及每一公民的生、老、病、死、伤、失业、教育等各个方面,之后的问题也显现出来。
——摘编自顾俊礼主编《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浪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三 美国哈佛大学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中只有19%的人称自己是资本主义者,只有30%的受访者大体支持现有体制;3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也只有一半美国人信任美国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当代资本主义试图在全球灌输“普世价值”,在中心国家却失去了大片阵地。
——摘编自尹兴、丁晓钦《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隔离及其危机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2)英国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繁荣背后其实是一个“冷漠的原子化”时代。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解释这种观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应怎样正确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
22.2018年,中国最高监察机构国家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权力的监督日益受到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内容
秦汉 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负责监察,但御史府受丞相节制。汉承秦制,设刺史依《刺史六条》监察地方,但品秩仅为六百石
唐宋 唐代设置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还建立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御史由皇帝亲自任命,不许宰执推荐。地方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
明清 明朝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监察御史提刑按察司督抚,形成三重监察网络。清雍正年间,取消了六科给事中,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还制定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腐败伴随着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反腐败的监察制度也在资产阶级与封建君主制的激烈斗争中不断生长成形。1689年《权利法案》最终确立了议会对国王、政府、司法的监督。19世纪以来议会进一步完善其监督职能,议会监察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可以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后来还成立议会监察专员署作为独立的监察机构。因为地方自治程度较高,英国一直缺乏一个统一的全国监察领导机构。
——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英监察制度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监察制度产生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其对当今权力监督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B
2.A
3.A
4.D
5.C
6.D
7.B
8.D
9.B
10.D
11.B
12.B
13.C
14.C
15.D
16.C
17.C
18.D
19.C
20.A
21.(1)立法保障;覆盖面广;制度比较完善;社会福利水平高;福利项目多。(任4点)
(2)种族歧视严重;贫富差距扩大;青年一代对现有体制不满。
(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统治手段,形成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但这种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也无法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2.(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本质上服务于皇权,英国监察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品级较低,英国议会监察,地位较高;中国古代监察对象主要是官员,英国监察对象更广泛;中国古代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监察体系,英国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
(2)腐败的滋生;资产阶级与封建君主制的激烈斗争(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壮大);19世纪以来英国议会改革;启蒙运动加强了人民对权力制约的重视。
(3)加强立法监督;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对监督机构的规范;加强人民对权力的监督;提高监察制度的独立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