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染色体变异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为两种油菜杂交获得F1的示意图,A和C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F1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形成三价体(三条染色体联会在一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C染色体组间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B.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29条染色体
C.F1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形成14个四分体
D.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存在生殖隔离
2.恶性血液病中一种罕见的因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引发的疾病,引发医学家的关注。下列与这种病产生原因相似的是( )
A.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C.猫叫综合征
D.白化病
3.相互易位是一种非同源染色体互相交换部分等长的染色体片段的现象。如图所示,一个相互易位的杂合体在联会时会出现特征性的十字形图像,随着分裂的进行,十字形的配对同源染色体逐渐打开成为圆形或8字形,说明配对同源染色体的4个着丝粒是随机移向两极的。已知某种植物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片段有重复或缺失会引起配子不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易位通常发生于间期
B.a中存在4条染色体和4个DNA
C.a可出现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b、c出现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
D.该易位杂合体减数分裂时,只有8字形分离产生的配子才是可育的配子
4.“77-2”和“77-4”是广泛种植的三倍体橡胶树新品种。三倍体橡胶树由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雄配子(n)和异常形成的雌配子(2n)结合产生。为研究雌配子(2n)产生的原因,对三倍体及其亲本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基因型
GT1(母本) Ee
PR107(父本) Ee
77-2 EEe
77-4 EEE
A.两个新品种的育成均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B.父本与母本杂交不会产生基因型为eee的橡胶树品种
C.形成“77-2”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形成“77-4”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未均分
5.为改良甘蓝型油菜的遗传特性,获取新的种质资源,研究人员按照右图育种方式获得了雌性不育株H。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雌性不育株中M指的是来自D的1条染色体
B.雌性不育是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联会异常所致
C.雌性不育株的M染色体上可能存在雌蕊败育基因
D.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获取大量的H植株
6.水稻(2n=24)BBM1蛋白由雄配子携带进入雌配子,进而启动胚发育,而BBM1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受精卵无法发育,野生型或BBM1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雌配子中导入BBM1基因并表达,则无需受精即可启动还发育,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BBM1是诱导水稻受精卵发育的重要基因,在雌配子中的表达受限
B.野生型水稻细胞在减数分裂Ⅱ的中用和后期分别含1个和2个BBM1基因
C.BBM1蛋白诱导未受精的雌配子发育成的水稻在减数分裂时无同源染色体联会
D.利用水稻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7.正常小鼠的Sry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是雄性性腺形成的关键基因。有一只小鼠的性染色体是XX,其中一条X上带有Sry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母本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其父本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C.其母本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其父本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8.“77-2”和“77-4”是广泛种植的三倍体橡胶树新品种。三倍体橡胶树由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雄配子(n)和异常形成的雌配子(2n)结合产生。为研究雌配子(2n)产生的原因,对三倍体及其亲本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基因型
GT1(母本) Ee
PR107(父本) Ee
77-2 EEe
77-4 EEE
A.两个新品种的育成均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B.父本与母本杂交不会产生基因型为eee的橡胶树品种
C.形成“77-2”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形成“77-4”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II姐妹染色单体未均分
9.果蝇是生物学家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两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一极只含基因cn、cl,另一极只含基因v、w
B.减数分裂Ⅱ后期,基因cn、cl和基因v、w可能在同一极
C.减数分裂Ⅰ前期,基因cn和cl可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
D.基因v和w在遗传时可决定果蝇的性别
10.二倍体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纯合高秆易感病玉米与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杂交,所得F1与矮秆易感病玉米继续杂交,统计发现有一棵F1植株(记为M)的后代(数量足够多)中矮秆易感病玉米占1/36。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某同学提出两种假说进行解释。
假说①: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植株M在产生配子时部分原始生殖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假说②: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M因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成为四倍体。已知四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四条同源染色体是随机均等分配到配子中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假说①成立,则植株M的部分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染色体互换,产生数目相等的4种配子
B.若假说②成立,则植株M的基因型是AAaaBBbb,仅考虑基因B/b,植株M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BB∶Bb∶bb=1∶4∶1
C.取植株M与矮秆易感病玉米杂交子代的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解离、染色、漂洗后制成临时装片,若观察到6个染色体组,说明假说②成立
D.证明哪种假说成立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继续统计植株M与矮肝易感病玉米杂交子代的其他表型及比例
11.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某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展示部分染色体),图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内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对应图乙的CD段
B.图甲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图示时期正在发生基因重组
C.出现图甲细胞基因组成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
D.图乙DE段表示细胞分裂,EF段染色体和DNA数目是CD段的一半
12.下图可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哪种类型( )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
13.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其具有高抗癌活性。某研究小组利用紫杉醇处理卵巢癌模型小鼠,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紫杉醇不是红豆杉属植物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取紫杉醇需要经过脱分化过程,从愈伤组织中提取
C.紫杉醇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着丝粒不能分裂,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D.据图可知,紫杉醇对卵巢癌有比较强的抑制效果,但可能不是处理时间越长,抑制效果越好
14.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由于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B.水稻单倍体一般不存在等位基因,进行诱变处理后,当代就能表现出变异性状
C.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因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物种,从而导致育性较差
D.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15.草鱼(2n=48)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多倍体草鱼与相同的二倍体草鱼相比,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及耐寒性强的优点。多倍体草鱼的诱导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a、b、c为成熟草鱼多倍体。多倍体草鱼在野外具有二倍体草鱼无法比拟的生存优势,若其大规模扩散到野外可能会带来生态危机。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倍体草鱼体内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4个四分体
B.冷休克处理的作用机理可能与秋水仙素类似
C.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三种多倍体草鱼中更适合投入生产的是c
D.成熟多倍体a和b一般是高度不育的,但c是可育的
16.蜜蜂的蜂王是二倍体,由蜂王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雄蜂是( )
A.四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17.下列有关育种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C.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18.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根后置于-4℃下有利于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B.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用清水冲洗2次
C.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个步骤
D.高倍镜下观察到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加倍,说明诱导成功
19.小麦“山融3号”是我国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将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小片段导入某小麦品种,系统选育而成,不仅高产而且耐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在低渗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中对植物细胞进行去壁处理
B.可利用聚乙二醇、载体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融合后的杂种细胞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对目的植株进行选择时要将植株种植在高盐环境中
20.某玉米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雄性不育基因(ms)对雄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系植株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则此品系为保持系。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种易位双杂合品系(染色体异常不影响雌配子育性),其染色体和相关基因如图1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6、9分别表示6号和9号染色体,69表示9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6号染色体上,96表示6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9号染色体上
A.图1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会产生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雌配子有3种
B.图1个体作为母本与染色体正常的杂合雄性可育植株杂交,子代中可出现图2所示个体
C.若图2个体能作为保持系,则含有69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D.若图2个体能作为保持系,则其自交子代中会有1/4仍为保持系
二、非选择题
21.百合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等多种价值,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多种育种技术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体细胞杂交育种。进行不同种百合体细胞杂交前,先用 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使原生质体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后,继续培养,常用 (填植物激素名称)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获得完整的杂种植株。
(2)单倍体育种。常用 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鉴定百合单倍体植株的方法是 。
(3)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人员从野生百合中获得一个抵抗尖孢镰刀菌侵染的基因L,该基因及其上游的启动子pL和下游的终止子结构如图a。图b是一种Ti质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因gus编码GUS酶,GUS酶活性可反映启动子活性。
①研究病原微生物对L的启动子pL活性的影响。从图a所示结构中获取pL,首先选用 酶切,将其与相同限制酶酶切的Ti质粒连接,再导入烟草。随机选取3组转基因成功的烟草(P1、P2和P3)进行病原微生物胁迫,结果如图c。由此可知:三种病原微生物都能诱导pL的活性增强,其中 的诱导作用最强。
②现发现栽培种百合B中也有L,但其上游的启动子与野生百合不同,且抗病性弱。若要提高该百合中L的表达量,培育具有高抗病原微生物能力的百合新品种,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22.华山新麦草是我国特有小麦近缘濒危物科,具有抗小麦条锈病因Y,为小麦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利用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和六倍体小黑麦培育高抗条锈病八倍体小黑麦品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倍体植株,经处理得到乙,此处使用秋水仙素的原理是 。加入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正常分离,丙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范围为 。在获得丁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是 和 。
(2)经检测植株丁含有Y基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育种过程中发生了 ,由丙到丁自交多代是为了在获得Y基因的同时达到 的目的。
(3)为缩短育种周期,培育出丁,若以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和黑麦(RR)为材料,可采取的不同于上图的育种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C
2.C
3.B
4.B
5.B
6.B
7.B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C
18.C
19.D
20.D
21.(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花药离体培养;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3)HindⅢ、BamHⅠ;交链格孢;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百合B中L基因的启动子替换为野生百合中L基因的启动子pL
22.(1)四;抑制纺锤体的形成;14~35;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
(2)染色体结构变异;纯合
(3)单倍体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