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平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4 08:43:19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一、古典之美(27 分)
1. (10 分)
(1)无家问死生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湘水无情吊岂知
(5)欲说还休
(6)欲为圣明除弊事
(7)沉舟侧畔千帆过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 分)
3. (2 分)
(1)日光
(2)昏暗
4. (3 分)
(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5. (4 分)阴晦凄凉;悲伤;晴朗明丽;喜悦
6. (2 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 (4 分)于谦是范仲淹笔下的“斯人”。范仲淹笔下的“斯人”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于谦在河南、山西任职时开
仓济民,还组织百姓筑堤种树凿井,关心民生;面对也先入侵,坚决反对南迁,以社稷安危
为己任;论功时不接受加官,忧国忘身,这些都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情怀,
与范仲淹笔下“斯人”的形象相符。
二、文学之约(27 分)
8. B(2 分)
9. “寄寞”应为“寂寞” (2 分)
10. 示例:报我以风雨吗 / 我是一只勇敢搏击的海燕(2 分)
11. (6 分)示例: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高衙内调戏他
的妻子,他选择隐忍。后来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他仍抱有幻想。直到在草料场差点被害
死,他才彻底认清现实,奋起反抗,雪夜上梁山,性格变得果敢、坚毅,由逆来顺受到敢于
反抗。
12. (15 分)
(1)(5 分)小说中通过道发的语言“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侧面表现出父亲在宅
基地选择上主动与他人交换,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无私;村支书的自言自语“这个当兵的”,侧
面体现父亲在大旱时拒绝救灾粮的正直;二伯对“我”讲述父亲在火车上帮助妇女的事,以及
二伯评价“你爸这人,太傻了”,从侧面烘托出父亲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军人品质。这些侧
面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亲的高尚精神,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2)(10 分)示例:《我是军人》中的父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永葆军人本色的深刻
内涵。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军人的担当与善良。在宅基地分配时,主动将好地势的
宅基地与他人交换,让道发家两个儿子靠在一起,体现出他的无私奉献与为他人着想。大旱
之年,面对村支书送来的救灾粮,他拒绝接受,彰显了军人正直不贪的品质。在火车上,看
到抱着孩子的妇女遭遇困境,他毫不犹豫地割破自己的口袋拿出钱帮助对方,只留下一句“我
是个军人”。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他时刻铭记的军人使命与责任。父亲虽已退伍,但他的
一举一动都彰显着军人的风范,这种本色贯穿他生活的始终,令人敬佩。
三、现实之思(26 分)
13. (10 分)
(1)示例:《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汇聚强国力量》(2 分)
(2)示例:我对“要胸怀强国之志”这一分论点感受最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胸
怀强国之志,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怀“让天下人皆饱”的志
向,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在新时
代,“嫦娥”团队、“神舟”团队的科研人员们,以强国为目标,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让中
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胸怀强国之志,把个人理想
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8 分)
14. (16 分)
(1)(3 分)龙的主体参照物是鳄鱼,跟蛇也有关系。古人对扬子鳄产生敬畏感,认
为它有通天的神威,将其视为能兴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灵。后来舞龙求雨活动由官方礼仪
变成民间娱乐,舞龙灯成为元宵节的传统民间艺术。
(2)(5 分)金中都铜坐龙现藏于首都博物馆,通高 24.5 厘米,出土于北京市金中都
宫殿区遗址。它整体形象与现今印象中的龙相差无几,见证了女真从上京迁都中都,开启北
京千年之都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女真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体现了龙是中华民族多元一
体发展的象征 。
(3)(8 分)各位爷爷奶奶们,大家好!龙是古人创造出来的想象中的动物,它的起
源和鳄鱼、蛇有关。以前人们因为对扬子鳄的敬畏,把龙视为神灵,但这其实没有科学依据。
现在,龙更多是一种文化象征,像金中都铜坐龙见证了民族融合,舞龙灯也成了元宵节的传
统艺术。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龙文化走向世界。我们应从文化角度看待龙,感受传统
文化的魅力,不必迷信龙王。2014一一2025学年初三期中考试题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下面是小雨同学制作的诗词名句积累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词原句
填写在横线上。(10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1)“有弟皆分散,
”抒发了杜甫在战乱
中深沉的思念之情。
离别情义
(2)“春蚕到死丝方尽,
”以通俗的比喻,
巧妙的双关,表达了李商隐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3)“
。”兄弟分离,苏轼却能
超脱个人情感,祝福天下有情人共赏美景,共叙天伦。
(4)一生两遭贬谪,郁郁不得志的刘长卿,道出了千
古文人的悲剧命运:“汉文有道恩犹薄,
(5)历经世事艰难的辛弃疾,直言“
欲说
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秋’:”表现子尝
贬谪情怀
遍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品
(6)敢于直言的韩愈在被贬途中,坦陈心志,
,肯将衰朽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7)一生坎坷的大唐“诗豪”,蹉跎于巴山楚水二十
多年他依然激情濛迈,作出“一,
病树前头
万术春”的哲理佳句。
(8)浪漫“诗仙”李白,面对仕途艰难,选择
”,坚定信心,重新起航。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2.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将强调
“实践重要性”的一句写在田字格里。
.(2分)》
(亡)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回顾《岳阳楼记》,
完成3一-7题。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朝晖夕阴

(2)薄暮冥冥
冥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到了第二年,
,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了。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翻译:
2
5.一切景语皆情语。《岳阳楼记》第三段描绘了一幅“
图”,
表现出远谪之人
的心情:第四段描绘了一幅“
图”,
表现出游人
的乐观情怀。(4分)
6.范仲淹从寒门孤儿到千古名相,在至暗时刻,写下“
”,表达政治抱负,堪称绝唱。(2分)
【链接材料】于谦,字廷益,钱塘人。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
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
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
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
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①大入寇。侍讲徐理言星
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
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
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②,卿大夫之耻
也,敢邀功赏哉!”固辞,不允。谦之为兵部也,其才略开敏,精神
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取材于《明史·于谦传》)
注:①也先]蒙古族瓦刺首领。
②[垒]营垒,防守工事。
7.《岳阳楼记》结尾作者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请根据《岳阳
楼记》及上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于谦是不是范仲淹笔下的“斯人”。
(4分)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