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4 14: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随文识字,并能结合课文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思维发展:结合课文,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审美鉴赏: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重点
抓住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神态描写,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卑不亢。
教学难点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出示词语“镜子”)生活中,我们经常用镜子梳妆打扮。
(出示词语“寓言”)生活中还有一面镜子,它就是寓言。寓言能看见什么呢?它可以照见人心,还可以照见人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寓言,用这面镜子照内心。
齐读: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任务一:分角色朗读
1.出示题目和图片,这是陶罐和铁罐,它们的材质不同,名字不同,对彼此的态度也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对待对方的。
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不同态度。
先读读这段对话,看看他们的态度藏在哪里。
(1)读表示态度的词。
读一读这些词。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小结:这些态度藏在人物说话时的提示语中,读对话要特别注意提示语。
(2)读对话。
人物的态度还藏在对话里,读一读。
(3)注意提示语。
这段对话中,这是——感叹号,说明人物情感很强烈。我们要读得夸张一点。
小结:人物的态度藏在提示语中、对话里、标点符号里。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态度。
(老师和没有同桌的一位学生分角色读)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得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读得不好的地方,提出你的建议。
(2)你们觉得他们分角色朗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得很出彩,从声音、提示语、语气多个角度进行了评价。
(3)刚才这组同桌再分角色朗读。
(学生给出了掌声)
3.寓言故事还可以表演读。这段对话我们还可以读出表情,加上动作。
(学生上台表演读,学生评价。老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4.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的两个角色。板书“铁罐”,教授“罐”的写法。板书“陶罐”。
(1)铁罐对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
板书“傲慢”。
为什么铁罐对陶罐如此轻蔑?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易碎”“坚硬”。
(2)陶罐对铁罐是什么态度?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谦和”。
(3)面对别人傲慢无礼的态度,可以谦虚,但不能变得懦弱。读第5自然段。
(4)铁罐一直嘲笑陶罐,课文中有一个词很重要——“奚落”。面对别人的奚落,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任务二:默读思考
1.陶罐和铁罐的态度不同,最后的结局也不同。下面,自己默读课文。看要求:
①找结局 ②想原因 ③议道理
师点拨:可把表达他们结局的词语画下来。不要急着举手,要读完。想一想,他们的结局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2.交流一下,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总结)。
(1)铁罐的结局:无影无踪(板书)
(2)为什么铁罐消失了?
解释铁氧化的现象,氧化需要很长的时间。齐读第10自然段。
(板书“过去很多年”)
(3)陶罐的结局:完好无损(板书)
3.串联板书,谁来根据故事地图讲故事。
(1)指名讲。
(2)能不能讲得更简洁一点?(2个学生再讲故事)。
小结:根据故事地图,我们就能把这个故事讲得很简单。
4.这个故事地图有什么特点吗?陶罐和铁罐,什么和什么,这类故事结构有什么特点?
(1)师边和学生对话边板书。
两个不同的事物,材质不同。
铁罐傲慢,陶罐谦虚,性格态度不同。
最后铁罐被氧化了,陶罐完好无损,结局相反。
(2)你发现了什么?
这类故事,什么和什么,用的方法是“对比”。
(3)你还发现了什么?
他们最后的结局截然不同,反转了。
小结:这就是我们寓言故事之所以精彩,一个是用了对比,一个是结局反转。
5.寓言的道理就藏在对比和反转里,你能从中看出什么道理?(同桌讨论)
(1)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师:非常好,把这句话写下来。比如,铁罐的优点是......
学生回答。
(2)生:不能用自己的长处贬低别人的短处。
师:比如......
学生回答。
师:“贬低”这个词很好。还有不同的吗?
(3)生:做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优点而自大。
(4)生: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师:从铁罐自身,你能看出什么道理?
(5)生:有的人的长处在时间的流逝里会变成短处,而有的人的短处在时间的流逝里会变成长处。
6.这篇寓言故事的作者是黄瑞云,他写的道理是什么?出示作家写的道理,生齐读。
总结:这篇寓言藏着这样的道理,你会照镜子吗?比如班级里,我体育很好,跑得很快,但不要嘲笑那些跑得慢的同学,自己内心照一照。
任务三 仿写微寓言
选事物;想特点。
今天我们学的寓言是《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比较短。但还有比这更短的寓言,那就是微寓言:一个题目加一句话。
1.出示微寓言《后悔药》《橡皮擦》。
2.挑战一下,我们也来仿写微寓言。
(1)示范。
(2)给出支架,学生仿说。
总结:课后可以选一个事物,写一则微寓言。用寓言照照自己的内心。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品读语言 领悟道理
抓语言、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