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整本书阅读《骑鹅旅行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属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单元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选择阅读适宜译本的外国文学名著可以促进整本书阅读经验的积累;参与读书共同体可以借鉴有益的阅读经验。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撰写作品梗概,并在班级好书推荐活动中进行交流展示,班级内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外国文学名著,组织“同读一本书”主题读书会。本文作为单元内的一篇略读课文,重点是结合描写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内心世界变化的句子,立体的多元的感受人物形象;借助目录里的标题,如“鹤之舞表演大会”或“大海中的白银”,猜测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骑鹅旅行记》的兴趣,尝试着完成阅读规划。
2.通过阅读封面、目录、导读页等,对整本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3.能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部分内容的阅读,感受这本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部分内容的阅读,感受这本书的魅力。
教学过程:
任务一:链接生活,初步感受书的奇妙。
1.板书“旅行”,同学们,你旅行过吧?你去过哪里,怎么去的?
2.板书“骑鹅”,有没有同学是“骑鹅旅行”的?那如果有人说他是“骑鹅旅行”的,你相信吗?揭示书名《骑鹅旅行记》。
3.这本书其中一个版本中有这样的插图:出示图片“骑鹅旅行”,看到这幅图,什么感觉?预测一下,这本书是什么样的书?
4.要想买一本书,我们一下子就会想到一个网站,谁会操作,我们现场搜一下?(当当网,搜索:骑鹅旅行记)说说你的发现?(书很多,选哪一个呢?)
任务二:概览内容,制订图书阅读计划。
活动一:联系教材,选择适合的图书版本。
1.怎么选书呢?其实我们有个很不错的办法,看看我们的教材,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本文选自《骑鹅旅行记》,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译者高子英、李之义、杨永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打开网页,看看选择哪一个?
活动二:概览首尾内容,了解作者信息。
1.看封面,这本书的作者是谁?(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要想了解作者,一般我们会看哪里?(勒口lè kǒu)但是这本书没有,怎么办?
2.学生自读“导语”和“知识链接”,汲取有效信息。
3.交流分享,补充完善信息。
活动三:发现阅读价值,获取阅读动力。
1.刚刚大家看了最前面的导语,也看了最后面的“知识链接”,一定发现了,这本书的页码了。(593页),确实特别厚,这么厚的书想想都觉得要读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有人产生了畏难情绪,或者读不下去了,你能不能鼓励鼓励他。让他觉得这本书确实很好,应该坚持读下去。
2.学生阅读“导语”和“知识链接”“封底”,然后说说这本书的价值,为什么要读下去。
3.交流分享。
活动四:聚焦图书目录,制订阅读计划。
1.如果我们要在两个月内读完这本书,看看目录,你会怎样制定阅读计划?说说你的思考?
2.学生进行计算,在目录上进行标注,完成初步的阅读计划。
3.再读目录,你有什么发现?这本书的名字叫《骑鹅旅行记》,那一定到过不少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地名很多。
4.说说几个地方是什么时间去的,了解《骑鹅旅行记》就像是我们的旅行日记一样,记录了所去过的地点,时间,还有难忘的经历。
任务三:阅读片段,展开沉浸式阅读。
活动一:链接生活,感受儿童视角之真。
1.阅读第一章《一个男孩》的1-2页,你有没有发现,这虽然是瑞典作家写的,写的是瑞典的孩子和他的家庭,但却有着你的,甚至还有着你的爸爸妈妈的影子?你读到哪里有了这种感受了,勾划出来,一会儿跟大家进行分享。
2.分享交流,说说感受。
读文中的片段 说说他们的生活 再结合自己谈谈
预设:
片段一:
这是一个星期天早上。他的父母正梳头整衣准备到教堂去。男孩只穿一件衬衣,跷着腿坐在桌子边上。他想,好极了,父母都要出门,这几小时我该自由自在一番了。“到时候我可以把父亲的鸟枪拿下来放一枪,也再没人管我了。”他自言自语地说。
可是,父亲好像猜透了他的想法。父亲走到门槛正要出去,却又停下转过身来。“因为你不愿意跟母亲和我到教堂去,”他说,我想你至少要在家里把讲章读完。你能做到吗 ”
“可以,”男孩说,“我一定做到。”其实他心里却在想,念多少还不是全由他自己了。
片段二:
男孩坐在那里,觉得母亲实在多此一举,因为他最多打算念上一两页。这时,父亲好像又看透了他的心思。他走到男孩面前用严厉的声调说:“记住,要好好读!等我们回来,我要一页一页地考你。你要是漏了一页,就对你不客气!”
“讲章总共十四页半,”母亲又叮嘱了一句,“快坐下来念吧!要不你念得完吗?”
他们总算走了。当男孩站在门口目送着他们走远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好像被关进了一个笼子里。“他们到外面去,却把我拴在讲章上,这样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他想。
片段三:
男孩呆呆地站了一会儿,思索着要不要读讲章。他最后拿定主意,这次最好还是服从。他坐在太师椅子上念了起来。他无精打采地念了一会儿,好像那喃喃的声音使他产生了睡意,他意识到他在打盹了。
3.小结:现在知道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了吧。
活动二:感受美景,品析语言文字之美。
1.阅读第一章《一个男孩》的3页,读书学习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最美的风景在窗外,我们也来看看这个男孩窗外的景象吧。
2.课件出示:
户外春意盎然。虽然刚三月二十日,但男孩是住在斯戈耐省南部的西威门荷格教区,那里早已是一派春天景象。树木虽然还没有发绿,但已经抽出嫩芽,散发着清香的气味。沟渠里积满了水,渠边的款冬花已经开放。长在石头围墙上的小灌木也都油光光的透出了紫红色。远处的山毛榉树林一刻比一刻更加茂密,好像在膨胀一样。高高的天空,显得格外蓝。房门半开着,在屋里听得见云雀在歌唱。鸡鹅在院子里散步;奶牛在牛棚里闻到春天的气息,有时也发出哞哞的叫声。
3.读一读你觉得特别美的语句,感受这部作品的魅力。
4.小结这部书受欢迎的原因。
活动三:发现神奇,体会童话作品之妙。
1.快速阅读5-8页,看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故事神奇的地方。
2.学生阅读,勾划神奇之处。
3.分享交流。
4.作业建议:
请同学们进一步完善阅读计划,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推荐大家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