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闽东是一方钟灵毓秀、英才辈出的热土。千百年来,山的雄浑,海的宽广,风的磨砺,雨的洗礼, 甲 成以“滴水穿石”为核心的闽东精神,熔铸了闽东人chún朴豁达、坚rèn勇为的品性,造就了一大批俊彦贤杰。他们中有“中国隧道水利工程的先行者”黄鞠,有以廉洁著称八闽的首位进士薛令之,有 乙 从事畲族文化整理创作的钟学吉……他们 丙 。他们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册页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历史远行,生命消逝,但他们的思想精魂,熠熠闪烁在历史深处,流传至今。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传承他们的故事和精神,营造礼赞俊彦贤杰的时代氛围。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chún( )朴 豁达( ) 坚rèn( )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融化 B.融汇)
乙: (A.呕心沥血 B.苦心经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赤县神州的安宁兴旺贡献卓异
②以自己的心力才智造福桑梓、济世惠民
③为这方水土的开发拓展立下殊功
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土,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 )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
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1).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2).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有动,……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8.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提示修改“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杨爷爷:
您好!我班定于5月9日上午10点在本班教室开展“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活动,诚邀您参加,为我们复述当年抗美援朝的经历。届时务必光临。
七年级(1)班班委会
2024年5月8日
①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2)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称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最可爱的人”。小明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也选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人”。请你根据下列句子帮他写出相应的人名。
①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阅读理解
阅读“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至结尾,回答问题。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9..阅读选文第一段,补全下表。
提问 回答 精神品质
(1) , 觉得苦,但为了使人民得到幸福,值得。 (4) ,
想不想祖国啊 (2) ,
有什么要求吗 (3) ,
10.选文结尾段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你”
11.“亲爱的朋友们,当你……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12.选文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魏巍
有一天晚上,在行军中,我和一个女同志走在一起。她个子不很高,看样子不过十六七岁,肩膀上挂着干粮袋,还有一把二胡。两个小辫子,在军帽下垂着,悠搭悠搭的,活泼而轻快地走着,还轻轻地哼着什么歌儿。
我问:“你是文工团的吗?”
“是呀!”她回答。接着就告诉我她是才从一营回来的,她们那个小组在那儿呆了四天。说着,又继续轻轻哼着她的歌儿。
我打断她,又问:“这四天,你们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哪,第一天搜集英雄例子,第二天就编,第三天就排,第四天就演。今天刚刚演完,就出发了,你看,弄得我化的妆还没有洗呢!”说到这儿,咯咯地笑起来。也许是怕我看见她脸上涂着的油彩,连忙伸手抓了一把雪,往脸上搓着。
对她们这种战斗式的工作作风,我称赞着。
她说:“可是粗糙得很哩!……不过,我们想起到作用就是了。你想,咱们的战士们哪有闲空儿,你光去‘绣花’能行吗?所以我们就来快的、简单的。没有灯,就在月光底下。没有台子,就在院子里、田野上。行军的时候,战士们一边走,我们就一边给他们说唱。……我们反对森林子里头耍大刀!”
“你们的文艺工作可做得真不少啊!”
“不只文艺工作哩!我们哪,是什么也做,碰到什么做什么。我还做过伙夫呢!”“伙夫?”
“呃,前方炊事员可忙哩,他们又送饭又送水,还要送弹药。我看他们忙不过来,就要求当伙夫。另外,我还……”
“怎么样?”
“我还当了两个月俘虏营的排长哩!”我看着她那小小的个儿,说话那种孩子气,不由得笑起来。
“你笑什么!”她正正经经地说,“你别看他们那么老高个子,他们不服从我管理行吗?
我叫他们站着,他们就不敢坐着!”
我不敢大声笑,只在心里笑着。这时候,忽然哨音一响,部队休息了。一闪眼,看不见她。一会儿,听见远处一个石崖上,她用年轻而清脆的声音喊道:
“同志们,我们唱个歌儿好不好?”下面齐声说:“好!”歌声起了。在汉江对岸敌人探照灯的亮光里,她的臂膀在轻捷地舞动着打着拍子。
歌声一落,她走过来,端着两缸子从小河里舀来的水。给了我一缸子,另一缸子,她咕咚咕咚就喝了下去。喝过,两只手在脑后一叉就仰着休息起来,两条辫子垂在积雪上。
我不禁揣想着:半年或者一年之前,她们还是没有经过锻炼的学生,在父母面前,还是平平常常的孩子。而现在竟然在离前线几里路的地方,这样地坦然、愉快,在全世界斗争最激烈最尖锐的战场上做了这许多工作。这是多么叫人羡慕的一件事情!我不由得感叹地说:
“同志!你们的进步是多么快啊!”“那,靠党的教育,也要靠自己有决心。”“可是,你的决心是什么呢?”
“我呀?”她羞涩地笑着,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没有说下去。呆了半晌,才又说:“和别人的也差不多!”
“那么,是要决心入党啊?”她笑了。
这时候哨音一响,部队又前进了。她抖了抖头发上的雪,我们又走在一起。“不过,我们进步得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哩!”她说,“我们和战士们常在一起,和英雄们在一起,我们自己也就勇敢起来了。”她非常有兴味地谈着:开始出国的时候,她背的东西很多,觉得走不动;可一看战士们比她们背得还重,并且边走边说快板,自己也就走得轻快了。敌机打照明弹,自己觉得很害怕;可战士们却说:“给咱们点起天灯啦,真好走!”自己也就不觉得害怕了。有一次,她看护伤员,别的伤员乐哈哈的,有一个突破三八线战役下来的伤员却唉声叹气。她问他为什么不高兴,那个伤员说:“唉,同志,我流了点血,没有什么说的;只是我觉得我应该冲到三八线以南负伤,不该在三八线以北就负了伤……”另一次,她到前方参加战斗,敌人的炮火打得正猛烈的时候,有几个战士却在那儿满不在乎地缝鞋子。她惊讶地想,为什么炮火连天的时候,战士们干这不相干的事情呢?一问,战士们笑着回答:“不缝鞋子,等一会儿敌人垮了,怎样追击呢!”她说到这里,赞叹地瞧着我说:“你看咱们的战士是不是英雄!在他们负伤以后,还想的是前进;在敌人的炮火最猛烈的时候,想的是追击!我们跟这样的英雄在一起,怎么会不勇敢起来呢!我们将来,也会……”
“也会怎样啊?”我追问。
“也会……”她低声又笑了一阵,好像很不容易直说出来。“说呀!”
“也会当英雄的。”她鼓足勇气,说出了她的心灵里美丽的秘密。然后,她用力踢开一块脚下的石子,抬起头来。在黑夜里,也可以看出她的眼睛里闪着青春的火星。
1951年5月6日
(节选自《魏巍散文选集》,有改动)
【注释】原文中,作者写了抗美援朝时期在朝鲜战场上的几个青春故事。选文是其中一个青年团员的故事。
13.除编排演出、指挥战士唱歌等文艺工作外,“她”还做了哪些事?请写出三件。
1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下面的句子用衬托手法凸显了“她”怎样的品格?
在汉江对岸敌人探照灯的亮光里,她的臂膀在轻捷地舞动着打着拍子。两只手在脑后一叉就仰着休息起来,两条辫子垂在积雪上。
15.文中女青年没有用姓名而用“她”来指代,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6.进步迅速的“她”,让你想到了名著中的哪个人物?选择一个进步原因,结合名著人物及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贺 年
老舍
①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劳动,连过新年都更有滋味,更多乐趣。
②记得当初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很穷,所以母亲在一入冬季就必积极劳动,给人家浆洗大堆大堆的衣服,或代人赶作新大衫等,以便挣到一些钱,作过年之用。姐姐和我也不能闲着。她帮助母亲洗、做;我在一旁打下手儿———递烙铁、添火,送热水与凉水等等。我也兼管喂狗、扫地,和给灶王爷上香。我必须这么做,以便母亲和姐姐多赶出点活计来,增加收入,好在除夕与元旦吃得上饺子!
③就这样,一直等到快到年底,活计都交出去,我们就忙着筹备过年。我们的收入有限,当然不能过个肥年。可是,我们也有非办不可的事:灶王龛上总得贴上新对联,屋子总得大扫除一次,破桌子上已经不齐全的铜活总得擦亮,猪肉与白菜什么的也总得多少买一些。由大户人家看来,我们的这点筹办工作的确简单的可怜。我们自己却非常兴奋。
④我们当然兴奋。首先是我们过年的那一点费用是用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来得硬正。每逢我向母亲报告:当铺刘家宰了两口大猪,过年时肯定可丰盛了,母亲总会说:咱们的饺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当时,我不大明白为什么菜多肉少的饺子反倒最好吃。在今天想起来,才体会到母亲的话里确有很高的思想性。是呀,第一我们的饺子不是由开当铺得来的,第二我们的饺子是亲手包的,亲手煮的,怎能不最好吃呢?刘家和孙家的饺子必是油多肉满,非常可口,但是我们的饺子会使我们的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
⑤劳动使我们穷人骨头硬,有自信心。回忆起来,在那黑暗的岁月里,我们一家子怎么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挣扎过来,得到解放,实在不能不感谢共产党,也不能不提到母亲的热爱劳动。她不懂得革命,可是她使儿女们相信:只要手脚不闲着,便不会走到绝路,而且会走得噔噔地响。
⑥我也体会到: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任何工作都不是马马虎虎就能做好的。每件事的筹备我们都做得仔仔细细的,那些母亲平日里教导的,平日里有可能我们没有照做,可却在准备过年的时候,将每一件事都做得格外细致,那个时刻装满了童年乃至少年时光里最美好的记忆,所以,那时候的我也格外认真,是呀,劳动与取巧是结合不到一处的。要不怎么劳动能改变人的气质呢。
⑦说起来有点奇怪,回忆往事,特别是幼年与少年时代的事,也不知怎么就觉得分外甜美。事实上,我在幼年与少年遇到的那些事,多半是既不甜,也不
美的。恐怕是因为年少单纯,把当时的事情能够记得特别深刻、清楚,所以到后来每一回想就觉得滋味深长。
⑧不过,咱们开头就说的是劳动最有滋味。是的,假若幼年与少年时代过的是勤苦生活,回忆起来就不能不果然甜美了。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必然直到如今还继续发生作用,怎能不美呢!到今天,我还天天自己收拾屋子,不肯叫别人插手。这点轻微的劳动本算不了什么大事,值不得夸口。可是,它的作用并不限于使屋里干净,瓶子罐子都有一定的位置。它还给我的写作生活一些好的影响。古语说:业精于勤。据我看,光勤于用脑力而总不用体力,也许不见得能精;两样都用,心身并健,一定更有好处。
⑨欣逢新岁,想起当年,觉得劳动滋味的确甜美,而且享受不尽。那些年和亲人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吃得最香甜,胃里和心里一齐都舒服。这点生活经验,我相信,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最甜美的部分。
17、作者为什么认为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18、阅读文章中的画线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是呀,第一我们的饺子不是由开当铺得来的,第二我们的饺子是亲手包的,亲手煮的,怎能不最好吃呢?刘家和孙家的饺子必是油多肉满,非常可口,但是我们的饺子会使我们的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赏析句子)
②回忆起来,在那黑暗的岁月里,我们一家子怎么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挣扎过来。(理解“挣扎”一词的含义)
19、文中的母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本文标题“贺年”意蕴深厚,既有经验之叹,又有时事之感,请结合全文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淳 huò 韧 2.B A 3.(示例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传承他们的精神,营造礼赞俊彦贤杰的时代氛围。(示例二)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传播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营造礼赞俊彦贤杰的时代氛围。4.C 5.D
6.(1).抒情 (2).描写 (3).记叙 (4).说明 (5).议论
7.(1)系列动词写出了战士们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态,表达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2)系列动作写出了火盛烟浓的环境,表现志愿军战士为救朝鲜儿童奋不顾身
8.(1)①届时务必光临 届时敬请光临
②将“复述”一词改为“讲述”。
(2)屈原 鲁迅
9、(1)不觉得苦吗 (2)想祖国,但任务没完成,不愿意回去。(3)想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4)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甘于奉献、品格高尚等。
10、运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是志愿军战士的浴血战斗和壮烈牺牲,才换来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也便于作者抒发强烈的情感。
11、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目的是将国内和平幸福的生活与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吃苦、流血、牺牲联系起来,在情感上,深深地打动读者,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12、运用了议论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内容上总结了上文的三个事例,赞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引起读者共鸣;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13.①当伙夫②管理俘虏③看护伤员④参加战斗
14.示例1:“敌人探照灯的亮光”与她轻捷地打着拍子的轻盈状态有鲜明反差,衬托了她在紧张危险的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积雪”点出当时环境的恶劣,而她竟然在这样寒冷的雪地上仰面休息,衬托出她坦然、愉快的状态。使用衬托手法,能凸显她不怕牺牲、勇敢坚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美了她美丽的青春。
示例2:“敌人探照灯的亮光”照在我方阵地上,表现了战事的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依然轻捷从容地打着拍子,依然可以在寒冷的积雪上坦然、愉快地仰面休息,衬托出她在艰难困
苦、激烈尖锐的战场上艰苦奋斗、勇敢坚强的高尚品格,突出了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美了她美丽的青春。
15.第一层级:思维单一,逻辑性不强,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示例1:因为作者没有问她的名字,不知道她叫什么。
示例2:她是个不怕牺牲的革命战士,非常乐观,青春美丽。
示例3:她们都一样,都是英雄。
第二层级:能结合文本思考,对“她”的代表性有一定认知,但思维还不够全面,逻辑性不强。示例1:作者用“她”来指代,是因为她是朝鲜战场上诸多青年团员的代表。这是作者对这一类闪着青春火光的青年团员的赞美,是对美丽青春的歌颂。中示例2:作者没问过她的名字,但是在采访中了解了她很多故事,她是一个有决心有家国情怀的革命战士,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示例3:“她”是朝鲜战场上进步很快的青年中的一个,是我们的榜样。朝鲜战场上有很多像她这样有革命精神的战士,作者号召我们向他们学习。
第三层级:能结合文本思考,把握“她”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进行抽象拓展,思维全面深人。
示例1:全文写的是在朝鲜战场上闪耀着美丽青春光芒的几个青年团员的故事,“她”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都是作者歌颂的朝鲜战场上的青年代表、学习榜样,作者通过“她”来刻画革命战士们高尚的革命情怀,所以不需要特意写出名字。
示例2:在朝鲜战场上,“她”是诸多积极进步的青年团员的先进代表。文中多次出现“我们”“你们“他们”等词,说明像“她”这样进步迅速、充满革命精神的战士不是个体,而是一个群体,表达了作者对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青年们的赞美之情。如写出名字,这种代表性就会被削弱。
示例3:“她”是朝鲜战场上闪耀青春光芒的英雄,不写名字,正是因为这样的青年在朝鲜战场上不是个体,而是一个群体。“她”是众多有着家国情怀、充满革命精神的志愿军战士的典型代表。这样写突出了对青年团员的赞美,能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向他们学习。
16.示例1:“她”的进步,离不开党的教育。《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十几岁就参加了红军,接受了党的教育,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信仰。他们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做了各种各样的事,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他们变得刚毅坚韧,积极乐观,信仰坚定,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
示例2:“她”的进步,离不开坚定的决心。个人有决心能使人意志坚定,不断进步。朝鲜战场上的“她”是这样,《红岩》中的江姐亦是如此。江姐被捕后被关在了渣滓洞中,她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仰,面对刑讯威逼宁死不屈,面对金钱利诱毫不动心,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凝结成了“红岩精神”。
示例3:“她”和《白洋淀纪事》中的水生嫂一样,都在战争环境中迅速成长。水生嫂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在战争环境中,经过战斗的锤炼,她变得深明大义、深沉机智,她和其他妇女,把对家庭的爱、对丈夫的爱,升华为对国家民族的爱。她们进步迅速,甚至学会了射击,配合子弟兵作战并取得了胜利。
示例4:“她”在战士们的影响下快速成长,这让我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他也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内心种下了革命思想的种子。朱赫来时常给他讲革命道理,为他指明了革命道路和方向。保尔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示例5:“她”的进步,还深受榜样的影响。《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也是在身边榜样田晓霞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田晓霞正直勇敢、淳朴美好,不仅自己光芒四射,同样感染影响着她身边的人。孙少平在田晓霞的帮助下,阅读各种报刊书籍,开阔了眼界;在和田晓霞的交流中,深人思考人生。由此,孙少平最终敢于走出双水村,成为一个自尊独立、追求梦想的青年。
示例6:“她”的进步离不开英勇奋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生性桀骜不驯。在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一路上英勇战斗,制服了无数妖魔鬼怪,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终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为取经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她”在朝鲜战场上,面对严酷的环境也依然勇敢坚强,努力奋斗,因此迅速进步。这让我明白:不怕困难、勇敢奋斗,永远是成长中重要的精神品质。
17(1)劳动给作者小时候过新年带来很多滋味和乐趣;劳动使作者面对生活更有骨气、更有自信心;劳动使作者心思更加细腻,改变了作者的气质;劳动使作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受益终身。
18、①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抒彩浓厚,使作者认为“菜多肉少的饺子最好吃”的态度更加鲜明,强调了劳动最有滋味的主旨。
②“挣扎”本义是“用力支撑”,在文中指作者一家人在艰难的生活中积极劳动,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
19.母亲一入冬就积极劳动以挣钱作过年之用,可见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对家庭负责的人;母亲告诉“我们”菜多肉少的饺子最好吃,在艰难岁月里也要把每件事的筹备都做得仔仔细细的,可见母亲是一个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人。
20、“贺年”本是辞旧迎新的活动,作者通过贺年预示黑暗的旧时代的终结,光明的新时代的到来。“贺年”因劳动而甜美,作者通过“贺年”来展现劳动的重要性,表达对劳动的赞颂,揭示了劳动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