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青云中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xiáng 和 ②脉luò ③xiāo 声匿迹 ④目不xiá 接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道山亭,在苏州三元坊。它默默伫立在一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的校园一禺,它虽不如滁州醉翁亭、黄州快哉亭、苏州沧浪亭、北京陶然亭等著名,但却也别俱风采。那所学校,她的过去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几经岁月的洗礼,她还是那样光彩照人。历史和现实在这里和谐交汇,苍桑和璀璨在这里交相辉印。这里一直都是学子们向往的地方。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②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④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⑤ ,都护在燕然。 ( 《使至塞上》)
⑥ ,天涯若比邻。 (王勃《 》)
⑦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4.名著阅读。(5分)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叙述的“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是什么事?之前他必须完成什么任务才能获准参加这一盛事?(2分)
②“没多时,法场中间,人分开处,一个报,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两势下刀棒刽子,便去开枷。行刑之人,执定法刀在手。…….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往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搠时,那里拦挡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这是《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梁山好汉为什么要劫法场? 文中的“半空中跳将下来”的大汉是谁?(3分)
5.阅读下面文字,答题。(3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苏州城里人利用各种节假日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驾车涌入周边,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清明节” 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①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②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刘禹锡的《秋词》,完成6—7题。(5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鹤”是怎样的形象 (2分)
【答】
7.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什么手法 (3分)【答】
阅读《出师表》中的几段文字,完成8~10题。(6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8.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遂许先帝以驱驰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B.受任于败军之际
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C.至于斟酌损益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若无兴德之言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0.诸葛亮在出师前除了明确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职责外,还明确了朝臣和后主刘禅的职责,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1-12题。(7分)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②笔也。有一龌龊③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④之画。章侯头裸体⑤,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uò)握。③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④强:强迫。⑤头裸体:不戴帽子。
11.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答】
(2)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答】
12.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陈章侯的品性。 (3分)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7分)
谦虚是一种人生境界
游宇明
①央视10台《大家》栏目做过一期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特别节目,特别摘取了主持人采访丁肇中、彭桓武、陈省身等大科学家时的情景。主持人问试验物理大师丁肇中:“有人说您是一个少见的天才,您自己怎么看?”丁肇中回答:“不是。”主持人采访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彭桓武:“你觉得自己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这位老人说:“中国的两弹一星就像一栋房子,我是大门前那两个石头狮子。”主持人采访数学大师陈省身:“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您的老师、几何学大师嘉当?”陈省身回答:“我不超越他。嘉当是超越不了的。他的数学能力绝对比我高。”
②丁肇中、彭桓武、陈省身这些人物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丁肇中曾经发现了J粒子,刚刚40岁就荣获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彭桓武是中国两弹一星的技术负责人之一,被称为两弹元勋;陈省身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他以对高斯·邦尼公式的证明、对纤维丛几何理论的贡献获得沃尔夫奖(被称为数学家的诺贝尔奖)……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人在谈到有关自己的事情时,显得那么谦虚、平和。
③我们习惯于把一个人的谦虚当成美德。一个人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不凡的成就,在言谈间把自己放得很低,大家就觉得这个人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懂得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唯独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成功者的谦虚是出自做人方面的考虑,还是出于内心对自我的认知?
④在我看来,谦虚其实更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种人生的自省。一个人越是知识渊博、才华出众、成就非凡,他的眼界往往越高,对世界无限、人生有限的认识越深刻,也越能感到自己做的那点事微不足道。因此,在我们看来已经是非常谦虚的行为,在当事者看来,自己不过是说了真话。
⑤想起一个笑话:一位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老师自己何时可以取得学位。老师说:当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时,可以得到学士学位;当你认为自己有所不知时,能够获得硕士学位;当你感到自己一无所知时,你会被授予博士学位。这位老师是非常聪明的,他用调侃的方式阐释了一个道理:人对自我缺失的认知与其知识、能力成正比。这大概是伟人谦虚的一个重要原因。
⑥谦虚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一种反馈,谦虚是我们生命抵达更高层次的一把钥匙。学会谦虚吧,学会了它,我们也就学会了怎样在飘泊不定的人生之海上撑稳自己前行的船只,学会了如何让生命一步步走近世界的深处。
【注】着先鞭:比喻先人一步。
13.开头列举三位大科学家的例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作者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人生境界”?(2分)
15.简要说说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9分)
走近芦苇
陈所巨
①清寒的早晨,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②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割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今年,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③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过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下越冬的小动物。生命的顽强在于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
④但芦苇毕竟真的变老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的无可奈何了呢
⑤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幅越冬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 我们无疑是战胜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坚定不移,信心百倍。
⑥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 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 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 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
⑦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磐的过程,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也只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⑧猛然地发现脚下的泥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那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椎,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
⑨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
(选自《陈所巨文集》)
16.联系上下文,理解第2 段画线句,说说“征服”、“改变”的是什么?芦苇生命之中“最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又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2、3段作者用第二人称来称谓芦苇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5段第一句说“人生有太多的无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这句有什么作用?“芦苇”和“人生”的“无可奈何”分别具体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理清全文思路,简要回答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走近”芦苇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是一篇以芦苇为题材的文章,但它不仅仅写芦苇,而是既写芦苇又写人生。请分条回答作者从芦苇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作文。(60分)
请以“生活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15-2016学年青云中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三语文答题卷
1.①xiáng 和 ②脉luò ③xiāo 声匿迹 ④目不xiá 接
2.
错别字
改正
3.①不应有恨, 。
②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④ ,草色入帘青。
⑤ ,都护在燕然。 ( 《使至塞上》)
⑥ ,天涯若比邻。 (王勃《 》)
⑦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⑧ 学而不思则罔, 。
4. ①【答】
②【答】
5.(1)【答】
(2)
6. 【答】
7. 【答】
8. 【 】 9. 【 】
10. 【答】
11. 【答】(1) ( http: / / www.21cnjy.com )
(2)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 【答】
13. 【答】
14. 【答】
15. 【答】
【答】
【答】
18. 【答】
19.【答】
20.【答】
21..作文
题目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初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①祥②络③销④暇(4分)
2.禺,隅;俱,具;苍,沧;印,映 (4分)
3.略 (10分)
4.①去看迎神赛会(五猖会),背出父亲规定的《鉴略》一书的有关内容才能参加。(2分)
②为了救出宋江和戴宗。 大汉是李逵。(3分,三个人物名各一分)
5.①示例:这一方面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或者:快乐舒适的农家旅游,需要你和我共同创建。(语言委婉得体得1分,围绕“保护环境”提出要求得1分)
②示例: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或者:“农家乐”,乐农家。或者:绿色农家,快乐大家。
6.搏击长空、潇洒自得、奋勇向上的形象。
7.①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②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8.C
9.B
10.朝臣: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1)(他)特别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尤”、“周”、 “乏”为得分点 答对一点得1分)。
(2)那个显达者不听从陈章侯,于是(陈章侯)想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显者”、“遂”及省略句为得分点,答对一点得1分)
12.“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 谩骂不绝”,“遂欲自沉于水”等处可见陈章侯①乐善好施②刚正不阿③蔑视权贵的高尚品格。
13.引出本文的论题,引发读者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3分)
14.一个人越是知识渊博、才华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成就非凡,他的眼界往往越高,对世界无限、人生有限的认识越深刻,也越能感到自己做的那点事微不足道。(2分)
15.内容上:总结全文,提升观点(深化观点),点明谦虚的意义;
结构上:回应前文(第③段,)使文章结构严谨 (2分)。
16.芦苇的外在形象(或芦苇的外在、容颜、服饰)(2分);生命的顽强(或本性的强硬)(2分)。意对即可。
17. 便于作者抒发感情(2分);表达作者对芦苇的理解和亲近(2分)。
18. 承上启下(或过渡),由芦苇及人(2分);指芦苇无法抵御寒冬的征服和改变(或“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或“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1分);指人生被岁月和生活征服和改变(或“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1分)。
19.①感受芦苇的外在形象,(1分)②理解了芦苇的生命内涵(1分),③由物及人,感悟生命的本性本质和人生哲理。(1分)意对即可。
20. ①感悟到外部环境力量的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生存困窘,人生有许多无奈。③认识到固守人的本性,要有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顽强精神。④领悟到人类需固守本质与本性,才能不断传承和发展,⑤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信念。 (意对即可,1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21.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