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二(上)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二(上)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4 16: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首都师大附中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初二语文
第 I 卷(共 60 分)
一、基础·运用(共 18 分)
年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演讲话诚信
小文要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她演讲稿的节选部分。请你阅读
演讲词,完成 1-4题。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往今来,诚信一直被人们看作
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已深深 juān□刻
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商鞅立木的记载.妇孺皆知,“千金一诺”的佳话不绝于史,“民
无信不立”的教诲.深入人心。中央宣传部每年发布的“诚信之星”名单生动展现了当
代中国人守信重诺、躬行不 chuò□的精神风貌。_____。近年来,“失信人黑名单”的
公布掐住了“老赖”的逃债命脉,使“老赖”们(杳无消息/无处遁形),半年之内就
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这就是制度的威力。只要激励与惩戒措施双管齐下,建设
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给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zài huì 杳无消息 B.zài huǐ 无处遁形
C.zǎi huǐ 杳无消息 D.zǎi huì 无处遁形
3.结合语境,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道德教化,不如依靠制度保驾护航
B.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制度保驾护航,不如依靠道德教化
C.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道德教化,还须依靠制度保驾护航
D.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制度保驾护航,还须依靠道德教化
4.为了弄清“为政之要”的含义,同学们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其中“要”的释义可归纳为:①重要;②关键,要领;③希望得到,索取;④请求;
⑤需要;⑥将要。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为政之要”可解释为 。(2分)
第 1 页 共 8 页
书法写诚信
同学们在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书法展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 5-7 题。
5.小华为书法展拟写了一幅对联,填入下面对联空缺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 ,处世常思无边沧海。
宽以待人, ② 。
A.①寓情沧海 ②做人当效有信大潮 B. ①诚而立世 ②做人当效有信大潮
C.①寓情沧海 ②基鸿业盛意遂心安 D. ①诚而立世 ②基鸿业盛意遂心安
6.同学们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为书法展活动做展牌。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2分)
【甲】 【乙】
选择: 理由:
7.小张拟将一些名言写成书法作品参展,以下名言中与“诚信”无关的一项是(2分)
A.轻诺必寡信。(《老子》)
B.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C.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新闻传诚信
同学们从报刊中摘录了一则与诚信有关的新闻,请阅读并完成 8-9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日,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尚显兰受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邀请,在首
都粮食博物馆进行以【甲】文明有约·诚信为本【甲】为主题的道德模范交流展示。
交流会上,尚显兰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保护合作社社员的利益,在企业
2018 年受非洲猪瘟【乙】2020 年受新冠疫情冲击时,她先后抵押个人房产贷款 700
余万元,保障合作社开支、赔偿客户损失,没有让社员承担一分钱。为推动环境友好
型农业发展,她主动承接清水镇蜂蜜收购项目,为农民增收打造新平台;结合“门头
沟小院+”精品民宿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为基础,打造台上村高端文化民宿;为
扶持村集体项目建设和低收入村民种植创收,她还先后捐款百余万元。
尚显兰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实心做事,共同带领村民们致富,她是走在乡村振兴
路上的带头人。
(作者:任珊 有删改)
8.小丽为上述新闻拟了几则标题,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北京市委宣传部开展交流活动
B.道德模范交流展示活动
C.道德模范尚显兰交流诚信事迹
D.道德模范尚显兰坚持诚信为本
第 2 页 共 8 页
9.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双引号【乙】顿号 B.【甲】书名号【乙】顿号
C.【甲】双引号【乙】逗号 D.【甲】书名号【乙】逗号
二、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一)默写。(共 7分)
10.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1分)
1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分)
12.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1分)
13.《使至塞上》中以物自比,表达诗人惆怅之情与漂泊之感的句子是: , 。
(2分)
14.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
(二)阅读《黄鹤楼》,完成 15-16 题。(共 6 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两联三见“黄鹤”,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构成回环往复之妙。
B.颈联写诗人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的原野之景,境界苍凉,色彩鲜明。
C.尾联将乡愁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愁思。
D.全诗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16.本诗和《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中都有“云”这一意象,
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说说两位诗人分别借“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7-19题(共 7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目,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第 3 页 共 8 页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沿溯阻绝. 天下独绝. 绝.处逢生
B.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自.力更生
C.夕日欲.颓 解衣欲.睡 穷奢极欲.
D.沉鳞竞.跃 负势竞.上 千帆竞.发
18.翻译文中画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虽然乘着飞奔的骏马,驾着长风,也比它快。
理解: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夏水流速之快,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
里江陵一日还”异曲同工。
【乙】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很多趣味啊。
理解:“清荣峻茂”以极为精炼的四个字,描绘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勾勒出一
幅秀美动人的秋冬山水图。
【丙】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翻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理解:这句话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出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寥寥八
字就展现出山之高、水之净。
19.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 分)
【链接材料】
比涉玄灞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②,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③,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④,多思曩⑤昔,
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减)
【注】①玄灞:深绿色的灞河。②沦涟:水波起伏。③舂:这里指捣米。④静默:这里
指已入睡。⑤曩(nǎng):从前。
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常在其作品中融入对声音的描绘。《三峡》一文,通过“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猿啼之声,烘托出 ① ;《答谢中书书》则借
“猿鸟乱鸣”之景,渲染出 ② ;而在链接材料中,“ ③ ”,更是巧妙地衬托
出冬夜的空旷与寂静。
第 4 页 共 8 页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20.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表格。
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
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
“他”是
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
识记人物 ① (人名)。
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
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他同部下一
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戴军衔领章。
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 “西北部”指作
熟悉地点 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者采访的主要地
点 ② 。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 “大迁移”是
了解情节
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指 ③ 。
获得启示
(结合作品 ④
内容)
四、现代文阅读(共 17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21-23小题。(共 7分)
【材料一】
①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外口宽度达 100千米;溯江而上,
河道越来越窄,在海宁附近河道急剧收缩,宽度已不足 3千米。涨潮时大量海水涌
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水位暴涨。
②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形如立墙、势若
冲天的大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
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
③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也是杭州地域一大特色。钱江潮来时,“声
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
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
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
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
浪,层层相叠。
【材料二】
①绍兴末年,因为钱塘石岸被海潮冲毁,皇帝下令主管官吏修缮。乾道九年,
又修筑了庙子湾一带的石岸。从这以后多次下令让官吏修葺石岸。淳熙元年,江堤
再次决口,嘉熙二年再次决口。于是守卫的官吏在靠近钱塘江的地方,先在外面修
筑了土堤,在里面又修筑了石堤,于是江水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嘉定十年,江水大
量溢出堤坝,于是又重新修缮。千百年来, 。
第 5 页 共 8 页
钱塘江海塘修建概况
时间 修建举要
《新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盐官有捍海塘堤,长
唐开元元年
124 里,开元元年重筑。”
钱武肃王(钱镠)发明竹笼填石筑塘和滉柱固塘之法。《十国
五代梁开平四年
春秋》:“以大竹破之为笼,长数十丈,中实以巨石……”
宋大中祥符七年
沿用钱氏旧法修建,或以薪土相间压叠成塘。
至景佑三年
元泰定四年 在竹笼石塘基础上创筑了石囤木柜塘。
改建海盐县石塘,称“杨公塘”,后于弘治元年、弘治十二年两
明成化十三年
次改筑,发展成为高质量“样塘”。
在浙江修旧和新建土、石海塘 1545里,其中浙西沿海 114次,
清代
浙东 69次,浙西修建石塘 368里。
杭州段沿江两岸筑围堤 347 公里,围海涂 64 亩。以围代坝、
1950年至 1989年
治江围涂,是治理钱塘江潮的一项创举。
杭州市实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钱塘江标准海塘建设,建成高标
1997 年至今 准海塘数百公里。如今,涌潮凶险的钱塘江下游两岸,崭新坚
固的大堤巍然屹立,为美丽的杭州增添了一道“水上长城”。
【材料三】
在杭州举办的第 19 届亚运会,会徽名称为“潮.涌.”,主会场设在钱塘江南岸的
“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杭州亚运会竞赛项目设置为:40个大项,61个分项,
481个小项。亚奥理事会 45个国家(地区)的报名运动员人数达到 12500多名,创
历届之最。杭州亚运会上,各国各地区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用行动践行“永远向
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生动诠释了激励人心的体育精神。本届亚运会共产生金牌
482枚,银牌 480 枚,铜牌 631枚。
2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钱塘江形成大潮涌,与东南风盛行、引潮力、河口地形等因素有关。
【乙】新中国成立前,人们仅沿用前人做法,不加创新,水患治理效果不佳。
【丙】杭州第 19届亚运会是历届亚运会中报名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
2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和表格信息,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答:
23.综合三则材料,说说杭州第 19届亚运会会徽以“潮涌”命名的原因。(3分)
答:
(二)阅读《扁担那头的父亲》,完成 24-26小题。(共 10 分)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毓方
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
第 6 页 共 8 页
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
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
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
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我曾无数次偷着试
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①”。从此只能仰望
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
亲。
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
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
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
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
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
④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
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
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
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
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
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
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
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
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
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
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节骨眼上,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
出。
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祖上传下来的还
有诸多。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
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
过。
⑧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养活一家人,用的也是
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
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
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⑨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
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
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
第 7 页 共 8 页
路。”
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
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
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的五官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
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
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
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
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①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
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4.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了父亲对“我”言传身教的事迹,请简要概括,将
内容补充完整。(3分)
(1)父亲在我玩到夜深未归家时佯装打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讲“秦穆饮盗马”的故事告诉我为人处事要宽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任选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答:
26.本文“扁担”含义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第 II 卷(共 40 分)
五、写作(40 分)
27.平凡岁月,微光皆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一抹真诚的微笑,一声贴心
的叮咛,一个深情的拥抱……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虽不起眼,却能在我们前行的
道路上照亮方向,给予我们无尽的温暖、力量和希望。请你以“前行路上的微光”为
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2)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 8 页 共 8 页
首都师大附中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 18 分)
1.镌 辍 2.D 3. C 4.治理国家的关键/要领 5.B
6.答案示例一:选择甲,古朴的篆书,体现诚信在华夏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精髓,我们要继承发扬。
答案示例二:选择乙,端正的楷书,体现做人要规规矩矩,正直方正,体现了诚信是一种正确的价值
观,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评分标准:2 分。书体特点正确 1 分,与诚信形成恰切的表达 1 分。
7.D 8.C 9.A
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共 5 分)
10.山山唯落晖 11.老骥伏枥 12.冰霜正惨凄
1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4.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二)(共 5 分)
15.B
16.“白云千载空悠悠”意指千百年来只有片片白云在空中悠悠飘荡,作者目睹此景,表现出对世事变
化无常的感慨(吊古伤今、怅惘之情);“云生结海楼”描绘了空中云霞飘飞,变幻无穷,如海市蜃楼
一般,表达了作者初入楚地看到奇景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三)(共 8 分)
17.D 18.丙
19.①三峡秋季的肃杀凄清 ②清晨山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 ③“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或“村墟
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20.①彭德怀 ②延安/保安 ③(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④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被共产党人坚韧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如“强渡大渡河”“过大草
地”等情节,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担当,在艰苦环境中奋力拼搏,这启示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
要坚定信念,奋勇拼搏。 (结合作品内容 1 分,启示 1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19 分)
(一)(共 7 分)
21.乙
22.钱塘江潮水肆虐、钱塘江堤被冲毁,钱江两岸人民一次又一次的修建海塘。
23.①钱塘江大潮代表杭州地域特色;②自古以来,钱塘江两岸人民在修建海塘时体现出英勇无畏、
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抗潮精神;③代表亚运健儿勇立潮头、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共 12 分)
24.示例:
(2)父亲面对四弟的种种“劣行”只是温和劝诫
(4)父亲讲述当年去上海码头装货卸货
(5)父亲在我陷入困境时回信鼓励我要学会坚持
25.示例:本句连用三个“走”字,两个“练”字,写出父亲练习的方式多样,表现了父亲吃苦耐
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
26.示例:
(1)这根扁担是家族传承的物件,曾祖父用过,父亲也用过。
(2)这根扁担是父亲养活了一家老小、战胜生活困境的见证。
(3)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的话语鼓励“我”,教育我要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有坚定
的信念。
(4)扁担象征着家风的传承——吃苦耐劳、能屈能伸、坚持不懈的精神品格。
五、写作(40 分)
27.评分参考标准
项目
内容、表达(36 分) 说 明 书写(4 分)
等级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 以 33分为基准分 4 分
一类卷 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 上下浮动,然后 书写正确、工整,标点
(40-34) 言通顺,有 2 处以下语病。 加 书 写 项 的 得 正确,格式规范。
赋分范围:36-30 分 分。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 3 分
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 以 27分为基准分 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
二类卷 清楚,结构比较合理;结构比 上下浮动,然后 点大体正确,格式规范。
(33-29) 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 3- 加 书 写 项 的 得
4 处语病。 分。
赋分范围:29-25 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 2 分
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 以 22分为基准分 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
三类卷
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 上下浮动,然后 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
(28-24)
通顺,有 5-6 处语病。 加 书 写 项 的 得 格式大体规范。
赋分范围:24-20 分 分。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 1-0 分
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 以 16分为基准分 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
四类卷
完整;语言不通顺,有 7 处以 上下浮动,然后 草,标点错误很多,格
(23-0)
上语病。 加 书 写 项 的 得 式不规范。
赋分范围:19-0 分 分。
说明:1.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2.题目未写或写错,扣2分。
3.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 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