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九年级一轮复习【物理学史】专题综合过关题
一、单选题
1.(2019八下·福鼎期中)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500 N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个铅球 C.一位中学生 D.一头水牛
2.(2024八上·沂南期末)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用凸面镜做汽车的后视镜
C.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平面镜端正仪表
3.(2022八上·南安期末)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提出的“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牛顿
4.(2017·泰安)在做物理实验时,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试验,其中有些为了减小误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通规律.例如5个物理实验
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液体深度
③“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时,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
④“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⑤“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测量物距、像距以及物和像大小
上述实验中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②④⑤
5.(2023九下·呼伦贝尔模拟)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c=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分析图乙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8×103J/(kg·℃)
C.2min时a吸收的热量比b多
D.吸热能力较强的是a,它更适合作冷却剂
6.(2023八上·苏州月考)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若在该实验的过程中,用风扇对酒精棉吹风,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时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7.(2024九下·咸阳模拟)如图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的电路图。S 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A 是悬挂在固定弹簧下的铁块,B 是可以改变线圈匝数的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不计),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 V, 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30 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上端为N 极
B.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位置不变,当S 由1改接2时,弹簧的长度变长
C.S接1不变,滑片 P 滑动时,定值电阻 R 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0.432~1.2 W
D.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所用探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三、填空题
8.(2022八上·重庆期末)夜幕降临后,千家万户陆续打开了灯,电灯只有通电后才会工作,这属于 学现象;小区内随之逐渐变的安静,这属于 学现象。人站在路灯下,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属于 学现象(均选填“力”、“热”、“声”、“光”、“电”)。
9.(2023八上·南昌期中)科学探究有 要素,其中第一个要素是 。
10.(2023八上·惠阳月考)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合作交流、评估”等。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张勤同学交流了下面的疑问:如图所示,如果将两个一次性纸杯的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平面用力吹气,里面的纸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强同学回答:“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丁强同学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 要素。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纸杯向上跳出”,这又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 要素(以上两空均选填题中给定的要素序号)
11.(2018九上·雁塔期中)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V;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为 V,电池对外供电时,是把 能转化为 能。
12.(2018八上·徐州月考)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
1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试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试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站在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有好到差的顺序为 。
四、综合题
14.(2024八上·崇明期末)物理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涉及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引入“合力”概念,用到了 研究方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为了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情景,分析可得滑动摩擦力与 有关。如图丙是在机械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滚动轴承,是利用了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2023八下·荔湾期末)
(1)如图1,甲、乙分别表示、两机械某次工作时的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关系,则的机械效率为: ;、的机械效率大小关系为 ;总功的大小关系为 后面两空填“”“”或“”。
(2)如图2所示,小昕通过滑轮组,用的拉力将重为的物体竖直匀速提升了,用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拉力做的功为 。
(3)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爱因斯坦称赞道“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是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计有四步: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在上述设想的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则下面分析正确的是____ 。
A.四个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B.四个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C.是事实,是推论
D.是事实,是推论
16.(2019·东莞模拟)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1)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学习探究小组(一)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材料 质量(g) 高度(m) 时间(s)
1 铁球 50 10 1.43
2 铝球 50 10 1.43
3 铜球 50 10 1.43
4 铝球 50 15 1.75
5 铜球 80 20 2.02
6 铁球 80 10 1.43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为 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为 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验序号为 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下落的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二)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他们发现两者下落时间不相等,原因是: 。
(3)图甲是某实验小组绘制的金属球由静止自由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关系图象;则,图乙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W与时间t关系的尔斯中国图象中,正确的是
五、科普阅读题
17.(2023九上·烟台期中)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移动设备,都使用触摸屏,触摸屏是通过传感器来感知物体在屏上的运动,目前触摸屏大多采用电容式触摸屏。电容通常就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导电极板组成。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多层复合玻璃,在夹层中涂有具有导电性且透明的薄膜材料。当手指触碰到触摸屏时,手指和导电薄膜就会形成一个电容,将人体上的电荷传递到触摸屏上。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电荷分布的变化,就可以计算触摸点的位置,进而感知手指在屏上的运动轨迹。如果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就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
(1)给电容式触摸屏的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将 能转化为 能。
(2)手机屏幕夹层中涂有具有导电性且透明的薄膜材料,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 的变化,可感知手指的运动轨迹;
(3)冬天,戴上厚厚的绝缘材料做成的保暖手套,不能正常操作电容式触摸屏的原因是 。要制作一副保暖触摸屏手套,你的方法是 。
六、计算题
18.(2024八上·南宁月考)周末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沈阳故宫拍摄雪后的美景。小明选择打车前往,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发票。求:
(1)在小明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过程中,如果按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3)出租车以速度v驶出某直线路段时,有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如图丙。在出租车行驶距离测速仪为66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过0.2s后超声波会被汽车反射,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则该出租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此路段限速为4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19.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3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杆秤才平衡?若称量某物体质量平衡时,秤砣距提纽60cm,该物体质量多大?
七、实验探究题
20.(2019·延庆模拟)小阳在利用吸管喝饮料时认为“饮料是靠嘴的吸力进入口中的,而不是靠大气压进入口中的”,而小明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为此他准备了如下一些器材:一个装满水(可以饮用)的玻璃瓶,一个可以塞紧瓶口的塞子,塞子上开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中插有一支吸管并与塞子压紧。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阳的说法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并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物理常识
2.【答案】C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科学探索
3.【答案】A
【知识点】物理常识
4.【答案】C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6.【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科学探索
7.【答案】C,D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及其探究;物理学方法
8.【答案】电;声;光
【知识点】神奇的物理现象
9.【答案】7;提出问题
【知识点】科学探索
10.【答案】②;④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11.【答案】220;1.5;化学;电
【知识点】物理常识
12.【答案】AB或AC;AD或DF;80、1.02或100、1.02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13.【答案】机械闹钟;B;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14.【答案】等效替代;控制变量法;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小于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物理学方法
15.【答案】(1)25%;<;<
(2)20;2400
(3)B;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机械效率的计算;物理学方法;有用功和额外功
16.【答案】(1)1、2、3;无关;1、6;无关;2、4;有关
(2)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
(3)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17.【答案】用电器;电能;化学能;电荷分布;无法形成有效电容;把该手套指尖部分的材料换为导体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科学探索;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18.【答案】(1)14km/h;(2)1.8km;(3)该出租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物理学方法
19.【答案】解:(1)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
∵G×OA=G砣×OB,
即:2kg×g×3cm=0.25kg×g×OB,
解得:OB=24cm
(2)称量某物体质量平衡时:
∵G′×OA=G砣×OB′,
即:Mg×3cm=0.25kg×g×60cm,
解得:M=5kg.
答: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24cm,杆秤才平衡;若称量某物体质量平衡时,秤砣距提纽60cm,该物体质量为5kg.
【知识点】物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20.【答案】用塞子将瓶口塞紧,堵住没有吸管的小孔(不漏气),不能将水吸入口中;再将没有插入吸管的小孔放开,用吸管吸水,能将水吸入口中。
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可知:第一次堵住没有插入吸管的小孔,没有大气压的作用,不能将水吸入口中;第二次放开没有插入吸管的小孔,有大气压的作用,能将水吸入口中;所以小阳的说法是错误的。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物理学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