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漫画的启示
1.了解漫画和其他图画有什么不同,把握漫画的特点。
2.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用意,可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3.明确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学生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掌握漫画作文的写法。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题目:漫画的启示
1.审清题材:题目要求围绕两幅漫画写启示,要写出漫画反映的主题和寓意,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他的目的是什么。“启示”是这次习作题目的中心词,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漫画图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议论文)
2.审清内容: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你能读下面这两幅浸画吗 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可以从上面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观察: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
思考: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撰写: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写完后,同学互换习作读一读,看看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是不是写清楚了,再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
3.审清重点:初步掌握漫画作文的写法;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学会从不同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写清自己的思考。
【拟题思路】
本次习作让写漫画的启示,可以直接用漫画的启示拟题,如《漫画<文明只差一步>的启示》《<这段木头里有“虫”>的启示》等。还可以用漫画的题目拟题,如《文明只差一步》《两只小狗》等。还可以用《从<……>说起》拟题,如《从<待业啄木鸟>说起》,《从<妈妈,水开了>说起》等。
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漫画的启示,也可以自拟题目。
●等待乘凉 ●假文盲
●不劳而获 ●如此排队 ……
【写作思路】
开头:开篇交待了漫画的含义,自然点题。(略)
中间:抓住漫画题目或者是抓住对话的内容,围绕图画要反映的重点问题,有选择地描写画面上主体内容,适当展开合理想象,根据漫画反映的现象,进行根源分析,发表品论。(详)
结尾:总结观点,点明中心。(略)
一、什么是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这次习作,可以从上面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漫画的特点:画面简洁明了;画面意味深长;透过画面的内容一定包含着对某种现象的讽刺或歌颂。3.画风诙谐幽默。
一、选择材料。观察课本中的两幅漫画,看看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
树低矮,枝叶稀少,树干较细。说明树是刚刚栽种的。
一人准备给树浇水
一人靠着树,树干变得弯曲
二人对话:浇水的人不明白戴眼镜的人为什么要靠着小树,戴眼镜的人说自己在等着小树变大树后自己在树下乘凉
一把铁锹:说明这棵树刚刚被栽上
有很多树桩,有的树桩上长出小的枝叶
一只啄木鸟闭着眼睛
远处一只啄木鸟背对着树桩
漫画标题:待业啄木鸟。待业是指等待就业。啄木鸟能啄开书皮,用细长而尖端有钩的舌头捕食树洞里的虫
一只啄木鸟睁着眼睛
思考漫画的含义,说说你从画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二、确定写作对象。
选择一幅你觉得有趣,感受深刻的图画,作为写作对象。
三、选择描写的方法。
1.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手指》一课,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人?
2.仔细观察,描写画面。
漫画作文中,画面的主体往往是人物。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在干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
漫画的含义:小树还未长大,戴眼镜的人就干坐在那里等着乘凉,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想要不劳而获的人。
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中有些同学懒惰,不看书、不写作业,考试时就想靠抄袭别人的来获取高分;
有些人不愿劳动就想靠买彩票一夜暴富,这样的人都是不劳而获的人。
启示:不能坐等收获,收获不是等来的,是付出辛勤劳动得来的。
漫画的含义:森林被破坏殆尽,树木只剩下树桩,啄木鸟没有“工作”可做,令人震惊和心痛。
联系生活实际:
有些同学经常将没用完的铅笔、作业本随意丢弃,或者用小刀在桌椅上乱涂乱刻。
有些人出去用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去超市购物时,不自带购物袋或者不用可降解塑料袋。
启示: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3.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而漫画作文,则要求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不仅要有色,而且要有声;不仅要有事物的静态,而且要有事物的动态;不仅要有人物的外貌、神态,而且要有人物的语言、行动及思想感情。总之,要把静止的画面“活动化”把平面的事物“立体化”。但想象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绝不能脱离画面,任意发挥。
4.针对内容,发表评论。
每一幅漫画都有自己要反映的主题和寓意,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他的目的是什么。就事论事,根据漫画反映的不良现象,进行根源分析,发表品论。
★看了这幅漫画我真为那些不讲文明的人感到羞愧。本来这些人看到路边有垃圾桶,已经有了讲卫生的意识,可就是为了图自己方便,随手一扔也不管有没有扔进去,就走了。这样做跟随地扔垃圾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说文明与不文明之间,很多时候只是一步之差。真希望看了这幅漫画的人能够在以后扔垃圾时能够做到位。
5.认真安排内容,布局谋篇。
在写作时,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等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要注意抓住重点,突出中心。在语言表达上,既要有连贯的叙述,又要有形象的描写,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画面的内容。完稿后,再对照漫画反复阅读,认真修改。这样,一篇好的漫画作文就产生了。
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在行文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形象生动而鲜明,中心明确而集中。
◆天下所有的父母,放开双手,让你的孩子自己行走,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不要再扮演老奴隶的角色,让你的孩子做搏击长空的雄鹰吧!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引人深思,呼吁父母过分的溺爱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呼吁父母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
下面以《假文盲》中的句子为例:
寒风刺骨的公共汽车站台前,四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儿在候车处一字排开,可立在他们面前的牌子上,却醒目地写着五个大字“母子上车处”。他们显然看见了,却装作没看见,心安理得地站在那儿。而就在队列的外边,一个瘦弱的母亲拎着一个大包,吃力地抱着孩子,眼睛中透出无助又无奈的神情。
解析:“母于上车处”,神情是那么心安理得;瘦弱的母亲吃力地抱着孩子,神情是那无助而又无奈。抓住二者的神情进行详细描写,形成鲜明对照,揭示了不讲社会公德给他人带来不便,甚至伤害了他人的利益。
其实,在这个社会,假文盲太多了。比如垃圾箱旁的醒目标志“垃圾入箱”,可箱外的垃圾比箱里的多;公园里的爱心木牌“爱护花草”,可还有人我行我素,随意折花踏草,甚至连牌子也给踢倒了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公德何在
解析:“箱外、箱里”“爱护花草、我行我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对没有“社会公德”类似的现象的气氛,一句“公德何在”的质问,直指人心,令人汗颜。
四、列提纲。你想好自己要写的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选择哪一幅漫画来写?
漫画有哪些有趣的内容?
漫画的含义是什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怎样安排内容?
打算拟什么题目?
我要写《不劳而获》。开篇点题,简述漫画的内容;中间有选择地描写画面上主体内容,联系实际适当展开合理想象;结果针对漫画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
我要写《假文盲》。开篇简单介绍图画内容;中间联系图画和社会现实讽刺社会上那些不讲文明的现象,谴责哪些没有社会公德心的人;结尾呼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让社会变得更温暖。
我写《牵手学生》。先写家长望子成龙,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再详细描写漫画上孩子的内容,并联系实际阐述剥夺孩子休息时间,压抑孩子成长的危害;最后呼吁家长体谅孩子。
九、会练笔,会表达。《等着乘凉》和《待业啄木鸟》都是著名的漫画大师华君武的作品,这两幅作品中都带有讽刺的意味。再看这两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写的时候,注意开头要空两格。借助习作导航单开始动笔写作。
示例:
等着乘凉
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像滴水一样,之所以它能滴穿大石,是因为它昼夜不舍的滴水,因为它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前几天,我看了一幅漫画。画面上一共有两个人,一位植树的伯伯,他把小树苗栽好以后,放下铁锹又去拿喷壶,给小树苗浇水,他忙得满头大汗。尽管很累,但是,当他看见小树苗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摆着枝叶,仿佛说说:“谢谢您,伯伯。您辛苦了!”他露出了笑脸。这时,又来了一个人,坐在了小树苗的下面,什么也不干,悠闲地看着周围的风景。植树的伯伯问:“你在做什么啊?”坐着的那位说:“我啊?在等着树长大了,好在它下面乘凉啊!”看了,真让人觉得可笑。
看了这幅漫画不禁引起我的思考,坐着的人,什么也不干,却想着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就是不劳而获。这样的做法是不会得到幸福的。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班上,自私的同学也不少见。当发现自己的脚下有一团废纸时,谁也不愿意捡起来,只会把废纸踢到另一个同学的脚下。而这个同学也不会捡起来,把纸团继续传来传去,这种场面就像在球场上传球一样,而跟运动员不同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要这个“球”。就这样传来传去。人人都想着要在干净的环境里呆着,却不想付出劳动。试问:弯下腰捡起废纸团能消耗我们多少力气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为班级多付出一些呢?干净舒适的环境要靠大家的努力来保持。
李时珍为了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情愿餐风饮露,出没于深山老林之中,花了四十年功夫,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着,虽然这差不耗费了他的整个生命,但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给予了人们健康的体魄。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不惜自己受苦受累,直至捐出生命,但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给予了兰考人民美好的生活。幸福是给予,是无私的奉献,不是不劳而获。
是啊!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我们应该用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看了这幅漫画,它不仅带给我们乐趣,还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它对我们影响很大!
评析:本文小作者通过一幅漫画并联系实际生活向我们描述了“不劳而获”现象的存在,文中抓住了图画人物鲜明个性进行描写,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选择身边的事例平常、真实,叙述得生动具体,将“不劳而获”的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在结尾处集中表达了情感,点明了主题,总结了全文。
十、会分享,会修改。习作完成了,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是否符合本次的习作要求。借助评改找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
示例: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伐木工人,手里拿着锋利的电锯,他的旁边是一位种树人。伐木工得意地说:“一大片树都被我伐完了,你才种了一棵,哈哈……”种树人没说话,仍然默默地给小树培土。
诊断:描述画面内容时,只列出了主要人物,缺少对画面细节的描述,也没有对人物神情的描述。
下面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一个伐木工人,嘴里叼着烟卷,手里拿着锋利的电锯,他的身边是一棵刚被锯倒的大树,他的身后是一个个树墩,树墩的外围则是一堆堆沙丘和烟囱中冒出的滚滚浓烟,头顶上是火球似的太阳。他的旁边是一位种树人,他正在吃力地给一棵刚栽上的小树苗培土。望着种树人,伐木工得意地说:“一大片树都被我伐完了,你才种了一棵,哈哈……”种树人没说话,仍然默默地给小树培土。
解析:增加了树墩和烟囱描写,突出主题;对伐树人的神情和栽树人的动作进行描写,形成明显的对比。
总结:要仔细观察,不放过画面细节。描述时要从主要到次要,用上方位词。要结合社会现实,谈论启示。启示要有感而发,最好举例论证。
【佳作一】
范文展示
从漫画《待业啄木鸟》说起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一幅漫画,内容看似很简单,其中蕴含了很多道理。漫画中,树林里空无一树,全是矮小的树桩,只有两棵树桩上刚长出细细的小树枝,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在三棵树桩上,有三只啄木鸟站在上面。有一只紧闭双眼,好像在闭目养神;另外两只目光呆呆的,其中一只正对着树桩,远处的一只背对着树桩,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也许它们在想:树没了,没有工作可做了;巢没了,家也没了。漫画中的树桩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应该是一些人为了暂时的利益,破坏自然,乱砍滥伐,让森林失去了生机,也让许多动物无家可归。这些人太贪心了,也很愚蠢,因为环境是要大家一起保护的。环境被破坏了,不仅对小动物有影响,对人类也会有影响。看完这幅画,我想到生活中一些类似的画面:有些同学经常将没用完的铅笔、作业本随意丢弃,或者用小刀在桌椅上乱涂乱刻。有些人去超市购物时,不自带购物袋或者不用可降解塑料袋。破坏大自然等于害自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美丽的环境要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名师点评开头简明扼要引入漫画和看漫画的感受,引出下文。对漫画内容进行了具体描写,想象合理,描写生动。发表看法,揭示漫画主旨:因为人类破坏环境,使森林被破坏殆尽,啄木鸟没有工作可做。联系生活实际,揭示生活中破坏环境的现象,深化主题。结尾总结全文,发出呼吁,突出文章中心。
整体赏析小作者在结构安排上体现了“引漫画——描画面——发评论——联实际——总观点”这一思路,使得文章条理清晰,中心明确。小作者还结合漫画表明观点,联系实际深化观点,总结全文,突出观点,引起大家的共鸣,使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佳作二】
范文展示
一幅漫画的启示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一幅漫画,很有感触。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两个人,刚栽好一棵小树。小树树干不粗,枝叶也不茂盛。一个人,转身去提水了,当他挽着袖子,提一壶水来给小树浇水时,看到和他一起栽树的戴眼镜、戴鸭舌帽的人,正双手抱着膝盖,背靠小树坐着,小树的树干,都被靠弯了。铁楸被扔在旁边。就问:“你干什么?”那个人转脸笑着回答:“等着乘凉。”刚看到这幅漫画,我觉得好笑:面对刚栽好的小树,是坐着等着乘凉,还是提壶浇水,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坐下等着乘凉的人会不知道?没有辛勤的培育,哪有什么凉可乘?可仔细一想,我笑不出来了,这幅漫画中坐等乘凉的人,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吗?刚读几本书,就想成为有学问的人。做几道练习题,就想考出好成绩。刚练几个字,就觉得自己是书法家了。种上庄稼,不除草,不施肥,不浇水,不捉虫,就等着收获。这幅漫画在讽刺我们生活中想不劳而获的人啊!从这幅漫画中我获得了一个启示:“乘凉”的大树是等不来的,只有像提壶浇水的人那样,经常为小树浇水、松土、施肥,好好地管理小树,辛勤地培育小树,让小树长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我们才能乘凉,才能享受劳动成果。种树这样,我们做任何事也应该这样:收获不是等来的,是努力做来的。 名师点评开头点题,引起下文。抓住重点,突出细节,叙述漫画内容,引出下文的分析和感受。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设问句,自问自答,把漫画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尾写出启示,突出文章中心。
整体赏析作者由一幅漫画,联想到了现实生活,由衷地发出感慨。作者不是就“画”写“画”,而是立足于漫画,放眼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典型事例,论据充分,说理准确,读后令人不得不掩卷深思,深受启发。
【佳作三】
范文展示
两只小狗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两只双胞胎小狗,它们一样高低,一样胖瘦,一样的帅气,一样快乐。一天,它们一起去照哈哈镜。一只小狗被一面哈哈镜照得又高又大,威武强壮,看起来就像一头牛。心想:原来我这么威风啊!我应该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狗了。另一只小狗被另一面哈哈镜照得又低又小,枯瘦如柴,看起来还没一只猫大。心想:原来我这么弱小啊!我应该是世界上最差的狗了。从此,被照得高大的狗,走路昂着头,翘着尾巴,趾高气扬,得意得要飞起来了。被照得矮小的狗,走路低着头,弓着身子,耷拉着尾巴,无精打采的,几乎就是在地上爬了。这幅漫画,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两只小狗真是可怜,一面哈哈镜,就改变了它们的人生,它们的命运。哈哈镜太可怕了。同时,这幅漫画,还使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两类人。一类是取得了好成绩,或是被人夸奖了,就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从此就骄傲自大起来,谁也不放在眼里,就如漫画中被哈哈镜照得高大的小狗。一类刚好相反,一次失败,或是被批评,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破罐子破摔起来,做事没精神,做人没自信,就如漫画中被照得矮小的小狗。这两类人就像漫画中被哈哈镜左右了的两只小狗一样,被成绩和失败这个生活中的“哈哈镜”控制了,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完全失去了自我了。生活中的“哈哈镜”同样可怕呀!这幅漫画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要被身边的“哈哈镜”所左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这样,我们才不会像漫画中的小狗那样变得自大或自卑,才能自信地生活、快乐地成长。 名师点评开头自然引入对漫画内容的介绍。写出两只小狗照哈哈镜时和以后的不同情形,形成鲜明地对比,突出漫画的重点,为后面的议论做好铺垫。写漫画引起的思考,揭示漫画的意图:哈哈镜改变了两只小狗的一生。由漫画想到现实生活中被夸赞或失败这样的哈哈镜控制的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升华了文章主题。最后写自己明白的道理,突出文章中心。
整体赏析文章开头引入漫画,中间先介绍漫画内容:一样高低胖瘦的两只小狗,被“哈哈镜”改变了命运。接着发表看法:“哈哈镜”太可怕了!再联系实际,论述生活中的“哈哈镜”同样可怕。结尾总结明白的道理: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全文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同时,文章想象合理,化静为动,对漫画画面的描写具体形象,为后面表明观点、发表看法打下了基础,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突出。
病文展示 升格作文
假文盲一个早晨,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处,立着一块十分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早晨?加上“寒风凛冽”更渲染气氛,让文章生动可感。)可在牌子下却站着几个大男人,他们装出没事似的样子在那儿等车,看着就让人气愤,他们真是一群假文盲。(语言苍白“没事似的”应改为“若无其事”。)你看第一个人,他长得很富态,手揣在兜里,眯着眼睛,站在”母子上车处”的牌子下,看样子十分“沉着冷静”但心里一定十分紧张,可能是因为怕看到熟人,认出自己,丢了面子。(连用两个“十分”重复,删除前面一个。)再看第二个人,他穿着长大衣,戴顶大棉帽,闭着眼睛,豪不在意那牌子上的字。他哼着小曲。好像在想心事,其实,他正在打“退堂鼓”但看见前面那个人“理直气壮”地站在那儿,也就与那个人“同流合污”了、反正有人和他在一起站着,面于上也说得过去。(“豪不在意”的“豪”是错字,应改为“毫”。)第三个人像个知识分子。他穿着一件时髦的羽绒服,脚蹬双油光锃(zeng)亮的皮鞋,三角形的鼻子上架着一幅眼镜。眼镜上蒙了一层雾气,他也不擦,不知为什么。(“一幅眼镜”的“幅”是错别字,应该为“副”。)第四个人最可笑,他为了不让别人认出自己,索性戴上了大口罩,可是眼神却掩饰不住内心的不安。在“母子上车处”牌子的另一侧,却站着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这时,一位稚气的“红领巾”问:“阿姨、您怎么不到那儿去候车呀 ”这位妇女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观察不够仔细,没有把握好重点。“抱孩子的妇女”应该详细写。)难道这些人真的是文盲吗 不是的。他们是一些只自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的自私鬼。(结尾应该再次点明题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假文盲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处,立着一块十分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简单介绍事情发生的天气、时间、地点,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可在牌子下却站着几个大男人,他们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那儿等车,看着就让人气愤,他们真是一群假文盲。(用词准确、生动,刻画出了这些“大男人”的神情。)你看第一个人,他长得很富态,手揣在兜里,眯着眼睛,站在”母子上车处”的牌子下,看样子“沉着冷静”但心里一定十分紧张,可能是因为怕看到熟人,认出自己,丢了面子。再看第二个人,他穿着长大衣,戴顶大棉帽,闭着眼睛,毫不在意那牌子上的字。(这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测,细致入微。)他哼着小曲。好像在想心事,其实,他正在打“退堂鼓”但看见前面那个人“理直气壮”地站在那儿,也就与那个人“同流合污”了、反正有人和他在一起站着,面于上也说得过去。(这是小作者大胆的想象,极大地キ富了画面内容。)第三个人像个知识分子。他穿着一件时髦的羽绒服,脚蹬双油光锃亮的皮鞋,三角形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眼镜上蒙了一层雾气,他也不擦,不知为什么。(以上四个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四个“大男人”的外貌、动作和神态,把漫画中的人物写活了。)第四个人最可笑,他为了不让别人认出自己,索性戴上了大口罩,可是眼神却掩饰不住内心的不安。在“母子上车处”牌子的另一侧,却站着一位妇女。她头系围巾,臂挎皮包,怀抱孩子。因为“母子上车处”的位置已被这些人站满了,她只好待在旁边。她看了看那牌子上的字,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这时,一位稚气的“红领巾”问:“阿姨、您怎么不到那儿去候车呀 ”这位妇女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一句稚气的问话,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讽刺意味!)难道这些人真的是文盲吗 不是的。他们是一些只自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的自私鬼,他们是真“无德”之人!(小作者表明自己的看法,升华了习作的主题。)
整体赏析
修改后的习作有很大的改观,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漫画的内容,在行文过程中加上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讽刺这种不文明现象的同时,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向“他们是真‘无德”之人”,升华了习作主题。
【好词】
◆描写幽默的词语:妙趣横生 一命呜呼 饶有风趣
◆描写搞笑的词语:忍俊不住 贻笑大方 谈笑风生 嬉皮笑脸 啼笑皆非
◆描写启示的词语:坚持不懈 孜孜以求 坚忍不拔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临危不惧
◆描写环保的词语:绿化环境 随手关灯 讲究卫生 绿色食品 限制捕捞 保护生态
◆描写真爱的词语:大爱无边 父爱如生 舐犊情深 无微不至 疼爱有加 关怀备至
【佳句】
◆父爱的力量真伟大啊!为了儿子,一个父亲竟然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真是太让人吃惊了!
◆这天,儿子在一家银行前玩他的新陀螺。他玩得很开心,脸上笑嘻嘻的,有时甚至笑出声来。突然,一个口袋里装着枪的人冲进银行,撞到了儿子,儿子摔了个四脚朝天,陀螺也被撞散了,儿子哇哇大哭起来。
◆儿子苦苦思索着,忽然眼前一亮,计上心来。他找来一块牌子,在上面写:梦游者,不得惊醒,免生危险!
◆看到儿子的表情,躲在树后的父亲忍不住笑出了声。看到父亲,儿子恍然大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想:原来,早晨是如此美丽!于是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花草树木的芬芳让他顿时神清气爽。“老爸,谢谢你!以后我再也不睡懒觉了。”儿子大声说着。
【开头】
◆点题式: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一幅漫画,内容其实很简单,却让我的感触很深。
◆描写式:今天,我看了一组漫画: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看见垃圾桶旁边堆满了垃圾。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工合作。小女孩负责把垃圾放回垃圾桶里,小男孩负责写标语贴在垃圾桶上,来提示人们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不一会儿,垃圾桶旁的垃圾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垃圾桶上也贴上了标语:文明——只差一步。
◆意境式: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天微微亮,空气中还洋溢着夜的气息。
◆排比式:天格外蓝,水格外清,阳光格外明媚。鸭妈妈心情特好,准备带着鸭宝宝们到期盼已久的温哥华去散步啦!
【结尾】
◆总结式:这则漫画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抒情式:有时候,文明真的只差一点点。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这一点点,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启发式: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要做乐于助人的人,更要有一颗不计回报的心。俗话说: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得自己尊重别人。因为,凡事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要多为别人设想。
◆引用式:勿以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每个人都遵守社会公德,那么社会就会像歌中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习作要求——我明白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你能读懂下面这幅漫画吗?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这次习作,要求写 。写时应注意:首先观察 ,可笑之处在哪里;再借助漫画的 或 ,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2.习作漫画——会观察
我观察到的内容为:
3.习作提纲——我会列。
题目: 主题:
主要内容:(1)
(2)
(3)
4. 照应开头的结尾——我会写。
小评漫画假文盲
开头:一星期天的早晨,在一个汽车站站台,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醒目的牌子--母子上车处。但在这里,四个高大强壮的男人对牌子视而不见。在牌子的背后,一位可怜的妇女呆呆的站在站台外边,手里还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
结尾:
5.习作片段——会修改(用修改符号修改)。
当我看到这副漫画时,心想,为什么这些高大健壮的男人对这快牌子看不见,难道这些男人不觉得行为可耻吗?难道不会脸红吗?这也称得上是一个有风度的男士吗?
6.习作练习(任选一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 有些漫画给我们带来阅读的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受到了某种启示。请你仔细观察右面的这幅漫画,写一写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答案
1.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 标题 简单的提示语
2.第一幅漫画:不给小树浇水,却等着在树下乘凉;第二幅漫画:有一处等候牌上写着:母子上车处。其中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婴儿被挤到了等后处的一旁。而真正的等候地点处却站立了不少强壮的男人。他们对于提示牌熟视无睹。
3.从漫画《待业啄木鸟》说起 保护环境
(1)引入漫画和看漫画的感受
(2)漫画内容、发表看法、联系实际说启示。
(3)发出呼吁:保护环境
4.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这样的事情,你想一下,如果某一天,站在站台边的是你的母亲、妻子、女儿你的感受会怎样,你还会像今天这些男人一样吗?你还回对牌子视而不见吗?
5.幅 强壮 视而不见 自己的 称得上是
6.父与子
天色缓缓暗了下来,夕阳的最后一丝腮红也被快成黑色的深蓝给覆盖了。墨色的天空挤出一、两颗星星,在天空使劲地眨着眼睛。月光柔和地照在大地上,倒映出树的影子。家家户户的饭菜香从窗缝、门缝里飘了出来。
妈妈笑眯眯地从厨房端来一盆红烧肉,热气腾腾,香味紧接着从盆里溢了出来。红烧肉的香气直往秃头爸爸的鼻孔里钻,挡也挡不祝秃头爸爸馋涎欲滴,实在忍不住了,拿起筷子想夹肉,妈妈生气地拍了一下爸爸的手:“看把你急的,你看现场少了什么 ”秃头爸爸光顾看桌子:“少了米饭,我马上去拿!”“错了,儿子还没来呢,快去叫他!”妈妈指着儿子的房间。秃头爸爸呶着嘴,指着香味四溅的红烧肉,但拗不过妻子,只好上楼找儿子。
秃头爸爸敲了一下门,咦,怎么没反应 又敲了几下,依旧没反应,秃头爸爸只得推门进入。令他吃惊的是,平时贪玩的刺猬头儿子正沉浸在书海当中,他翻看着这本书,一页,两页,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他时而眼睛发亮,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时而默然神伤,似乎看见了过于悲伤的事。书似乎像一枚磁石,把他给吸引了过去。儿子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样,不停地翻看着书。
直到秃头爸爸拧着刺猬头儿子的耳朵,他才回过神来。儿子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情不自禁咽了一口唾沫,仿佛把书里所有的内容都吞了下去,然后让头脑把它们给汲取了。儿子似乎还想着故事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使他牵肠挂肚。秃头爸爸情不自禁俯下身:“到底是什么书有这么大的魅力,把这么不爱看书的儿子也吸引了 ”这时,书又转化成了胶水,把秃头爸爸的眼球给粘了过去。
当儿子坐在餐桌前,用兴奋的语气表示开始吃饭时,却发现秃头爸爸还没下来。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过了许久,秃头爸爸还没下来。妈妈的脸渐渐暗了下来,拉了下来,没了笑容。妈妈和刺猬头儿子清清楚楚看见盆中红烧肉的热气已散荆妈妈便指着秃头爸爸去的房间,用命令的语气对刺猬头儿子说:“快点叫你爸爸下来吃饭!”
刺猬头儿子嘟囔着嘴,很是不服气。他来到房间,发现秃头爸爸趴在地上,不时交替着双脚,像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两只手托着腮帮,手肋顶着地面,支撑着大脑袋;大肚子贴在地上,肥肉与脂肪好像占了地板三分之一的面积。刚才还不服气的儿子,看到老爸那副天真无瑕孩子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