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明确写作任务,学习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搜集、整理资料。
2.将整理后的材料写下来,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
3.能根据习作要求和评价表相互评价。
4.能根据修改意见自主修改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审清题材: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次习作,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说明文)
2.审清内容:要求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写江河湖海、名山大岳,也可以写园林建筑、宫殿庙宇等等。写什么内容由自己来选择。在写这些名胜古迹中,可以领略美妙的自然风光,可以感悟深厚的历史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知识性或趣味性,让人读了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搜集资料
☆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整理资料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搜集、补充。
撰写
☆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介绍得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3.审清重点:能搜集资料,清楚的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拟题思路】
题目可以用地名直接命名,如:长城、故宫、天山、桂林……可以用添加法,如,登泰山、游洞庭湖、参观颐和园……可以用点题法:如,美丽的太湖、神奇的九寨沟、美丽的黄山、北京真美……还可以用创新法:如,天下第一楼、太行美、不虚此行……
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长城 ●登泰山
●天下第一楼 ●太行美……
【写作思路】
开头:先点明所写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略)
中间:具体描绘这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对写作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具体的观察,整体和局部、静态和动态等都要有所涉及。(详)
结尾:表达你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赞美之情。(略)
一、选择材料。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知多少?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众多:江河湖海、名山大岳、园林建筑、宫殿庙宇……漫步在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中,可以领略美妙的自然风光,可以感悟深厚的历史文化。
二、确定写作对象。
你游览过哪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呢 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
三、选择描写的方法。
(1)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敦煌莫高窟:地理位置 影响 壁画艺术 千佛洞 ……
秦兵马俑:位置 兵马俑的种类 兵马俑的样子 兵马俑的数量 ……
(2)要介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这么多方面,怎样才能把它们介绍清楚呢?
写世界文化遗产,基本的思路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事物之间的关系)顺序等,写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历史、现状等。
(3)小组讨论: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时,要重点介绍它的什么?
(4)结合自己的选材,联系本单元学会的表达方法,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还可以使用因片、表格等辅助形式,把所选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清楚、具体,凸显所写文化遗产的特点。
(5)一起说特点
万里长城:历史悠久、长度惊人、工程浩大、建筑高超
西湖:湖光山色、文物古迹
(6)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把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得具体、有趣呢?
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三个比喻句写出了小艇三个特点:长、窄、深;是两头翘;轻巧灵活。
习作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把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得更加生动、有趣。
请你用上一两种修辞手法,写一写西湖美景。
★瞧那西湖,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天、映着云、映着鸟、映着桥、映着山……湖水是恬静的,恬静得没有一丝涟漪,就像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那么羞涩,那么温柔。
《威尼斯小艇》一文中还重点写了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它是怎样写的?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总写 分写
这段话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展开叙述,通过写疾驶时、极窄时、拥挤时船夫的活动,表现了船夫驾驶技术高超。
仿照课文,请你按照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写黄山的松树。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擎天巨人耸立挺拔,有的如同流水行云翠枝舒展,有的彷佛苍龙凌波虬根盘结,有的状如猛虎归山矫健威武如。它们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令人喜爱。
四、查阅资料,整理资料。
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
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了解到它的哪些资料?
关于黄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曾在此炼丹而得名。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
长城的传说——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十分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务必参拜的地方。
怎样把这些传说写进我们的习作里呢?
还是从黄山这座山的名字讲起吧。
传说……
我特别奇怪,长城这些巨石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
我查资料得知,这些巨石其实是……
五、表达个人感受。
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人们赞美巍峨壮丽的黄山,云海以它变幻不定的身影赋予这座名山以神奇的色彩,使它显得更加妩媚动人。我爱这瞬息万变的云海,我爱黄山。
关于这篇习作,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习作开头,我想通过神话故事引出要介绍的景点。
描写时,我要加入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让我的作文更生动!
我要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这样习作才能表达得清楚、有条理。
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
描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抓住景物的形状和大小、色彩和数量、动态和静态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以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这段话抓住佛香阁的“高”、排云殿的“大”、昆明湖的“静”与“绿”,描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下面以《颐和园》中的句子为例: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解析:这段话抓住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颜色鲜艳、长廊的长、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来写,就把长廊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湖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垂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儿了。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解析:这段话抓住景物“多”的特点来描写:桥洞多、桥栏杆上的石柱多、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狮子多,这样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所绘景物オ会更加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仙境,仙境怎能离得开浩瀚的云海呢?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谲(jué)的大海,时而轻如丝绢,时而气冲霄汉……
七、使用恰当的修辞。
写景的时候,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这就需要借助于修辞手法。
★这一座座矮小的山峰,遍布在漓江两岸,使我感到有说不出的惊讶。它不象我曾经见到过的许多山峰,总是沿着斜坡,蜿蜒曲折地向上升起,却象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座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个硕大的盆景,也许少了点儿雄健的气魄,却蕴藏着许多的妩媚。这段文字,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把漓江描绘得色彩鲜明、生动有趣。
八、列提纲。你想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呢?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要介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打算从哪几方面介绍?
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运用什么方法介绍的生动、有趣?
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我的习作写《壶口瀑布》:先写人们还没看到壶口瀑布,却被它先声夺人的响声所震撼;然后写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催发了作者的顿悟;再写壶口的构造;最后写作者从黄河及壶口得到的真传,并被它陶醉。
我要介绍《江南第一楼》:开篇点题写我和爸爸来到岳阳楼;接着介绍壮美的楼阁;然后具体介绍不朽的诗文;再简单介绍浩瀚的洞庭湖;再写动人的传说;结尾总结全文,点明题目。
我打算写《美丽的北海公园》。习作开篇介绍北海公园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然后公园中心的琼岛;再介绍岛上的白塔;再写湖北岸的五龙亭;结尾总结全文,抒发赞美之情。
九、会练笔,会表达。这次习作,请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写江河湖海、名山大岳,也可以写园林建筑、宫殿庙宇等等。写什么内容由自己来选择。写的时候,注意开头要空两格。借助习作导航单开始动笔写作。
示例:
游故宫
在北京的市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高约十米,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为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过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龙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二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它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与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和元旦、冬至等都在这里举行仪式。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旁排列着仪仗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周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liú)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的时候,皇帝先在这里休息,并接受司礼官员的朝拜。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这里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如果往保和殿西侧走,就会发现有一座收藏古代画作的绘画馆;另一座陈列百余年前中外钟表的钟表馆则坐落在保和殿的东侧。
保和殿的北面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广场以北就是故宫的后半部分,由南往北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其中,坤宁宫北面的御花园里种植了奇花异草,布满了山石亭阁,景色非常优美。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共有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许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沿着故宫东路的九龙壁向北走,经过宁寿门,就会来到珍宝馆。珍宝馆里陈列着古代王公贵族们的各种奇珍异宝。
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
评析: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文中大量运用列数字的手法,写出了故宫的建筑宏大,藏品之多之奇之贵。用“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简略地介绍了故宫的文物,读了这篇文章仿佛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
十、会分享,会修改。习作完成了,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是否符合本次的习作要求。借助评改找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
示例: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关于长城的谚语也很多,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这些谚语即表明了长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表明了建造长城的不易。
诊断:标点错误,谚语内容要加上双引号,谚语太少,不能体现“很多”二字。
下面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关于长城的谚语也很多,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这些谚语即表明了长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表明了建造长城的不易。
解析:修正了标点,加上了两条谚语,突显修建长城不易。
总结:写之前要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要分多个方面来写。抓住景物特点,写出景物特色。材料内容丰富,修辞手法多样。
【佳作一】
范文展示
颐和园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有名的景点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介绍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有728米长,被分为273间,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全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高约40米,内有8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下有20米高的石台基。佛香阁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关于佛香阁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想在海淀这片风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园子,有人说这万寿山下是个古墓,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号称这妃子当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动不得! 乾隆听了,说怕什么,当乾隆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乾隆惊吓至一身冷汗,赶忙命人把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一大庙镇住不冥的鬼魂,这就是佛香阁了。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湖周围的堤岸上有多座不同式样的石桥,有一座石桥一直通到湖心岛,因为石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作十七孔桥。桥栏杆的石柱上雕刻着500多只姿态不一、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精湛技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有机会你一定要来亲自看一看啊! 名师点评开头点题,交代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出下文。过渡段,引出下文对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具体介绍佛香阁建筑特点和作用。小作者用比喻修辞描述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昆明湖的美丽。结尾总结全文,与读者互动,突出文章主题。
整体赏析随着小作者的文字去颐和园游览,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了一幅清晰的颐和园美景,它让我们既了解了颐和园的各个景点特点,又从中领悟着每个景点中富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真是美不胜收!小作者用比喻修辞描述事物,如“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昆明湖的美丽。
【佳作二】
范文展示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把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名师点评开头概括介绍莫高窟位置、历史和影响。通过比较引入对莫高窟壁画的介绍。介绍“千佛洞”名字的由来。结尾强调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珍贵价值,升华中心。
整体赏析这篇习作的结构是“总分总”。开头点题,介绍莫高窟的位置、历史和影响,引出下文对壁画和“千佛洞”的介绍。中间部分具体介绍了壁画和“千佛洞”名字、洞窟的由来,内容丰富,中心突出。结尾点出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突出中心。
【佳作三】
范文展示
兵马俑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一号俑坑呈长方形,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6000多个兵马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站在高处鸟瞰,可以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十分整齐,构成一个行止有序、进退有据、组织严密、固若金汤的军阵编列。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多,个性鲜明。仔细看,那些头戴铁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的是将军俑,而那些身着铠甲、足登长靴,右手执兵器的就是骑兵俑。看他们神态自若的样子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有机会话一定要去秦始皇兵马俑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雄伟气势。 名师点评开头简介兵马俑的位置,自然引出下文。中心句概括房间是自己乐园的原因。运用数字,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写得很具体。过渡句,承接上文,引出写文对兵马俑种类和个性的介绍。结尾总结全文,表达感受,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整体赏析小作者开头简洁兵马俑的位置,接着依次介绍兵马俑的性质、影响、规模、种类,结尾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突出。同时,运用数字把兵马俑规模宏大写得很具体;运用描写,把兵马俑将军俑和骑兵俑写得很形象。
病文展示 升格作文
凤凰古城国庆节,爸爸、妈妈到这我去湘西的凤凰古城游玩。风凰古城临江而建,它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 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应该把路上的景色再写详细一些)一路上充满了欢歌笑语,我们很快就到了风凰古城。真美呀!小河的两岸是两排古香古色的吊脚楼,它们密密麻麻,沿江而建,很多都已经成了客栈。每座吊脚楼都把脚抬得高高的,水流就这样静静地淌过楼下的木桩。导游一路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吊脚楼的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风凰古城一带的水中生存着一种蛇,这种蛇经常到居民家里咬人、伤牲畜。为了防止蛇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大家建房时将楼脚高高吊起,离开水面……他们就这样用智慧为自己营造了安全的居住环境。(吊脚楼是凤凰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写出来。)我们乘船游沱江,感觉像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上一样。沱江的水十分清净,深的地方水是墨绿色的,水草较多,看不到底,浅的地方水是翠绿色的,水草不多,可以下去游冰,而水深到腿肚子处,又没有水草的地方,水是可以喝的。河岸上,一些人用木棒子洗衣服,有些小孩子还光着身子在江水里嬉戏、打闹…… 导游带我们来到风凰小镇上,一种热烈的气氛立即包围了我们。走进小巷,两边是延续不断的商铺。许多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头戴银饰,走起路来“叮当、叮当”地响,可有趣了!(用词不准确,“热烈”改为“热闹”,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应该简单介绍一下,突出凤凰古城的繁华。)这里的特色小吃更是多得数不过来,扭扭糖、梅花糕、糯米酸辣子、湘西凤凰姜糖……保准看得你垂涎三尺。(风凰小镇上除了小吃,还应该把小镇的热闹写出了。)凤凰古城真是一个值得游览的好地方! 凤凰古城国庆节,爸爸、妈妈到这我去湘西的凤凰古城游玩。(开篇点题,吸引读者。)风凰古城临江而建,它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一路上充满了欢歌笑语,我们很快就到了风凰古城。真美呀!古朴的城墙、青石板的街道、古色古香的店铺,清清的河水在蔚蓝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小河中架着一座小桥,像小河的一条轴线,平分了小河的上下游。站在小桥上往北看,一座古城就那么安静、美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以优美的语言,细膩的笔调,整体描绘了风凰古城的美丽环境,体现了古城恬淡秀美的风姿。)小河的两岸是两排古香古色的吊脚楼,它们密密麻麻,沿江而建,很多都已经成了客栈。每座吊脚楼都把脚抬得高高的,水流就这样静静地淌过楼下的木桩。导游一路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吊脚楼的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风凰古城一带的水中生存着一种蛇,这种蛇经常到居民家里咬人、伤牲畜。为了防止蛇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大家建房时将楼脚高高吊起,离开水面……他们就这样用智慧为自己营造了安全的居住环境。(插叙吊脚楼的小故事,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文章结构脉络更加清晰、主题更突出。)我们乘船游沱江,感觉像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上一样。沱江的水十分清净,深的地方水是墨绿色的,水草较多,看不到底,浅的地方水是翠绿色的,水草不多,可以下去游冰,而水深到腿肚子处,又没有水草的地方,水是可以喝的。河岸上,一些人用木棒子洗衣服,有些小孩子还光着身子在江水里嬉戏、打闹……“那古古旧旧、高高低低,一栋傍着一栋,一檐挨着一檐,壁连着壁,肩并着肩的吊脚楼,层次分明,时而整整齐齐,时而东倒西至地由西向东绵延开去。青山、绿水、古桥、吊脚楼、漂荡在江面的小舟,一幅多么美丽的水彩画!(巧妙运用一连串的叠词,使语句富有节奏感,朗朗上ロ,将吊脚楼的姿态描摹得拙朴可爱。)导游带我们来到风凰小镇上,一种热闹的气氛立即包围了我们。走进小巷,两边是延续不断的商铺,卖的都是当地的特产、纪念品。五花八门的手工艺品、小玩具,各种各样的银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许多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头戴银饰,走起路来“叮当、叮当”地响,可有趣了!(“一路上、小河的两岸、吊脚楼、游沱江……”一系列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使文章条理清晰。)这里的特色小吃更是多得数不过来,扭扭糖、梅花糕、糯米酸辣子、湘西凤凰姜糖……保准看得你垂涎三尺。如果你正好赶上风凰苗寨赶集,那就更能大饱眼福、口福了!不光各种农贸产品丰富,价格便宜,而且各种难得一见的民族特色产品也时有出现。说不定,你还可以买到一两件珍品呢。此外,苗镇的集市还是苗族少女们争奇斗艳的场所,一眼望去,各种民族服装五颜六色、绚丽异常。(“大饱眼福”突出了赶集的精彩、趣味性强。)凤凰古城真是一个值得游览的好地方!(总结全文,抒发喜爱之情。)
整体赏析
修改后的作文重点突出,描写具体全面,从自然条件、建筑、エ艺服怖特色小吃、苗寨赶集等方面展示了风風古城的魅力,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全文内容充实,语言精彩生动,文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读来趣味十足。作者将自己对凤凰古城的热爱与赞美蕴藏于字里行间,情文并茂,亲切自然。
【好词】
◆描写美景的词语:姹紫嫣红 山清水秀 春暖花开 湖光山色 鸟语花香 春意盎然
◆描写江河湖海的词语:涓涓细流 江水滔滔 汩汩有声 银光闪烁 惊涛拍岸 碧江盈盈
◆描写名山大川的词语:举世闻名 名山大川 巧夺天工 气壮山河 风景如画 美妙绝伦
◆描写人文古迹的词语:心旷神怡 赏心悦目 蔚为壮观 诗情画意 富丽堂皇 亭台楼阁
【佳句】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巍巍群山之间蜿蜒盘旋。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开头】
◆开门见山式: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场景引入式: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著名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生动描写式:北京的北海公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园林之一。它那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各式各样的建筑闻名世界。
【结尾】
◆抒情式: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点题式: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总结式: 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加上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岳阳楼啊,我明白了,为什么人们称你为“江南第一楼”。
1.我是小小讲解员。
学校有客人来,需要你帮忙讲解学校有代表性的地方:亲友到你家做客需要你介绍一下周边的环境;暑假开始了.博物馆需要志愿讲解员……选择个情境,做一名小讲解员。
2.习作审题——我能行
(1)这次习作可以写 或 (简介∕游记∕写景)
(2)这次习作限定了写作对象—— 。
(3)这次习作的重点要表达出 带给我们的 的感受。”
3.习作提纲——我会列
长城雄姿
中心:
开头:
中间:
结尾:
4.别人习作——我会读。
我见过上海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游览过苏州园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雄伟壮丽的故宫。故宫有着巍峨壮观的宫殿,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画和金光灿烂的瓦顶。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黄琉璃瓦顶,白石底座,雍容华贵,气势磅礴,像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有人说天下美景尽在故宫,并不夸张。
本段中将故宫与 , 进行比较,然后引出故宫有 的特点,让人读来为之赞叹,为之欣喜。
5.习作片段——会修改。
故宫真是雄伟壮观。有巍峨壮观的宫殿,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画和金光灿烂的瓦顶。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黄琉璃瓦顶,白石底座, 雍容华贵,气势滂沱,像一幅优美的长卷。有人说天下美景尽在故宫。
这段文字中有三处病句,可以找出来改正:
(1)把“像一幅美丽的长卷”改为“ ”。
(2)把“气势滂沱”改为“ ”最后一句话没说完,用改加上“ ”。
6.习作练习(任选一题)。
在本册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神奇美丽的各种景色。相信在你的眼中,你也一定见过很多的自然美景。请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象,写一写吧。题目自拟,要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
1.大家好,我来自XX小学五年级二班,叫XXX,今天由我给大家讲解……
习作练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1)游记 写景 (2)文化遗产 (3)文化遗产 自豪
3.热爱赞美长城
开头点题,点明游览的地方是长城
中间介绍长城的雄伟壮阔
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赞美长城的雄姿。
4.上海的东方明珠 苏州园林 雄伟壮丽
5.(1)像一幅优美的绘画长卷
(2)气势磅礴 ,并不夸张
6.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