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他__________了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片段描写。
3.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笔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4.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好习惯。
5.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通顺、意思清楚。
题目:他 了
1.审清题材:题目要求已经给予提示,所填词语应该与心情有关,所以应该围绕这一点补充文题。比如可以填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然后可以通过回忆的方式点明题目并引出下文要写的内容,然后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点明主题。(记叙文)
2.审清内容: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 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感动了”“他生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別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3.审清重点:了解和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
【拟题思路】
要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命题,如:他感动了,他开心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尽力去捡拾那些熟悉,又能切中题旨词语镶嵌在文题中。
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表达你的心情,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他开心了 ●他兴奋了 ●他生气了 ●他难过了
【写作思路】
开头:先点明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时刻是什么。(略)
中间:通过具体事例,具体描写产生这种心情地过程,这是习作的重点,也可以先讲事情的经过,最后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详)
结尾:点明中心,再次表达自己的心情。(略)
一、选择材料。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別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
她生气了 她陶醉了 她害怕了 她后悔了 他伤心了 他害羞了
二、学习方法。
回顾课文
1.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军神》一课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下来”“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生气、惊讶到心疼、钦佩,最后肃然起敬的内心变化。
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想法。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它是怎样写的?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这是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3.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
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神态)
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动作)
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语气是怎样的?(语言)
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侧面描写)
4.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写一写妈妈生气时的样子。(她生气了)
三、确定写作对象。
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其中的一个,通过具体事例,把“他”的心情写出来。
四、确定描写的方法。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如:
★《军神》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课文重点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的变化,开始沃克是"冷冷"的,当发现伤情后,闪现出"惊疑的神情","目光柔和了"。病人拒用麻醉剂时,沃克"眉毛扬了起来"表示不理解,他听了病人一番话后,"再一次愣住了"。手术后,当病人说出刀数时,沃克"惊呆"且"大声嚷道","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当他知道病人是刘伯承时,沃克"肃然起敬"。沃克医生这些变化,都是由刘伯承引起的。课文这样写,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品质;《青山处处埋忠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他人的心情写清楚、具体,才能凸显所写人物心情的特点。
五、选择最熟悉的材料。
从平凡的小事中提取素材,要让读者觉得这些事仿佛也发生在自己身上,更要在文中抒发合乎情理的独特感想,进而感染大家。
★他生病了,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非常感动,不单单将其视为对他的关爱,这也是大家成长的一种感受,这就达到了“见人所未见”的目的。
六、选择典型的实例。
从平凡的小事中提取素材,要让读者觉得这些事仿佛也发生在自己身上,更要在文中抒发合乎情理的独特感想,进而感染大家。
★他生病了,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非常感动,不单单将其视为对他的关爱,这也是大家成长的一种感受,这就达到了“见人所未见”的目的。
七、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 眼神与平时一样吗?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他说了哪些话 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周国的人有什么反应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八、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记叙中要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要将与文章中心相关的部分详细描写。
★游戏带给他快乐,就要详细写出游戏过程,表现“开心”这一主题,同时要对一些细节进行细致刻画,如描写儿童游戏的场面,可以总写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写老师、同学的表现,小到眼神、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都要细致刻画,这样点面结合能更好的凸显文章中心。
怎样写好神态描写?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更正耿直,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骒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水。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开刀的情景,句中的“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神态,尽管疼痛之极,而病人却一声不吭,这里病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自我克制忍受能力,情况就不可能这样。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写沃克震惊感动的神态和语言,有力地突出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下面以《他笑了》中的句子为例:
语文课上,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做“美梦”的他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好像忽然“活”过来似的,恢复了平日里的灵性,黑溜溜的眼珠在他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地转着,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帮助,一会儿又苦有所思,像在专注思索,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帮助,结结巴巴的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赦免”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时候,他得意地扮个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作了一揖。
解析:“撑开双眼”“黑溜溜的眼珠”“滴溜溜”“左顾右盼”“苦有所思”“结结巴巴”“扮个鬼脸”“作了一揖”……这一连串动作、神态的描写,让一个聪明、调皮、可爱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他的脸涨的红红的,手还一个劲的抓耳朵。身子也不时扭着,显出十分扭怩的样子。大概是没有精神准备吧,开头的一句话,就说了四遍,而且还加了不少的“嗯、啊”之类的语气词,自然又招来了同学们一笑声、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两只限睛盯着地面,脸通红,汗也冒出来了,手不停地拽着裤子,两只脚来回移动,连整个身子都能看出在微微地动。嘴一张一张的,舌头在嘴里笨地动着。
解析:一段精彩的描写把一位聪明、可爱,而且又害羞的同学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触动读者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
九、列提纲。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个人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可选的材料有很多。动笔之前先来看看下面的选材图标,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要写《他生气了》。开头交代时间、地点,老师生气了;中间:通过细节刻画,写出老师生气的原因及其过程;抒情式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我要写《他难过了》。开头一段环境描写,引起回忆;中间:交代王刚被妈妈误会的原因及其事情的详细经过;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生活的磨难就是一种考验。
我写《他陶醉了》。开篇简洁交代他被公园老人吹奏的萨克斯曲所陶醉,那情景至今让我难以忘记;中间详细具体写听老人吹奏的过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主题。
十、会练笔,会表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用上动作描写,以“正在 的人”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
示例:
他疑惑了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住。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了,他一手抓住梯子,一个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戏时跳进水里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二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 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不也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下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紧了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睁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解析: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构思新颖,由两个故事组成,故事套故事: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和起因大致相同,只是情节稍有变化,致使两个故事的结果迥然不同。这样使文章,感情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唯有真情最动人,作者所选事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真切感人。
十一、会分享,会修改。习作完成了,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并在评改中找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再进行修改。
示例: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
他灵机一动,打开了门,把核桃夹在门缝处,只听见“咔”的一声,核桃碎了。
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小声地嘀咕道:“真是一个大吃货!”
诊断:打破核桃的动作没有写出来。
下面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他灵机一动,打开了门,把核桃夹在门缝处可惜门缝太大,核桃掉了下来。但他毫不灰心,径直向课桌走了过去,把核桃放在课桌的左上角,用手肘很很一击,核桃还没碎。他往后退了几步,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只听见“咔”的一声,核桃碎了。他欣喜若狂,揉探通红的手肘,顾不得疼痛,开心地笑了。
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小声地嘀咕道:“真是一个大吃货!”
解析:经过改动,抓住打破核桃的动作进行了详细描写,一次次的尝试,各种滑稽、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让人看到了一个为了吃而“不择手段”的“吃货”形象。
【佳作一】
范文展示
她笑了人生百态,喜怒哀乐都是平常之事。但是,唯有她那微微的一笑,使我念念不忘。那天,我到街上去买东西。在过马路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倒在路边,好像是不小心摔倒的吧。这个老奶奶年过花甲,站了好久都站不起来。许多行人都在观望,但没有一个人去把她扶起来,我也想:现在社会上的骗子太多了,有些人就是假装跌倒,把她扶起来后,就说是你把她撞倒的,向你要钱,现在已经发生了好多起这种事件了。所以,我也没去扶老奶奶。但看老奶奶那可怜的样子,我的心有点儿动摇了。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呢 正当我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走来了一个小姑娘,看上去跟我一样大。她毫不犹豫地把老奶奶从地上扶了起来,还一边拍拍老奶奶身上的土,一边关心地问:“老奶奶,您没事吧 ”老奶奶说:“我没事,你真是个好心的小姑娘!”小姑娘抿着嘴笑了,她的笑容是那么美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从她的笑中,我看到了她一颗金子般纯洁的心。我觉得这个微笑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微笑。“老奶奶,您家住哪儿 我送您回去吧!”小姑娘关切地问。“没关系,我自己回去就可以了。”老奶奶说。小姑娘又说:“老奶奶,不碍事的,反正今天放假,而且你一个人回家也不安全啊!”“那……好吧。”老奶奶微笑着答应了。小姑娘扶着老奶奶走出人群,她的脸上依然带着淡淡的微笑,老奶奶的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顿时流淌着一股暖流,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一首熟悉的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名师点评设置悬念,引出下文。通过细腻的内心活动描写表现心理的矛盾。用动作描写表现小姑娘的善良、细心。具体描写小姑娘的笑,从侧面烘托她善良的形象。自然结尾。感悟深刻,深化了主题。
整体赏析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行文,紧抓小姑娘的神态、动作描写,为我们展现了非常有正能量的一幅生活画面。语言简洁、条理清楚,表达完整。通过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描写和对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小姑娘笑容的美丽和心灵的纯洁,使小姑娘的善良、热心的形象跃然纸上,表现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的变化,对小姑娘的喜爱、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佳作二】
范文展示
他后悔了每个人都可能犯过许许多多的错误。而令李明最后悔的就是和同学李亦可发生的一次争吵。那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事了。体育课上,老师叫大家自由活动。李亦可闲着没事干,在沙坑里抓了把沙子往李明的头上撒。她还很高兴,觉得非常好玩。可是,李明气得火冒三丈,瞪着眼珠子,跺着脚,大叫起来:“你是不是有病?”接着,李明用力地扯了一下李奕可的胳膊,李奕可又疼又难过,伤心地跑开了。这节课李明闷闷不乐,终于挨到下课了。李明看见李亦可还在哭,心想:我是不是太狠了点儿?李明坐在位子上,抓着头发,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是我的同学啊,还是个女孩子,我怎么能这样对她呢?” 有了这个重石头在心里,李明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一整天。想去道歉,但李奕可见了他扭身就走了。哎,如果时光能倒退,李明一定要和她心平气和地说话,他真后悔当时那么冲动,伤害了李亦可。 名师点评开门见山,引出主题——后悔。简述事件经过,表述清楚。“闷闷不乐”“抓着头发”“不是滋味”等描写表现出了李明后悔的样子,真实、具体。以叹息结尾,表现李明追悔莫及的心理。
整体赏析这篇文章叙述了同学之间发生的一次争吵,展示了儿童美好的心灵。文章语言流畅,条理清楚。叙述事情的经过能做到详略得当。同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佳作三】
范文展示
她感动了她病了,去医院诊断,是绝症。医生要她务必及时入院治疗,否则顶多只能再活一年。她拒绝了。那笔庞大的治疗费足以压垮大多数中国家庭,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单身母亲,一个月只挣八百元钱。她的女儿才八岁,念小学二年级,很聪明,读书也很用功,上学期还拿了“三好学生”奖状,得了几支圆珠笔和一大摞作业本。她回家了,女儿还未放学,她泪流满面地拿出女儿的照片。家里穷,照片还是女儿满周岁的时拍的。那时女儿的父亲还在南方做生意,可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不仅埋葬了父亲,还给这个家添了一大笔债务。这些年,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她尝尽了人间冷暖。如今,她要走了,女儿……女儿,她能指望谁?她想:与其让孩子自己活着受罪,不如带孩子一块离开这个世界。她抹掉眼泪,出了门。屋外,凛冽的寒风像一把三棱尖刀,捅入喉咙,并在里面搅动着。她吐出一口痰,痰里有血,腥腥的。她买了很多菜,提回家,做出一桌好吃的,有鱼有肉,还有女儿最爱吃的小鸡炖蘑菇。女儿回来了,兴奋得大叫,忙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她心如刀绞,坐下来,不停地为女儿夹菜。女儿吃得很开心,似乎没有注意到隐藏在她眼角的泪。这天晚上,她紧闭门窗,旋开了煤气阀,然后早早上了床,把女儿搂入怀里,使劲地亲吻女儿额头。就在这时,她忽然听见女儿喊:“妈妈,妈妈!”“怎么了?”她问。“妈妈,今天考试了,我语文、数学都考了一百分!”女儿得意地说。“真乖……”她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妈妈,你上次说我考了一百分,你就答应我一个愿望。”女儿仰起脸,一双眼睛因为期待闪闪发亮。她撅起小嘴:“妈妈,你不会耍赖吧?”“妈妈不……不耍赖。”她用枕巾挡住女儿的视线,并把枕巾的一角塞入自己的嘴里。她整个身子都在颤抖,已经没有办法控制泪水。眼泪这种液体似乎能把人烫伤,她的脸上火辣辣的。“那你以后再也不要哭了,好吗?妈妈!”女儿的声音迟疑而又热切。“不哭……妈妈不哭!”她赶忙用枕巾擦去眼泪。“还有,妈妈!”女儿小声说,“如果你实在想哭,就请等我长大,能把你搂入怀里时再哭,好吗?”“好的,妈妈一定做到。”她感动了,哇的一下哭出声。她松开女儿,下床,关了煤气,打开了窗子。 名师点评开头打动人心。 “母亲”的绝症和女儿的优秀,形成对比,吸引读者读下文。 细腻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让一个绝症母亲伤心欲绝和对女儿牵肠挂肚的形象跃然纸上。细腻生动的语言描写,形象传神的刻画,恰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写得细致入微,真实感人。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令人感动。描写细腻,真实感人。
整体赏析作者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以亲情为线索:“母亲”患了绝症,为不让孩子活着受罪,“她”选择和女儿一起死,但女儿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唤醒了“她”的母爱,把母女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看了真让人惊心动魄。这样的选材让人感受到了人世间一种最美好的情感——“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女儿对母亲的爱是人类最纯、最本真、最真实的爱。作者还通过“那笔庞大的治疗费……更何况……”“与其让孩子自己活着受罪,不如带孩子一块离开这个世界。”等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了母亲对女儿伟大的爱。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病文展示 升格作文
她笑了也许是我们实在太调皮了吧,严老师很少笑,老绷着脸。(严老师严肃的样子应该写出来。)有一次,我们围在一起说起严老师这张霜打过似的脸,大家情不自禁地说:“我们在下次班队课表演一个小品让严老师笑一笑怎么样 ”(“情不自禁”用词不准确。)“太好了!”全班鼓掌通过。班队课开始了。同学们大展身手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了,可都没有把严老师逗笑,反而我们自己捧着肚子,笑得死去活来、上气不接下气……突然,严老师威风凛凛的目光向我们扫射过来,全班顿时一片寂静。(“威风凛凛”用词不恰当。)这是节语文课,恰巧讲到人物神态描写,当同学们列举出了几十种笑后,严老师说,还有一种笑是“浅浅一笑”。“是微笑吗 一位胆大的同学说:“严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示范一下 ”(叙述不够详细。)只见她把嘴微徴向上弯起,露出一点牙齿,流露出像月光一般柔和的目光。顿时,所有人都为这甜美的笑容怔住了……(老师微笑前的动作、神态应该描写出来。)严老师真是太漂亮了。(结尾没有点题。) 她笑了也许是我们实在太调皮了吧,严老师很少笑,老绷着脸,两道目光有时简直就像两柄寒光闪闪的利剑,射在谁的脸上,谁就会忍不住一颤。(选材新颖,吸引读者眼球。)有一次,我们围在一起说起严老师这张霜打过似的脸,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在下次班队课表演一个小品让严老师笑一笑怎么样 ”(用词准确,突出了大家对老师的爱。)“太好了!”全班鼓掌通过。班队课开始了。同学们大展身手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了,可都没有把严老师逗笑,反而我们自己捧着肚子,笑得死去活来、上气不接下气……突然,严老师寒光闪闪的目光向我们扫射过来,全班顿时一片寂静。(“寒光闪闪”突出了老师的严厉。)唉!第一步计划宣告失败。不过机会终于来了!这是节语文课,恰巧讲到人物神态描写,当同学们列举出了几十种笑后,严老师补充说,还有一种笑是“浅浅一笑”。“是微笑吗 (条理清楚,描写细腻,叙述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不是的,我来给你们解释……”可说了半天,我们还是听不懂。这时一位胆大的同学站起来说:“严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示范一下 ”严老师听后愣了一下,但看着我们期昐的眼神,终于点头答应了一“好!(神态描写形象生动,严老师甜美的微笑跃然纸上。)只见她把嘴微徴向上弯起,露出一点牙齿,眼睛里流露出像月光一般柔和的目光。顿时,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为这甜美的笑容怔住了……可是,严老师,为什么你有那么漂亮的微笑,却总是藏着呢 (疑问句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赏析
细细地品来,修改后的作文曲折生动:为了让冷峻的严老师笑一笑,这帮学生可谓煞费苦心:先是用小品表演逗笑地,使尽十八般兵器,可她没笑;山穷水尽中忽然峰回路转,老师的笑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一一课上老师解释什么是“浅浅一笑”,大胆的学生要求老师示范,老师终于露出甜美的一笑。情节有戏剧性,曲折动人。选材思想深入:老师的笑,是那么美,让从未见过老师笑容的学生们惊呆了,进而发出疑问和呼唤:老师,不要把微笑藏起来。这其实是呼唤老师不要僵化,教育同样要展现美丽,这无疑是本文不同凡响之处。
【好词】
◆描写感动的词语:感人肺腑 感天动地 感同身受 热泪盈眶 感激涕零
◆描写生气的词语:气愤填膺 直眉怒目 愤愤不平 暴跳如雷 气急败坏 气冲牛斗
◆描写伤心的词语:万念俱恢 以泪洗面 撕心裂肺 万念俱灰 一筹莫展 垂头丧气 心如刀割
◆描写兴奋的词语:心花怒放 慷慨激昂 欢天喜地 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 百感交集 欣喜若狂
【佳句】
★我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这才是人间的真情,同学之间的友情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这一件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小事使我读懂了人生这本书,真正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正是这一次次感动,使我领略到了人生的真谛。
★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他愤怒的脸扭曲成暴怒的狮子:温文尔雅惯了的面庞,燃起火来隔外地可怖,如同优雅的猫忽然尖叫着露出尖利的牙。不错!就是你错了,不然他的温柔哪里去了;就是你错了!不然他如何燃烧着,引燃着周身的空气,惊人的安静,却让空气怒吼着撕扯你的心跳。
★听到这个消息,她先是怔了一下,继而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转瞬睁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好象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惊呼一声“我成功了”便连人带着小马尾辫都跳了起来,奔跑着冲向走廊,向每个她遇见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大声说着:“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唯恐别人听不见,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打乱了她以往的镇静。
【开头】
★点题式:生活中有开心地事,也有烦恼的事,今天上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比喻式:生活就像一首诗,朦胧清新,洒脱奔放,充满了喜悦、悲伤与哲理;生活又像是一幅画,色彩旖旎,浓淡交织,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对比式:“做人要诚实”,这是爸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在前几天,由于我的不诚实,让我尝到了撒谎的滋味。
★情境导入式:深夜,微风轻轻撩起窗帘,皎洁的月光透过稀疏的缝叶,清晰的照射在窗前。柔和的微风像有一种神奇的魔法,把我吹进了无尽的回忆中。
【结尾】
★祝愿式:奶奶,您吉人有天相,我相信您的病情一定会好转的,我还等着您回家,我们一起牵手逛街呢!
★总结式: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但是老师的话却一直在我耳边萦绕:善于原谅。我一定铭记于心。
★启发式: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却铭记不忘。事情虽然小,但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认识到错了,而且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开始,一定会进步的。
★照应开头式:夜已经深了,我还睡不着,小女孩的笑容像寒冷里的阳光温暖着我。唉,真希望能再见到她。(开头:夜深了,可是我却丝毫没有睡意,想起白天的事情,心里还是暖暖的。)
1.习作要求——我明白。
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 把题目补充究整,如”他感动了”“他生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读题,可知这篇文章重点是表现某个人 的样子。要描写人物,可以抓住人物的 、 、 、 等方面进行描写,务必还要交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2.习作方法——会运用。(读下面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妹妹听到大家的赞美,双颊浮起两朵红云,一条鲜红的舌头绕嘴一圈,心里美滋滋的。( )
(2)见到瀑布的那一刻,小表弟激动地两眼放光,嘴里不停地喊着:“真是太美了!太美了!”( )
(3)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他呆呆地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这样一直凝望着它。( )
(4)我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心想:不摔无数个跟头哪能学会走路呢!( )
3.照应开头的结尾——我会写。
妈妈激动了
开头:“蚊子!吸血鬼!哪里逃!”随即,我和爸爸风风火火地赶到客厅准备“营救”妈妈,只见妈妈拿着两本大书,正追着蚊子打呢!她一下子跳上沙发,险些掉下来,一下子又蹦下沙发,“啪啪”几下,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结尾:
4.别人习作——我会读。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作者成功地运用了 描写、 描写和 描写,写出了他 。
2. “太美了!真是太美了!”突出了 ;“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突出了 。
5.习作片段——会修改。
音乐课上,老师弹出优秀的琴声,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弹得最动听的时候,他总是微微地露出笑意,时而将头扬起,时而将头低下,时而将头左摇右晃,完全未沉浸在音乐的遐想里,那么入神,那么动情。
片段中有两处病句,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6.习作练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用上动作描写,以“正在 的人”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
【答案】
1.陶醉 神态 语言 动作 心理
2.1.C、D 2.C、A 3.B 4.D
3.此时此刻,妈妈激动了,说时迟,那时快。妈妈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了蚊子,哈哈,想不到你们自投罗网。“灭蚊游击队”胜利啦!
4.(1)神态 语言 动作 见到雕像时陶醉的样子 雕像的美
(2)雕像的没 凝望雕像的时间长。
5.老师弹出优秀的琴声 老师弹出优美的琴声
完全未沉浸在音乐的遐想里 完全沉浸在音乐的遐想里
6.她哭了
“怎么才来一天就要走呀?住一晚上再回去吧?为啥不明天再走呢?”外婆不停地走进转出,不停地往妈妈挎包里装花生,不停地往我衣袋里塞橘子,不停地大声说着挽留我们的话。妈妈低着头收拾东西,不搭腔。我独自蹲在门边望着外婆。我知道外婆的笑容背后有着一层不可揭开的悲痛,我知道她那深深的皱纹是艰苦岁月留下的痕迹,我知道她头上的缕缕白发是思念和牵挂镀上的层层白霜。
“跟外婆再见。”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她的手轻轻抖了两下。我不想走,一句话也不想说。我慢慢地站起来,迈出门槛,默默地跟着妈妈向村外走。
“乖孙子,好好读书,长大了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城里工作。”外婆深一脚,浅一脚的紧紧跟着我们,低着头絮絮地说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裹在胸前的红布围裙里。天很冷,路很滑,外婆身体不好,我怕外婆摔倒,不时回头望望外婆。我发现她的脸庞有两道泪痕,外婆好像哭了。她手里拿着一张芭蕉叶,可能是怕我们看见她的泪水,不时的用芭蕉叶挡住,在脸上擦拭着什么。我忍不住迎上去,握住外婆的手:“外婆,您回去吧。”几滴冰凉冰凉的水珠掉在我手上,是外婆的泪珠,她真的哭了。
“娘,你回去吧!”在村口,一直不回头的妈妈站住了,依依不舍地说。
“路滑,慢点儿。我看着你们走下山去。不晓得你们哪时候才能上山回家来看我。”外婆的声音有些哽咽。
“有空就回……”妈妈的声音也变了。我想看她哭没有,可是她马上转过脸去,急忙往前走了。
“娘,你快回去吧!”走下山坡来很远了,妈妈才转过身朝山上喊去。
“慢慢地走!”外婆的声音回响在山间。我回过头去,看见山头上隐隐约约的一点儿红色,是外婆。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泪水夺眶而出。
“我们走了,外婆又要一个人在农村生活了……”我心里默默的想。以后她又要经常站在那个山头盼望我们,经常把身体靠在锄把儿上回忆我们,经常把头埋在膝间想念我们……我恨不得放开声音把心底压抑的感情发泄出来,恨不得变成一只小鸟飞回到外婆身边……
外婆泪眼模糊的样子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外婆,放寒假我们一定回来看您!”我忍不住朝山上拼命喊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