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热点考点五: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专题练 2025学年初中语文一轮中考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说明文热点考点五: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专题练 2025学年初中语文一轮中考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4 15: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说明文热点考点五: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专题练
2025学年初中语文一轮中考备考
方法总结
1. 确定范围,筛选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需要提取信息的范围,可能是全文,也可能是某一段落或几个段落。
仔细阅读相关内容,逐句逐段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重要信息,如事物的特点、原理、发展变化、作用影响等。例如,题目要求概括无糖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在《“糖是一种新型毒品”说法的深度报道》中重点查找关于无糖产品问题的相关表述,如木糖醇食品脂肪和盐含量高、“无蔗糖添加”食品含其他糖类、网红零卡糖安全性争议等内容。
2. 整合归纳,准确表述
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去除重复、冗余的内容,合并同类项。
用简洁明了、通顺连贯的语言概括归纳信息要点,确保概括全面、准确,不遗漏重要内容,不改变原文意思。如概括马面裙的文化内涵,需要将其在历史传承、服饰文化、审美等方面的体现综合起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针对性训练
1.神奇的“玉兔号”
①浩瀚苍穹,璀璨群星,见证了属于中国的“太空大片”。这部大片的主角——“玉兔”号月球车,实现了中国人与月球多次“零距离接触”的梦想。
②“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它的名字来源于古代美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它相貌很威武。这个“宝贝疙瘩”“身材”呈长方形盒状,长1.5米,宽1米,高1.1米,重140公斤,周身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她的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好似“黄金甲”一样的披风。她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好似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可以在月球上漫步。此外,她还有一个长长的“耳朵”——地月对话通信天线;四只敏锐的“眼睛”——头顶的导航相机与前后方的避障相机;一只灵巧的“胳膊”——负责钻孔、研磨和采样的机械臂……
③“玉兔”号月球车工艺很苛刻。“玉兔”号堪称我国史上最难造的“车辆”,整整10年时间,一大批科研人员倾尽心血,完成了这个由移动、电源、热控等八个分系统组成的“杰作”——能够耐受月表真空、强辐射和高温差等极端环境的月球车。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玉兔”号国产率达到100%。
④“玉兔”号月球车本领很高强。她的四只“眼睛”,分别是全景相机和导航相机。通过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对月面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高于20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撞击坑,能够自主判断安全避让。“玉兔”号会慢慢移动,比人们想象的走得慢,时速约200米。它的高性能体现在越障能力和通过性,而不是追求高速度。她在月面巡视时,不仅可以自主前进、转弯、后退,还可以原地打转、横向侧摆,确保在危机四伏的月面上畅行无阻。那只灵巧的“胳膊”可在月面根据要求钻孔、研磨和采样。
⑤此外,月球昼夜温差非常大,“玉兔”号月球车可耐受300摄氏度的温差。由于月球上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其中约14天会被太阳连续暴晒,接下来的约14天又是连续月夜,在摄氏零下100多度的环境里,大部分电子设备无法工作,只能“冬眠”,此时需要专门设备保持月球车的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被冻坏。昼夜交替时,探测器还要从“冬眠”状态中被“唤醒”,如何让它正常启动呢?
⑥科学家给“玉兔号”月球车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从而支持和保护月球车上的红外成像光谱仪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⑦科学家给“玉兔号”精心设计了与人类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制度,白天需午休,它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然后又会睡14天。漫漫长夜之后,“玉兔号”需要一床御寒的“被子”和一个叫它起床的“闹钟”。承担这两项功能的是它的供电系统——太阳翼。据专家介绍,晚上“玉兔号”的桅杆会收起来,太阳翼也会扣上,这个过程相当于把巡视器(月球车)散热的途径隔绝了。然后,当阳光从东边升起,到达5度的高度时,巡视器就被唤醒了。
(自网络,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说明了玉兔号月球车的威武外形、苛刻工艺、高强本领及难题解决等内容。
B.文章第②段在说明月球车外形时,划线句子主要采取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说明了月球车外形的漂亮威武,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C.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大部分”不能去掉,去掉后表明所有的电子设备不能工作,与实际不符合,这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D.本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作者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玉兔号”月球车的神奇,文中洋溢着作者的欣喜和自豪,表达了对科学家的赞美之情。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Sora来了,会砸掉谁的“饭碗”?①
冷爽
①AI技术又给世界带来新一轮震撼——OpenAI最近推出视频生成模型Sora,它不仅能够根据文字指令创造出既逼真又充满想象力的场景,还能生成长达1分钟一镜到底的视频,而且,视频中的人物、背景等都能达到惊人的一致性,各种镜头随意切换。【甲】
②也就是说,给Sora一些提示语,它就能生产出一条长达1分钟的高质量丝滑短视频。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仅可以准确把握用户文本中的复杂意思,还能分拆出不同的元素,将其转换为有具体创意构思的视频内容,看起来就像是专业导演、摄像和剪辑的作品。
③【乙】要知道,在文生视频领域,Meta、Runway等巨头公司和初创竞争对手,在这些方面落后的不是一点点。【丙】例如,Runway能够生成4秒长的视频,用户可以将其最多延长至16秒,这是AI生成视频此前所能达到的最长时长纪录;StableVideo和Pika也能分别提供4秒和3秒的视频。
④【丁】以前的AI视频是单镜头生成的,而Sora能在多角度镜头切换,且人物、背景、风格能保持高度一致。
⑤此外,Sora还能根据静态图像生成视频,扩展现有视频或填充缺失的帧——它好像还能“自学”!
⑥和此前的技术革新一样,如此惊艳的技术让人们不禁惊呼:它会不会砸掉一些人的“饭碗”啊?以后短视频、广告甚至电影大片,是不是就能根据剧本“一键生成”了?!
⑦分析认为,受Sora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传统影视行业。Sora推出第二天,主营图像处理、视频制作软件的奥多比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超过7%。
⑧目前,Sora并未完全向公众开放,但从一些体验视频看,Sora视频在构图、色彩、创意和运镜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电影风格,无论是一镜到底还是多机位都可以无缝切换,甚至还有“演员”的表情神态——这对电影、电视、广告、游戏行业的冲击可谓极大。
⑨实际上,好莱坞早已使用AI制作图片和视频,但它始终是扎在好莱坞从业人员心中的一根刺。这根刺在去年显现出来痛感——由于担心工作机会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以及可能产生的版权问题争议,好莱坞去年遭遇63年来首次编剧和演员全行业罢工。
⑩虽然去年编剧和演员们以罢工换来了制片方们的暂时让步,对AI工具的使用制定更多的规范,但Sora横空出世让这一威胁变得更迫近和真切。三年后的下一次劳资谈判,面对性能必然大升级的AI,演员编剧们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艰难。
而现在,不仅仅是编剧、演员。行业调查公司CVL Economics上个月发布的一项对300位好莱坞行业领袖的调查显示,担忧情绪弥漫在整个好莱坞。36%的受访者表示生成式AI已经减少了他们公司的日常工作技能需求,72%的受访公司都是生成式AI工具的最早采用者。
更为残酷的现实是,75%的受访者承认,生成式AI(工具、软件、模型)已经促使他们业务部门削减与合并工作岗位。这些掌控着好莱坞行业秩序的人们预计,未来三年好莱坞总计会有超过20万人的工作岗位遭受AI冲击,尤其是视觉特效、音效师、画图师等后期工作岗位。
除此之外,如道具、灯光、剪辑等工作都有可能被取代。好莱坞擅长的大制作,比如搭建场景、摄影指导、服化道等等,以后说不定都能AI生成了,相关人员就得面临失业了。
不过,“砸了的饭碗”可能会以其他形式重塑,比如对文本使用者的更多需求。
【注释】①选自《羊城晚报》客户端羊城派,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Sora可以准确把握用户文本中的复杂意思,制作出专业导演、摄像和剪辑的作品。
B.Meta、Runway等巨头公司和初创竞争对手,在生成视频方面比Sora落后了很多。
C.Sora视频在构图、色彩、创意和运镜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电影风格,影响影视业发展。
D.未来三年好莱坞工作岗位会遭受AI冲击,道具、灯光、剪辑等工作都有可能被取代。
3.“微世界”社团推荐你阅读《功夫细胞——红细胞》这篇文章,为你后续参加生物学科“显微镜下的神奇生命”实验活动做铺垫。请你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功夫细胞——红细胞
我的简介
①我出生于骨髓,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身长约7微米、厚大概2微米的我,个头很小,身形如同一个边缘厚、中间薄的馅饼。这种形状可以增大表面积,让我最大限度地摄取氧气,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让我具有柔韧性,能够顺畅地通过十分细小的血管。
②到了成熟的年纪,我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开启我的搬运之旅。与一般的人体细胞不同,在血液中,我是没有细胞核的,这意味着我并不携带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③我浑身都是赤红色的,这是因为我的体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血色素);而我又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血细胞,血液也因我而呈现红色。
我的使命——王牌“搬运工”
④对于身体的各个细胞而言,氧气是必不可少的物资,而我,就是负责把肺部吸入的氧气输送给它们的“搬运工”。
⑤我有超强的工作能力,这是因为我体内有丰富的血红蛋白。作为血红蛋白“富翁”,我的运氧能力不容小觑!
⑥除了运输氧气,我还担负着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兼职运输电解质、葡萄糖等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⑦然而,我体内的血红蛋白对一氧化碳可谓“情有独钟”,在我运送氧气的过程中,只要血红蛋白遇到一氧化碳,就会与它结合,且难舍难分。这会导致我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大下降,此时,你全身的器官、组织就会缺氧,若情况严重,你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如果出现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这些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要马上开窗通风,及时就医。我是血型的决定者
⑧你是什么血型?其实,你的血型也是由我决定的。在我身体的表面有一层细胞膜,这层膜上含有特别的糖类和蛋白质,即抗原。抗原的结构不同,血型就会不同,不同类型的抗原构成了A、B、O和AB这四种血型。
我是健康的指示仪
⑨体检时,医生可以通过我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例如,在被检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垂直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我的比重较大,会逐渐下沉。我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距离,被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如果身体异常,我沉降的速度会加快。另外,在正常的尿液中基本找不到我的身影,如果我在其中大量出现,也说明身体可能有异常。
我的归宿
⑩世间万物都有寿命,我也一样。做了三四个月的“搬运工”之后,我便会逐渐老化,体力大不如前,这时,如果我仍然留在血液中,就容易使你的血管堵塞。
因此,衰老的我会返回你的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处理。或者,我也可能会在经过肝脏和脾脏时,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分解,成为胆汁。
这就是我的故事。与你相比,我的生命周期并不算长。不过,请不用担心,你的骨髓每天都将产生1亿个我。我不断地逝去,也不断地诞生,我会和其他细胞兄弟姐妹们一起,一直守护着你。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了红细胞一生的历程。红细胞的一生,是一首赞美生命的赞歌。
B.本文第①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约”“大概”表示很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等功能,最终的归宿是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销毁”处理或成为胆汁。
D.本文以第一人称展开说明,把红细胞人格化,把复杂的内容讲得浅显易懂,使文章生动活泼。
4.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指瓷器烧成的温度。陶器、砖瓦的烧制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的关键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工艺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匠心,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的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了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瓷器的胎质具备一定的透明性,它的原料为高岭土。
B.在釉中加入“白云石”,能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C.中国瓷器能够通过高温煅烧而釉色不变、纹样依然如故。
D.第⑥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工智能会发生自我意识觉醒吗?
杨馥溪
①人工智能是否会拥有意识,是一个热门话题。一旦机器智能有记忆和自我意识,按照自己的意念而非设定程序行事,这是否就到达了人工智能的最高阶段?它真的可以通过硅与金属这样的硬件来实现吗?
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人工智能专家阿伦德·欣茨,曾将机器智能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反应机器,即只能进行反应,但没有记忆能力,也无法利用过去的经验来制定现在的决策;第二阶段是有限记忆机器,它会存储一些过去的交互,并使用这些内容来修改未来的行为;第三阶段是基于心智理论的机器,到达这个层面,意味着机器不仅能够理解特定任务,而且有能力更全面地理解周围的世界;第四阶段可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后一步,那就是构建一套能够形成自我意识的机器。
③阿伦德认为,心智理论更强调对外部思维体的感知,而自我意识则是向内的感知,即生命能够意识到自我,知道自己的内部状态,而且可以预测他人的感受。电影《失控玩家》所描述的男主角盖伊所经历的自我意识觉酸的过程,就是从第一阶段逐步进化到了第四阶段。
④然而,人工智能会不会产生意识,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⑤我国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智能技术学报》发表论文认为,知觉意识是最初级的意识。只有有了知觉意识,我们才能清晰地感受到“我”这个本体的存在。然而,智能和意识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自然界就存在着大量无(弱)智能却具有弱意识的生物。在他看来,当前的机器人都是无意识的,却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智能。到目前为止,任何机器或者机器人都还没有知觉意识,更不必说不断成长发展甚至脱离物理束缚的更高级别的自我意识以及群体意识了。
⑥不过,图灵奖获得者曼努埃尔·布鲁姆教授却对“机器产生意识”有着不同看法。他提出意识是任何经过合理组织的计算系统所拥有的一种性质,无论这种系统由血肉还是由金属和硅组成。意识包括全局工作空间架构,还有一些关键的处理器——它们能用一种丰富的内在语言相互沟通想法、计划、图像、感知,并且存在一个由预测、反馈和学习组成的循环动力学机制——这就使得机器具有意识,甚至还具备动机、欲望、最基础的认知能力等。从他们的实验来看,当一种机器具有意识时,它就会不断“成长”。随着各处理器之间的连接不断增强,它会从各处理器相对独立的“婴儿期”走向“成熟期”。
⑦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迅猛。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人类显得犹豫不决。我们既希望有更强大的智能工具出现,又担忧它们会对人类不利。
⑧其实无论持怎样的观点,人类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进行更加审慎的思考,并做出道德决策——因为它关乎我们人类自身将会创造的未来世界。
(节选自2022年3月19日《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专家阿伦德认为,基于心智理论的机器能更全面地理解特定任务和周围世界。
B.因智能和意识之间并无明确相关性,所以自然界有大量无(弱)智能却有弱意识的生物。
C.曼努埃尔 布鲁姆教授提出,意识是一些经过合理组织的计算系统所拥有的一种性质。
D.当一种机器具有意识时,随着各处理器之间的连接不断增强,机器的意识会不断发展。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候鸟的迁徙
余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因此,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来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的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黄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鸟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在全世界鸟类中,三分之一是候鸟。
B.“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中的“主要”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C.在众多观测候鸟飞行路线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
参考答案
1.D
D.错误,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并非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通过讲述故事、描述人物经历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思想;而说明文是通过对事物的特征、功能、原理等方面进行客观的介绍和说明,以让读者了解相关知识。本文围绕“玉兔号”月球车,从外形、工艺、本领及应对难题等方面进行说明,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玉兔号”月球车的相关知识,属于说明文,并非通过描写、叙事等记叙文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所以本项关于文章体裁的判断错误;
故选D。
2.A
A.原文第②段说“看起来就像是专业导演、摄像和剪辑的作品”,意思是其生成的视频效果类似于专业人员的作品,但并不是真正制作出专业导演等的作品,本项表述不准确;
故选A。
3.D
A.结合文本小标题“我的简介”“我的使命——王牌‘搬运工’”“我是健康的指示仪”“我的归宿”等可知,文章主要介绍红细胞的相关知识,重点在其功能、特点等方面,而非赞美生命;
B.“约”“大概”表示约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但并不是“表示很确定”;
C.结合第 段“因此,衰老的我会返回你的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处理。或者,我也可能会在经过肝脏和脾脏时,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分解,成为胆汁”可知,红细胞的归宿还包括在经过肝脏和脾脏时被巨噬细胞分解,进而成为胆汁,该项表述不全面;
故选D。
4.A
A.根据第②段“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可知,本项“中国瓷器的胎质具备一定的透明性,它的原料为高岭土”与原文不符,表述错误;
故选A。
5.D
A.根据第②段“第三阶段是基于心智理论的机器,到达这个层面,意味着机器不仅能够理解特定任务,而且有能力更全面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可知,原文对“特定任务”并未说“更全面地理解”;
B.根据第⑤段“然而,智能和意识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自然界就存在着大量无(弱)智能却具有弱意识的生物”可知,前后句为强加因果,原文无此意;
C.根据第⑥段“他提出意识是任何经过合理组织的计算系统所拥有的一种性质,无论这种系统由血肉还是由金属和硅组成”可知,“一些”范围缩小,原文是“任何”;
故选D。
6.A
A.根据第①段“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可知,选项“在全世界鸟类中,三分之一是候鸟”表述与原文不符;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