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
1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演唱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第一段,体验歌曲舒展从容、庄严肃穆的蒙古族民歌风格特点。
4、能用沙锤、锣鼓准确地给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加入伴奏。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的欣赏和整体感受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风俗人情。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难点:对马头琴五重奏作品的分析,以及在乐曲B乐段的打击乐伴奏和歌曲演唱时的风格、情绪把握。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师:在每个同学的心目中一定都有自己崇拜和敬仰的英雄,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认识一位备受草原人民爱戴、敬仰的草原英雄---嘎达梅林。
活动2【讲授】二、介绍嘎达梅林,了解作品背景
出示图片(背景音乐《嘎达梅林》):在内蒙古大草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那就是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落,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在它悠久的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嘎达梅林是东部哲里木盟的一位蒙古族英雄,本名达木德,“嘎达”是英雄的名字,在蒙古族表示家里最小的儿子,“梅林”是他在王府担任的一个官职。最初,嘎达梅林与蒙古族的达尔罕王是一对好朋友,在1928年,达尔罕王为了个人利益,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将3/4的草原开垦为农耕地。由于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为了维护牧民的权益、保卫草原,嘎达梅林率众起义与达尔罕王展开了一场对战,结果在战争中壮烈牺牲。人们怀念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流传。歌词最早有500多段,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只剩三段,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改编的。
活动3【活动】三、学习歌曲第一段,为欣赏马头琴五重奏做铺垫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为纪念英雄,而在草原上代代流传的歌曲。(播放歌曲《嘎达梅林》)
2、师:同学们了解了嘎达梅林的故事,也听了嘎达梅林的歌曲。这首歌曲响彻草原,代代流传,现在老师把歌曲的第一段展现给大家,请同学们跟着我轻轻地演唱一遍。(师范唱)
3、出示旋律线,跟师画旋律线演唱
师:蒙古族的歌曲舒展从容,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一边画歌曲的旋律线,一边演唱。伸出手,咱们再唱一次。
过渡语:同学们,嘎达梅林是蒙古族人民的自豪与骄傲,人们不仅用歌声来赞颂他,还用其他各种不同方式的音乐来赞颂他。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蒙古族的乐器(出示马头琴图片)。
活动4【活动】四、欣赏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简单介绍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而得名,同时也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
2、聆听A乐段
(1)师:草原英雄嘎达梅林牺牲了,人们悲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忘怀。人们不仅用歌声来怀念他,还用马头琴演奏的方式来怀念他。我们一起来来听一听马头琴的声音(播放音乐)
你觉得马头琴的音色怎么样?柔和浑厚、宽阔低沉,富有草原韵味。(第一次聆听)
(2)跟着音乐主题演奏马头琴
师:在这首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中,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三次,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第一次。根据马头琴的形状以及演奏马头琴的图片,你觉得马头琴是怎么演奏的?请一位同学上台演奏。你的演奏非常专业,当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响起时,请带领大家一起演奏,主题旋律停下时,大家再停下马头琴演奏。
(3)演奏马头琴时请注意聆听:音乐的速度、伴奏形式、音乐的情绪。
低音区低沉慢速钢琴柱式和弦+弦乐在低音区的下行颤音悲伤萧瑟、哀悼怀念
3、聆听B乐段
(1)师:人们带着悲伤的心情怀念英雄,同时也用各种方式歌颂英雄。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第二次主题旋律的出现。仔细聆听,在这段音乐里,马头琴又是如何表现嘎达梅林的。同样,思考以上几个问题。(播放音乐)
高音区高亢中速弦乐顿音齐奏+定音鼓+弦乐在高音区的颤音歌颂事迹、抒情优美
(2)哼唱主题旋律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歌颂英雄,当主题旋律出现时,请大家跟着唱一唱。(播放音乐)
(3)在弦乐顿音齐奏的地方加入沙锤伴奏
师:老师觉得咱们光用歌声赞颂还不够,刚才同学们已经听出来了,在这段音乐里面有弦乐和定音鼓伴奏。我也想请大家来给音乐伴伴奏。现在请大家再聆听一遍音乐,在弦乐顿音齐奏的地方,用手指点出来。(播放音乐,师带领大家点节奏)
师:大家听出来了,弦乐顿音齐奏是出现在《嘎达梅林》主旋律出现的音乐当中,当主旋律没有时,顿音齐奏也停止了。老师把节奏出示给大家,你们跟着音乐将节奏点出来。
师:就用刚才的节奏,请一位同学用沙锤给音乐伴奏。其余同学坐在位置上,跟着节奏,做演奏小提琴的动作。
(4)加入鼓伴奏
师:当《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停止后,出现了定音鼓伴奏。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鼓,我也很想一起用鼓声歌颂嘎达梅林。请同学们仔细听,我是在哪里加入鼓声的,跟着我一起做打鼓的动作。(播放音乐)
出示鼓节奏,请一位学生上台敲,其余学生坐在位置上做动作。(播放音乐)
(5)集体演绎B乐段
第一组哼唱主题旋律;第二组在弦乐顿音齐奏处拉小提琴(一位学生上台沙锤伴奏);定音鼓响起时,第三组做打鼓动作(一位学生上台打鼓)。
4、聆听C乐段
(1)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很有合作精神,我们歌颂嘎达梅林的演出非常成功。英雄牺牲了,可是草原上的战争并没有停止。在悲痛之余,还要怀着满腔热情,齐心协力去继续战斗。
(2)当主题旋律第三次出现时,音乐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听(播放音乐)
中音区浑厚稍快进行曲式的伴奏+定音鼓+弦乐的上行颤音齐心协力、热情奔放
5、小结
师:我们聆听了以歌曲《嘎达梅林》为主旋律改编的马头琴五重奏,其中主题旋律出现了三次,把这三次主题旋律整合在一起,再加上引子和尾声就形成了一首完整的马头琴五重奏乐曲。(出示表格)
6、完整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用学过的马头琴演奏和骑马动作以及打击乐,随着音乐做集体表演。
(课件出示:马头琴五重奏是由第一马头琴、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倍低音马头琴组成的五部弦乐群。)
活动5【活动】五、总结
今天,我们走进蒙古,认识了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感受到了《嘎达梅林》这首悲壮的英雄赞歌。英雄可以牺牲,但是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人们还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嘎达梅林的赞美与追忆。比如:电影《嘎达梅林》、交响诗《嘎达梅林》、钢琴独奏《嘎达梅林》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但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就是对草原英雄的热爱与赞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英雄,记住这首优美动人的赞歌。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再次为英雄唱响赞歌,在赞歌声中离开教室。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