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雨花石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22:0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雨花石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对先烈的敬仰,加深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以听唱法学习歌曲,养成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通过对比旋律,去感受旋律的走动,体会旋律的情感表现。21cnjy.com
3、知识与技能: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能正确演唱前倚音。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根据学校五年级的学生综合情况,从入队以后,不间断地了解到革命先烈为人民贡献的英勇故事,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对于感受这首歌曲应该不难。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合理运用使用气息,这个班级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比较浓烈。虽然没有养成好的发声习惯,学习这首歌曲稍微有点难度。但是理解歌曲是没有问题。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装饰音。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
师生弹唱问好,热身律动。
学生随琴演唱,通过律动走进音乐世界。
【设计意图】利用音乐方式来交流,学生找到课堂的独特的同时,更找到一种自由和灵感。
活动2【导入】二、概述引申
师:从国旗随着国歌升起的时,了解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引申到崇敬红旗背后付出的革命先烈。
生:
学生观看升旗仪式,感受国歌中人民表达的决心。
概述了江姐、潘冬子、王二小的英雄形象。
【设计意图】感受在威武雄壮的国歌下,激发心中流着一股爱国之情。同时,要明白到今天的幸福,来自于革命先烈的奉献。21·cn·jy·com
活动3【导入】三、新课导入
1.师带领生走进下一个历史足迹。
2.出示雨花台图片,作讲解,让学生了解革命故事。
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聆听历史故事,激发爱国情感,对革命先烈产生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活动4【活动】聆听歌曲
师:
1.师演唱,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2.发声练习
3.感知歌曲
生:
1.生聆听老师演唱,初步对歌曲认识,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学生要养成歌唱的习惯。
3.聆听歌曲,自由地享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的演唱带动学生想学的欲望。
从练声中认识演唱这首歌曲需要利用怎样的气息。
在聆听中,自然会哼唱起旋律,如果喜欢的话。www.21-cn-jy.com
活动5【活动】学唱歌曲
师:
1.跟随范唱唱歌词,体会歌曲的含义。
2.听辨游戏:在分辨旋律学每一句乐句,并且解决休止符的演唱。
3、认识倚音,完整地唱歌曲。
生:
1.体会旋律情感、感知歌曲的情感表达,理解歌曲的深刻寓意。
2.在听辨中区分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休止符的处理后,更好地唱好歌曲。
通过对比旋律,逐步准确地学会演唱歌曲。还在理解词语的表达,更深地体会歌曲的魅力。同时,体会雨花石的心愿与憧憬。2·1·c·n·j·y
3.掌握了每一句的旋律,了解到倚音的唱法,有感情地、完整地唱歌曲。
学生发表该采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达歌曲。
对雨花石的理解,感染学生也向革命先烈一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设计意图】
1.通过认知曲谱——歌词——感知旋律,熟悉歌曲,学会唱曲。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到雨花石的朴实而高尚的象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利用不同石头图,点击音乐,让学生听辨每一句旋律,学唱。
3.对整首歌曲的掌握。
4.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缅怀先烈。
活动6【活动】四、巩固歌曲
师:开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歌曲。
生:随范唱有感情地演唱,在老师的提示下,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灵感,寻找歌唱表达的时候的另一种境界。
活动7【练习】五、拓展
师:引申到自身处在的地方——虎门沙角,铭记历史。
生:历史的足迹无处不在,我们要时刻沿着革命的足迹奋勇向前。
【设计意图】利用地理位置,进行爱国教育。理解校训的深刻寓意。
活动8【讲授】六、小结
师:铭记历史,引导努力学习,珍惜生活。
生:学生感受到佩戴的红领巾的责任和光荣,也感受到校训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铭史笃行,崇德慎独。爱校,爱国,爱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